瓶口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39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瓶口消毒装置,包括方形外壳,所述方形外壳的前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部底部并排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设计合理,对瓶子的瓶口消毒非常方便,瓶口消毒全面,不会导致瓶子的瓶口都是消毒液,可避免瓶口有消毒不到位的地方,消毒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可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医疗垃圾的产生,不仅具有较好的环保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口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毒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瓶口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对瓶子瓶口的消毒都是用棉签消毒,很麻烦,要取用棉签,然后蘸消毒液,再给瓶口消毒,但是这样的话,棉签上沾的消毒液多少很难控制,导致瓶口有的地方就消毒不到位,消毒液蘸多了的话,瓶口都是消毒液,消毒液蘸少了话,消毒不全面,操作很不方面,消毒效果较差,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不能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且使用过的棉签不能重复使用,导致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严重影响环境,还增加医疗成本,为此,提出瓶口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瓶口消毒装置,其设计合理,对瓶子的瓶口消毒非常方便,消毒时长容易把控,瓶口消毒全面,不会导致瓶子的瓶口都是消毒液,可避免瓶口有消毒不到位的地方,消毒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可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医疗垃圾的产生,不仅具有较好的环保价值,还能够降低医疗成本,可实现自动化运转,操作比较简单,制备的防护层可有效增加圆盘的防腐、耐磨、抗老化的性能,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瓶口消毒装置,包括方形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壳(1)的前部开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的内部底部并排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7)和第二安装槽(18),所述第一安装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单元(4),所述第二安装槽(18)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盒(5),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位于所述缺口(2)的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单元(11)和第三驱动单元(1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包括第一电机(41)和圆柱型支撑座(42)和以及圆形橡胶板(47),所述第一电机(4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7)的内底壁上部,且所述第一电机(41)的转动轴与所述圆柱型支撑座(4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

【技术特征摘要】
1.瓶口消毒装置,包括方形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壳(1)的前部开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的内部底部并排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7)和第二安装槽(18),所述第一安装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单元(4),所述第二安装槽(18)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盒(5),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位于所述缺口(2)的上方设有第二驱动单元(11)和第三驱动单元(1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包括第一电机(41)和圆柱型支撑座(42)和以及圆形橡胶板(47),所述第一电机(4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7)的内底壁上部,且所述第一电机(41)的转动轴与所述圆柱型支撑座(4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型支撑座(4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7)的内部,且所述圆柱型支撑座(42)的上表面居中开设有圆柱型凹槽(43),所述圆柱型凹槽(43)的内底壁上居中开设有第三安装槽(44),所述第三安装槽(44)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4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46)的上端与所述圆形橡胶板(47)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橡胶板(47)活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凹槽(43)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11)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缺口(2)内顶壁底部的第一壳体(20)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顶壁底部的第二电机(26)以及贯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顶壁上的圆柱型筒体(27),所述第一壳体(20)的底部居中连通安装有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的上部居中通过滚动轴承(23)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圆盘(25),所述圆盘(25)的上部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型容纳槽(31),四个所述圆柱型容纳槽(31)的底部居中均开设有圆柱型通槽(32),所述圆盘(25)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0)的内部,且所述圆盘(25)的上部中心位置处与第二电机(2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型筒体(27)的底端与所述圆盘(25)的上部相抵触设置,且所述圆柱型筒体(27)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圆柱型容纳槽(31)的正上方,所述圆柱型筒体(27)的内径与所述圆柱型容纳槽(31)的内径相同,所述圆柱型容纳槽(31)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型通槽(32)的内径,所述圆柱型筒体(27)的内部还活动安装有若干组消毒单元(28);每组所述消毒单元(28)均包括磁性圆片(39)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磁性圆片(39)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内部吸有消毒液的圆形海绵块(40),所述磁性圆片(39)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圆柱型容纳槽(31)的内径,所述圆形海绵块(40)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圆柱型通槽(32)的内径;所述第三驱动单元(1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内顶壁底部的安装座(33)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3)内部的水平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3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L型连接杆(35),所述L型连接杆(35)远离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