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相坤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29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套筒的右侧面,所述穿刺针卡接在活塞的右侧面,所述活塞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活塞的左侧面与圆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筒设置在套筒内。该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通过设置套筒、穿刺针、拉环、齿板、齿槽和弹簧,将穿刺针调节合适的长度后,医疗人员松开两个拉环,使得两个弹簧收缩分别带动两个滑杆相向移动,使得两个滑杆分别带动两个齿板卡入齿槽内,使得穿刺针不会左右晃动,使得医疗人员有效的调节穿刺针的长度,使医疗人员可以掌握穿刺的深度,不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A Puncture Device for Cardiology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心包穿刺是心内科治疗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治疗方法,进行心包穿刺一般要用到穿刺针,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穿刺针将心包穿刺并将积液抽出,但是现有的一些穿刺针不能调节其长度,医疗人员在穿刺的过程中难以掌握穿刺的深度,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穿刺针不能调节其长度,医疗人员在穿刺的过程中难以掌握穿刺的深度,容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治疗的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套筒的右侧面,所述穿刺针卡接在活塞的右侧面,所述活塞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活塞的左侧面与圆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筒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圆筒的上表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设置有穿刺针(2),所述穿刺针(2)位于第一通孔(3)内,所述第一通孔(3)开设在套筒(1)的右侧面,所述穿刺针(2)卡接在活塞(4)的右侧面,所述活塞(4)设置在套筒(1)内,所述活塞(4)的左侧面与圆筒(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筒(5)设置在套筒(1)内,所述圆筒(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齿槽(6);所述齿槽(6)内设置有齿板(14),所述齿板(14)位于第三通孔(9)内,所述第三通孔(9)开设在套筒(1)的上表面,所述齿板(14)的上表面通过滑杆(12)与调节装置(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设置有穿刺针(2),所述穿刺针(2)位于第一通孔(3)内,所述第一通孔(3)开设在套筒(1)的右侧面,所述穿刺针(2)卡接在活塞(4)的右侧面,所述活塞(4)设置在套筒(1)内,所述活塞(4)的左侧面与圆筒(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筒(5)设置在套筒(1)内,所述圆筒(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齿槽(6);所述齿槽(6)内设置有齿板(14),所述齿板(14)位于第三通孔(9)内,所述第三通孔(9)开设在套筒(1)的上表面,所述齿板(14)的上表面通过滑杆(12)与调节装置(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2)套接在滑套(11)内,所述滑套(11)卡接在连接块(10)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块(10)的下表面与套筒(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调节装置(15)的下表面和滑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4)的左侧面与拉动装置(8)的右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治疗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相坤田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相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