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娜专利>正文

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29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包括空心穿刺钢针和套管,所述套管包括软针管和硬针座,软针管上端连接着硬针座,所述空心穿刺钢针从硬针座的上端穿进从软针管的下端穿出,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呈多瓣开口结构,在硬针座的下端头外壁上还设有罩在软针管外周的防菌套,在硬针座的上端头设有外螺纹且外套有可拆卸的钢针帽,钢针帽中间带有软塞,空心穿刺钢针穿过软塞进入套管;避免了穿刺过度而出现的穿刺失败;软针管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减少了对血管内壁的压迫,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流量和质量,只有软针管滞留在血管内,避免了刺破血管和保证了血透的顺利进行,病人的手也可以适当移动,既安全又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
技术介绍
至2014年底,我国有近34万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流量及稳定性对透析质量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动静脉内瘘是公认的最佳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穿刺后的保护是维持动静脉内瘘的核心环节。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损伤主要来源于穿刺针在穿刺和留置过程中对内瘘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传统内瘘穿刺针主要由钢针和导管连接组成。每次透析开始时使用两根穿刺针分别穿刺内瘘流出道近心段及远心段静脉。穿刺后固定穿刺针,透析全过程留置针尖于静脉中,直至透析完成后拔针压迫止血。上述结构存在的缺陷是:1、穿刺针使用较大孔径空针,对皮肤、皮下组织及血管切割伤害较大,疤痕作用明显。2、一旦误伤高压血管,仍可形成活瓣样伤口,不易止血。3、持续4小时或更长的血液透析过程中钢针持续留置与血管内,如因手臂移动或关节屈伸动作(特别是对于夜间血透患者,因患者透析过程中可能进入睡眠,更有可能出现手臂不自主活动)可造成针尖划伤血管内壁甚至刺穿内瘘血管,因内瘘血管血压较高且针孔较大,容易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引起骨筋膜室综合症。4、透析过程中血流速度较高时,静脉端的钢针针孔喷出的高速血流可能引起血管疼痛,引起动脉端的钢针可能因负压作用引起针孔贴壁,阻塞血流。5、钢针针头不可弯曲,如血管位置较深,则针头与血管成角过大更易造成刺穿血管或针尖滑脱。6、多次发生穿刺针相关并发症后可影响动静脉内瘘流量或使用寿命,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并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包括空心穿刺钢针和套管,所述空心穿刺钢针的前端为空心钢针、后端为钢针接头盖,所述套管包括软针管和硬针座,软针管上端连接着硬针座,所述空心穿刺钢针从硬针座的上端穿进从软针管的下端穿出,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侧壁上设有小孔,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呈多瓣开口结构,多瓣开口结构的开口数量为三瓣;在硬针座的下端头外壁上还设有罩在软针管外周的防菌套,在硬针座的上端头设有外螺纹且外套有可拆卸的钢针帽,钢针帽中间带有软塞,空心穿刺钢针穿过软塞进入套管。本技术设计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内瘘穿刺的成功率,软针管在顶端开有小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见到回血,有助于及早判断穿刺有否进入血管内;由于采用了软针管,并使用了针尖退回软导管内再送管的方法,从而避免了穿刺过度(刺破血管)而出现的穿刺失败;软针管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减少了对血管内壁的压迫,从而避免了因传统钢针对血管内壁的压迫而导致的血路不通畅,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流量和质量。由于钢针硬度大与组织相容性差易造成渗血,而内瘘穿刺套管针采用了软针管,从而避免了出现渗血。内瘘穿刺套管针容易固定,避免发生穿刺针滑脱事件。以前在透析过程中,病人的一只手必须在4-5小时内固定不动。稍有不慎或移动就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血透中断以及肿胀和大面积皮下充血。采用了带软针管的内瘘穿刺针,只有软针管滞留在血管内,从而避免了刺破血管和保证了血透的顺利进行。病人的手也可以适当移动,既安全又舒适。进一步限定,与硬针座一体设计的还有侧软管,侧软管尾端设有螺旋式端口,并且螺旋式端口上设有肝素帽。肝素帽是可以取下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连接针筒抽血用,更方便了护士操作,也避免了病人抽血的痛苦。进一步限定,在侧软管的外壁上套有止血夹。进一步限定,所述空心穿刺钢针的外壁上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血刻痕,导血刻痕为三根。针尖刺入血管后,少量血液可沿导血刻痕上升,穿刺钢针针芯间导血刻痕处呈红色,利于穿刺者判断针尖已经进入血管。导血刻痕多个分布于圆周不同角度,便于观察,即使有一处被组织阻塞,仍可通过其他刻痕变色做出准确判断。进一步限定,硬针座上设有翼片,所述翼片为弹性件。一方面方便护士穿刺时持针,利于准确穿刺血管;另一方面方便透析过程中固定留置于血管内的软针管,防止滑动或滑脱。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的多瓣开口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的空心穿刺钢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上端和下端的方位定位是按照普通针管和针头的方位,刺入血管内的针头为下端,留在外面的针管为上端,如下表示的下端是软针管,上端是硬针座。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包括空心穿刺钢针1和套管2,所述空心穿刺钢针1的前端为空心钢针11、后端为钢针接头盖12,所述空心穿刺钢针1的外壁上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血刻痕13,导血刻痕13为三根。所述套管2包括软针管21和硬针座22,软针管21上端连接着硬针座22,所述空心穿刺钢针1从硬针座22的上端穿进从软针管21的下端穿出,所述软针管21的下端端头侧壁上设有小孔21a,所述软针管21的下端端头呈多瓣开口结构21b,多瓣开口结构21b的开口数量为三瓣,血流动力学更佳,多瓣开口结构21b顶端为平面,展开后瓣间开口为直角边在上的直角三角形(这种设计侧孔血流为螺旋型,对血管壁冲击力及剪切力刺激更小),瓣部与开口部顶端为圆弧形过度,减少头端对血管壁的刺激。在硬针座22的下端头外壁上还设有罩在软针管21外周的防菌套23,防菌套23通过密封胶与硬针座22连接,防菌套23保护需要进入血管内的软针管21,避免被污染。在硬针座22的上端头设有外螺纹且外套有可拆卸的钢针帽24,钢针帽24中间带有软塞,空心穿刺钢针1穿过软塞进入套管2。硬针座22的外壁上设有弹性塑料翼片25。与硬针座22一体设计的还有侧软管3,在侧软管3的外壁上套有止血夹31,侧软管3尾端设有螺旋式端口,并且螺旋式端口上设有肝素帽32。本技术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内瘘穿刺及留置。操作前护士根据患者病史、内瘘血管及疤痕形态判断是否使用锐针或钝针穿刺,选择针芯种类。洗手,戴清洁手套,使用前检查外包装密封性及有效日期,从包装中取出本品内包装并检查器材完整性,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预冲套管2。判断内瘘血流并选择合适穿刺点并消毒皮肤至合适范围,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持住硬针座22的翼片25(以右利手操作者为例,左利手则向反)穿刺动静脉内瘘静脉端穿刺点目标血管,此时左手食指中指轻触皮肤判断血管走向并固定皮肤,当观察到有血流沿着导血刻痕或者空心穿刺钢针1上升回流,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通过翼片25将套管针固定于患者手臂,随后以左手拇指及食指捏持空心穿刺钢针1的尾部适度回退针芯,将软针管21留置在血管内,进行动静脉透析。侧软管3的作用是在需要抽血检查的时候,直接打开肝素帽32连接针管即可,无需在再患者手臂上抽血造成新的伤口。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包括空心穿刺钢针和套管,所述空心穿刺钢针的前端为空心钢针、后端为钢针接头盖,所述套管包括软针管和硬针座,软针管上端连接着硬针座,所述空心穿刺钢针从硬针座的上端穿进从软针管的下端穿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侧壁上设有小孔,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呈多瓣开口结构,多瓣开口结构的开口数量为三瓣,在硬针座的下端头外壁上还设有罩在软针管外周的防菌套,在硬针座的上端头设有外螺纹且外套有可拆卸的钢针帽,钢针帽中间带有软塞,空心穿刺钢针穿过软塞进入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内瘘穿刺套管针,包括空心穿刺钢针和套管,所述空心穿刺钢针的前端为空心钢针、后端为钢针接头盖,所述套管包括软针管和硬针座,软针管上端连接着硬针座,所述空心穿刺钢针从硬针座的上端穿进从软针管的下端穿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侧壁上设有小孔,所述软针管的下端端头呈多瓣开口结构,多瓣开口结构的开口数量为三瓣,在硬针座的下端头外壁上还设有罩在软针管外周的防菌套,在硬针座的上端头设有外螺纹且外套有可拆卸的钢针帽,钢针帽中间带有软塞,空心穿刺钢针穿过软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娜邓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尹娜邓莉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