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15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床,包括床体以及对称设置于床体的两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以及支架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架组件的中空固定座以及升降机构;固定座朝向床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卡孔;升降机构包括提手、中空的壳体、牵引丝、第一弹簧、牵引件、第二弹簧、卡扣;牵引丝连接于提手以及牵引件之间;第一弹簧套设于牵引丝靠近牵引件一端,且其两端分别顶在牵引件以及壳体之间;牵引件沿牵引丝的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卡扣通过第二弹簧从第一通孔部分顶出并与卡孔卡合,且卡扣具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Baby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为看护者照看婴幼儿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现有的婴儿床一般都是固定设置的,难以适用不同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婴儿床,包括床体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床体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以及支架组件;所述床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的中空固定座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中的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床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卡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提手、中空的壳体、牵引丝、第一弹簧、牵引件、第二弹簧、卡扣;所述牵引丝连接于所述提手以及所述牵引件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牵引丝靠近所述牵引件一端,且其两端分别顶在所述牵引件以及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牵引件沿所述牵引丝的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卡扣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从所述第一通孔部分顶出并与所述卡孔卡合,且所述卡扣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当所述牵引丝牵动所述牵引件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所述第二倾斜面运动,从而压缩所述第二弹簧使所述卡扣收缩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卡孔分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呈八字形,且支撑于所述中空固定座的底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横杆,横向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横杆,横向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床体;且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所述壳体底部的支撑槽架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的滑动轮以及摩擦垫,所述滑动轮以及所述摩擦垫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称设置于所述床体的两个支撑单元,且每一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以及支架组件;从而可以使所述床体的高度可以同时升高或不对称升高,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中升降组件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中滑动轮以及摩擦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一种婴儿床,包括床体10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床体10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30以及支架组件20;所述床体10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30上;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升降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顶部的中空固定座31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1中的升降机构32;所述固定座31朝向所述床体1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卡孔311;所述升降机构32包括提手321、中空的壳体322、牵引丝323、第一弹簧324、牵引件325、第二弹簧326、卡扣327;所述牵引丝323连接于所述提手321以及所述牵引件32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324套设于所述牵引丝323靠近所述牵引件325一端,且其两端分别顶在所述牵引件325以及所述壳体322之间;所述牵引件325沿所述牵引丝323的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3251;所述壳体322具有第一通孔3221;所述卡扣327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26从所述第一通孔3221部分顶出并与所述卡孔311卡合,且所述卡扣327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3251配合的第二倾斜面。当用户通过提手321牵引所述牵引丝323时,所述牵引丝323可以牵动所述牵引件325向上运动,所述第一倾斜面3251相对所述第二倾斜面运动,从而压缩所述第二弹簧326使所述卡扣327收缩于所述第一通孔3221内,并与所述卡孔311分离。此时,将所述升降机构32向上提或将所述升降机构32通过重力作用向下将,然后松开所述提手321,在所述第一弹簧324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牵引件325回位,此时,所述第二弹簧326推动所述卡扣327重新从所述第一通孔3221伸出,并与所述卡孔311卡合。另外,通过调节一端的升降组件30,从而可以使所述床体10的一端抬高而倾斜。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八字形,且支撑于所述中空固定座31的底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20进一步包括第一横杆,横向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20进一步包括第二横杆,横向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20进一步包括支撑框架24,用于支撑所述床体10;且所述支撑框架24通过所述壳体322底部的支撑槽312架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架组件2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底部的滑动轮25以及摩擦垫26,所述滑动轮25以及所述摩擦垫26位于同一平面。通过将所述滑动轮25以及所述摩擦垫26设置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防止所述婴儿床在平放时来回滑动。另外,通过将所述婴儿床的一端抬起,此时,所述滑动轮25可以起到滑动作用,从而方便所述婴儿床的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0)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床体(10)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30)以及支架组件(20);所述床体(10)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30)上;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升降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顶部的中空固定座(31)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1)中的升降机构(32);所述固定座(31)朝向所述床体(1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卡孔(311);所述升降机构(32)包括提手(321)、中空的壳体(322)、牵引丝(323)、第一弹簧(324)、牵引件(325)、第二弹簧(326)、卡扣(327);所述牵引丝(323)连接于所述提手(321)以及所述牵引件(32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324)套设于所述牵引丝(323)靠近所述牵引件(325)一端,且其两端分别顶在所述牵引件(325)以及所述壳体(322)之间;所述牵引件(325)沿所述牵引丝(323)的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3251);所述壳体(322)具有第一通孔(3221);所述卡扣(327)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26)从所述第一通孔(3221)部分顶出并与所述卡孔(311)卡合,且所述卡扣(327)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3251)配合的第二倾斜面;当所述牵引丝(323)牵动所述牵引件(325)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3251)相对所述第二倾斜面运动,从而压缩所述第二弹簧(326)使所述卡扣(327)收缩于所述第一通孔(3221)内,并与所述卡孔(311)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0)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床体(10)的两个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包括升降组件(30)以及支架组件(20);所述床体(10)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30)上;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升降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顶部的中空固定座(31)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1)中的升降机构(32);所述固定座(31)朝向所述床体(1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卡孔(311);所述升降机构(32)包括提手(321)、中空的壳体(322)、牵引丝(323)、第一弹簧(324)、牵引件(325)、第二弹簧(326)、卡扣(327);所述牵引丝(323)连接于所述提手(321)以及所述牵引件(32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324)套设于所述牵引丝(323)靠近所述牵引件(325)一端,且其两端分别顶在所述牵引件(325)以及所述壳体(322)之间;所述牵引件(325)沿所述牵引丝(323)的方向具有第一倾斜面(3251);所述壳体(322)具有第一通孔(3221);所述卡扣(327)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26)从所述第一通孔(3221)部分顶出并与所述卡孔(311)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君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