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32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包括小腿残肢接受腔、小腿连接部分、胶质脚掌,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通过小腿连接部分与胶质脚掌连接;所述小腿连接部分外侧还设有壳式小腿;所述壳式小腿与小腿残肢接受腔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与壳式小腿均包括树脂壳体,所述树脂壳体内填充有棉布层和玻璃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小腿假肢具备防水功能,坚硬的树脂壳体将外界的水分隔离在外,不会对小腿连接部分零件造成影响。该小腿假肢适用于常年耕种于水稻田、山区以及生活在湿润多雨气候地区的截肢患者使用;便于患者对假肢的清洁保养;便于患者对假肢易损耗零件胶质脚掌的更换;产品价格实惠。

A paddy field leg pros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田小腿假肢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田小腿假肢。
技术介绍
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有些病人不得不做截肢手术。假肢的作用是代替肢体伤残者所失去的部分肢体功能,使伤残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常年耕种于水稻田、高岭山区以及生活在湿润多雨气候地区的小腿截肢患者,现有技术中的假肢由于缺乏防水功能,显然无法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田小腿假肢,适用于常年耕种于水稻田、山区以及生活在湿润多雨气候地区的截肢患者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包括小腿残肢接受腔、小腿连接部分、胶质脚掌,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通过小腿连接部分与胶质脚掌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具有一口型和容纳腔,所述小腿连接部分外侧还设有壳式小腿;所述壳式小腿与小腿残肢接受腔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与壳式小腿均包括树脂壳体,所述树脂壳体内填充有棉布层和玻璃纤维层。进一步的,所述小腿连接部分包括四爪连接座、小腿管、固定软跟踝;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的下部通过四爪连接座与小腿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小腿管的底端焊接有踝连接板,在踝连接板上设有螺栓通孔;所述踝连接板与固定软跟踝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软跟踝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胶质脚掌内。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U型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内壁设有至少一层与小腿残肢接受腔形状相匹配的软垫。进一步的,所述棉布层和玻璃纤维层分别填充有2-4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小腿连接部分外侧设有壳式小腿,且壳式小腿与小腿残肢接受腔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同时壳式小腿与小腿残肢接受腔均包括有防水的树脂壳体,因而本技术中的小腿假肢具备防水功能,坚硬的树脂壳体将外界的水分隔离在外,不会对小腿连接部分零件造成影响。该小腿假肢适用于常年耕种于水稻田、山区以及生活在湿润多雨气候地区的截肢患者使用。(2)便于患者对假肢的清洁保养。光滑防水的树脂壳体只需简单擦拭便完成假肢的清洁保养,若假肢上附有过多的污渍或泥土也不用担心,水洗便可。(3)便于患者对假肢易损耗零件胶质脚掌的更换。对于胶质脚掌的连接只是利用简单的物理构造和脚掌的材料的物理特性,只需施加一定的力度便可以轻松退出与安装胶质脚掌。(4)产品价格实惠。以一般假肢相比较价格要相对实惠很多,它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昂贵材料做零件,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结构简单,设计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小腿残肢接受腔,1a-口型,1b-容纳腔,2-小腿连接部分,3-胶质脚掌,4-壳式小腿,5-树脂壳体,6-棉布层,7-玻璃纤维层,8-密闭腔室,9-软垫,20-四爪连接座,21-小腿管,22-固定软跟踝,23-踝连接板,2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包括小腿残肢接受腔1、小腿连接部分2、胶质脚掌3,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通过小腿连接部分2与胶质脚掌3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具有一口型1a和容纳腔1b,口型1a设置在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开口处,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与患者的小腿相对应;所述小腿连接部分2外侧还设有壳式小腿4;所述壳式小腿4与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2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8;具体的,可利用复合材料将壳式小腿4与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外侧壁下部和小腿连接部分2的下部通过热熔粘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上述的密闭腔室8;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与壳式小腿4均包括树脂壳体5,所述树脂壳体5内填充有质量较轻的增强材料棉布层6和玻璃纤维层7,当然树脂壳体5内还可以填充有碳素、涤纶毛毡等增强材料;其中,树脂壳体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树脂型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硅酮橡胶混合进行制作,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进一步的赘述。具体的,所述小腿连接部分2包括四爪连接座20、小腿管21、固定软跟踝22;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下部通过四爪连接座20与小腿管21的上端连接;所述小腿管21的底端焊接有踝连接板23,在踝连接板23上设有螺栓通孔;所述踝连接板23与固定软跟踝22通过螺栓24连接;所述固定软跟踝2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胶质脚掌3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四爪连接座20、小腿管21与固定软跟踝22均为假肢标准件,本实施例中选用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生产的上述假肢标准件。具体的,所述螺栓24为U型螺栓。采用U型螺栓进行连接,其具有更好的稳固效果。具体的,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内壁设有至少一层与小腿残肢接受腔1形状相匹配的软垫9。通过软垫9的设置,加强了对使用者残肢的缓冲和保护,减少使用者行走过程中对残肢的伤害,提高了舒适性。具体的,所述棉布层6和玻璃纤维层7分别填充有2-4层。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包括小腿残肢接受腔(1)、小腿连接部分(2)、胶质脚掌(3),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通过小腿连接部分(2)与胶质脚掌(3)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具有一口型(1a)和容纳腔(1b),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连接部分(2)外侧还设有壳式小腿(4);所述壳式小腿(4)与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2)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8);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与壳式小腿(4)均包括树脂壳体(5),所述树脂壳体(5)内填充有棉布层(6)和玻璃纤维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包括小腿残肢接受腔(1)、小腿连接部分(2)、胶质脚掌(3),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通过小腿连接部分(2)与胶质脚掌(3)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具有一口型(1a)和容纳腔(1b),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连接部分(2)外侧还设有壳式小腿(4);所述壳式小腿(4)与小腿残肢接受腔(1)的外侧壁下部、小腿连接部分(2)的下部共同围合成密闭腔室(8);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1)与壳式小腿(4)均包括树脂壳体(5),所述树脂壳体(5)内填充有棉布层(6)和玻璃纤维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田小腿假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连接部分(2)包括四爪连接座(20)、小腿管(21)、固定软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学胡晓华张绍杨平杨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