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式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176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加热式水杯,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外侧上设有把手,外壳体的内侧设有内壳体,外壳体的上方设有杯盖,杯盖的底部设有螺纹卡块,内壳体的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为冷水槽和热水槽,内壳体内设有滤网,热水槽的底部设有加热板,热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外壳体内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的顶端设有贯穿的水通道,底座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推杆的顶端设有活塞,外壳体内的底部设有蓄电池组,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蓄电池组相对应的充电插槽,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式水杯
本技术涉及水杯
,尤其涉及一种自加热式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通常用塑胶、玻璃、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盛载热饮的杯有手柄,这样方便使用,在各国的不同领域和文化中,杯子的形状有个不一样,可以说文化决定形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带着家人到会外踏青游玩,而在野外缺少必要的电力设施,对于热水的需要一般只能靠携带保温水杯来解决,但保温水杯的容量毕竟有限,保温杯水杯中的热水喝完后,补充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野外补充热水麻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加热式水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自加热式水杯,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有杯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加热式水杯,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上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上,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有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有杯盖(4),所述杯盖(4)的底部设有螺纹卡块(5),所述螺纹卡块(5)与杯盖(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内,所述隔板(7)的一侧为冷水槽(31),所述隔板(7)远离冷水槽(31)的一侧为热水槽(32),所述内壳体(3)内设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内,所述热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式水杯,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上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上,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有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有杯盖(4),所述杯盖(4)的底部设有螺纹卡块(5),所述螺纹卡块(5)与杯盖(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隔板(7),所述隔板(7)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内,所述隔板(7)的一侧为冷水槽(31),所述隔板(7)远离冷水槽(31)的一侧为热水槽(32),所述内壳体(3)内设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固定连接在内壳体(3)内,所述热水槽(32)的底部设有加热板(34),所述加热板(34)固定连接在热水槽(32)内,所述热水槽(3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5),所述温度传感器(35)固定连接在热水槽(32)内,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箱(15),所述控制箱(15)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上,所述控制箱(15)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35)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信号发送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外壳体(1)内的底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琴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