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615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本系统利用真空循环泵吹动空气产生一定真空度,油壶里的汽油在真空压力作用下通过吸管喷入循环管路,由于收缩断面处流速大、压力低,汽油立即汽化并与空气混合成均匀的油气混合物。生成的油气混合物在油蒸汽生成回路和油蒸汽循环回路中循环,这两个回路可由管件上的若干阀门快速切换。当实验容器中的油气浓度达到实验要求时,将管路上的阀门切换为油蒸汽循环回路,直到实验容器中的油蒸汽浓度均匀稳定。当实验容器中的油气浓度高于实验要求时,可以将实验容器中的油蒸汽通过出口处的阀门适当排向大气,直到实验容器中的油气浓度达到实验要求。

A Self-priming Gasoline Vaporiz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汽化的系统。
技术介绍
科研人员在研究油气蔓延扩散、燃烧、爆炸等特性时,通常需要快速获得大量特定浓度的油蒸汽以进行实验研究。获得油蒸汽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挥发法,即在常温常压下让汽油自然挥发成油气。另一种方法是加热法,即为液态汽油加热,促使其快速从液态变化为气态。自然挥发法,操作简单,易实现,然而耗时较长。在常温常压条件下,50ml汽油在直径为10cm的敞口油壶中完全挥发的耗时约10-15分钟,如果要收集油气,为油壶加上盖子后,其完全挥发尽的耗时将会更长。而加热法,需要热源加热油品,挥发出的油气,其浓度达到油气爆炸的下限浓度后,一旦遭遇热源极易引起油气燃烧爆炸事故,因此加热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有效和操作方便的汽油汽化系统,且该系统能快速提供特定浓度的油蒸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和能快速提供特定浓度的油蒸汽的系统。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包括真空循环泵、油壶、汽化装置和实验容器,所述真空循环泵的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管件Ⅰ和管件Ⅱ,所述管件Ⅰ与实验容器连接,所述管件Ⅰ上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管件Ⅱ上设置有阀门Ⅱ,所述管件Ⅱ与汽化装置连接。所述汽化装置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通气管,所述汽化装置中间段的内径小于两端的内径,且所述汽化装置的内径呈渐变状。所述汽化装置中间段的下表面连接有油壶,所述油壶与汽化装置之间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下端延伸到油壶的底部,上端伸入汽化装置内部。所述汽化装置连接有管件Ⅲ,所述管件Ⅲ与实验容器连接,所述管件Ⅲ上设置有阀门Ⅲ。所述真空循环泵的进气口与实验容器之间连接有管件Ⅳ,所述管件Ⅳ上设置有阀门Ⅳ。所述阀门Ⅳ两端的管件Ⅳ上分别连接有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所述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均与大气相通,所述放气管Ⅰ上设置有阀门Ⅴ,所述放气管Ⅱ上设置有阀门Ⅵ。进一步,所述油壶的壶身上设置有体积刻度。进一步,所述汽化装置中间段的下管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连接有凸块,所述油壶壶口的上端嵌入凸块内。所述吸管的上端穿过油壶的壶口、凸块和汽化装置管壁上的通孔并伸入汽化装置内部。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管路有两个回路,打开阀门Ⅱ、阀门Ⅲ和阀门Ⅳ,关闭阀门Ⅰ、阀门Ⅴ、和阀门Ⅵ,即形成油蒸汽生成回路。关闭阀门Ⅱ、阀门Ⅲ、阀门Ⅴ和阀门Ⅵ,打开阀门Ⅰ和阀门Ⅳ,即形成油蒸汽循环回路,油蒸汽循环回路可通过阀门Ⅴ和阀门Ⅵ适当降低油蒸汽的浓度,直到达到要求的油蒸汽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整个系统仅由一台真空循环泵、一个油壶、若干管件和阀门组成。2.操作方便:该装置使用时只需向油壶内加入液态汽油,通过阀门的切换可以方便地控制油蒸汽的生成过程以及实验容器中油蒸汽的浓度。3.安全有效:该系统通过真空循环泵吹动空气产生一定真空度,油壶里的汽油在真空压力作用下通过吸管喷入循环管路,由于收缩断面处流速大、压力低,汽油立即汽化并与空气混合成均匀的油气混合物。生成的油气混合物也只在密闭的管路中流动,因此依靠该系统获得油蒸汽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汽化装置示意图。图中:真空循环泵1、油壶2、汽化装置3、凸块301、实验容器4、阀门Ⅰ5、阀门Ⅱ6、吸管7、阀门Ⅲ8、阀门Ⅳ9、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包括真空循环泵1、油壶2、汽化装置3和实验容器4,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管件Ⅰ和管件Ⅱ,所述管件Ⅰ上设置有阀门Ⅰ5。所述管件Ⅰ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实验容器4内部设置有油气浓度监测装置。参见图1,所述管件Ⅱ上设置有阀门Ⅱ6,所述管件Ⅱ与汽化装置3连接。所述汽化装置3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通气管,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内径小于两端的内径,且所述汽化装置3的内径呈渐变状。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下表面连接有油壶2,所述油壶2的壶身上设置有体积刻度。参见图2,所述油壶2与汽化装置3之间设置有吸管7,所述吸管7的下端延伸到油壶2的底部。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下管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连接有凸块301,所述油壶2壶口的上端嵌入凸块301内。所述吸管7的上端穿过油壶2的壶口、凸块301和汽化装置3管壁上的通孔并伸入汽化装置3内部。参见图1,所述汽化装置3连接有管件Ⅲ,所述管件Ⅲ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管件Ⅲ上设置有阀门Ⅲ8。参见图1,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进气口与实验容器4之间连接有管件Ⅳ,所述管件Ⅳ上设置有阀门Ⅳ9。所述阀门Ⅳ9两端的管件Ⅳ上分别连接有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所述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均与大气相通,所述放气管Ⅰ上设置有阀门Ⅴ10,所述放气管Ⅱ上设置有阀门Ⅵ11。由于在压力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定量的液态汽油挥发出的油蒸汽体积是一定的,因此完全挥发后的油蒸汽浓度可以由油壶中液态汽油的体积确定。工作时,先在所述油壶2中加入适量体积的液态汽油,确保该液态汽油完全挥发后的油蒸汽浓度满足生产需要,并且确保所述吸管7的下端浸泡在液态汽油内。打开所述阀门Ⅱ6、阀门Ⅲ8和阀门Ⅳ9,关闭所述阀门Ⅰ5、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启动所述真空循环泵1,空气从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出口经管件Ⅱ进入汽化装置3。当空气进入到所述汽化装置3的收缩处时,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并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所述油壶2里的液态汽油在真空压力作用下通过吸管7喷入循环管路,由于所述汽化装置3收缩处流速大、压力低,液态汽油立即汽化并与空气混合成均匀的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通过管件Ⅲ进入实验容器4,所述实验容器4内的油气混合物经管件Ⅳ进入真空循环泵1,从而形成油蒸汽生成回路。油气混合物在油气生成回路中不断循环时,所述油壶2中的汽油不断挥发,所述实验容器4中油气浓度不断提高。当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浓度监测装置检测到油气浓度达到实验要求后,关闭所述阀门Ⅱ6、阀门Ⅲ8、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打开所述阀门Ⅰ5和阀门Ⅳ9,从而形成油蒸汽循环回路,所述油气混合物在油蒸汽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直到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浓度均匀稳定。当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浓度监测装置检测到油气浓度高于实验要求时,关闭所述阀门Ⅱ6、阀门Ⅲ8和阀门Ⅳ9,打开所述阀门Ⅰ5、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适当将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混合物通过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排向大气。然后关闭所述阀门Ⅱ6、阀门Ⅲ8、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打开所述阀门Ⅰ5和阀门Ⅳ9,使油气混合物继续在油蒸汽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当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浓度监测装置检测到油气浓度仍高于实验要求时,再关闭所述阀门Ⅱ6、阀门Ⅲ8和阀门Ⅳ9,打开所述阀门Ⅰ5、阀门Ⅴ10和阀门Ⅵ11,适当将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混合物通过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排向大气。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实验容器4中的油气浓度达到实验要求。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包括真空循环泵1、油壶2、汽化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真空循环泵(1)、油壶(2)、汽化装置(3)和实验容器(4),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管件Ⅰ和管件Ⅱ,所述管件Ⅰ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管件Ⅰ上设置有阀门Ⅰ(5);所述管件Ⅱ上设置有阀门Ⅱ(6),所述管件Ⅱ与汽化装置(3)连接;所述汽化装置(3)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通气管,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内径小于两端的内径,且所述汽化装置(3)的内径呈渐变状;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下表面连接有油壶(2),所述油壶(2)与汽化装置(3)之间设置有吸管(7);所述吸管(7)的下端延伸到油壶(2)的底部,上端伸入汽化装置(3)内部;所述汽化装置(3)连接有管件Ⅲ,所述管件Ⅲ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管件Ⅲ上设置有阀门Ⅲ(8);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进气口与实验容器(4)之间连接有管件Ⅳ,所述管件Ⅳ上设置有阀门Ⅳ(9);所述阀门Ⅳ(9)两端的管件Ⅳ上分别连接有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所述放气管Ⅰ和放气管Ⅱ均与大气相通,所述放气管Ⅰ上设置有阀门Ⅴ(10),所述放气管Ⅱ上设置有阀门Ⅵ(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汽油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真空循环泵(1)、油壶(2)、汽化装置(3)和实验容器(4),所述真空循环泵(1)的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管件Ⅰ和管件Ⅱ,所述管件Ⅰ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管件Ⅰ上设置有阀门Ⅰ(5);所述管件Ⅱ上设置有阀门Ⅱ(6),所述管件Ⅱ与汽化装置(3)连接;所述汽化装置(3)为一根水平设置的通气管,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内径小于两端的内径,且所述汽化装置(3)的内径呈渐变状;所述汽化装置(3)中间段的下表面连接有油壶(2),所述油壶(2)与汽化装置(3)之间设置有吸管(7);所述吸管(7)的下端延伸到油壶(2)的底部,上端伸入汽化装置(3)内部;所述汽化装置(3)连接有管件Ⅲ,所述管件Ⅲ与实验容器(4)连接,所述管件Ⅲ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理梁建军王冬王建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