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裕敏专利>正文

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13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灭火罐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处理单元、输入单元、MCU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MCU处理单元分别与输入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相连,所述MCU处理单元采集输入单元中的各个开关状态以及人机交互单元中的输入信号,一方面向输出单元发送自动灭火信号,另一方面向人机交互单元发送报警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火灾早期预警,由驾驶员进行分析判断并及时作出对故障的排除和解决,如早期火情发展到火灾时,能够自动灭火,同时向驾驶区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可手动可自动,双重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池应用的不断推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上都将电池作为动力设备。当电池发生短路、受外力挤压等情况时,容易导致电池温度异常升高、冒烟等,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池的燃烧和爆炸,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灭火,就会危及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实现电池火灾早期预警并进行自动灭火成为每个车载灭火器制造商都在考虑优化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能够有效探测到车用电池箱的早期火灾并给予报警,同时实现自动灭火,防止火灾复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灭火罐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处理单元、输入单元、MCU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MCU处理单元分别与输入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相连,所述MCU处理单元采集输入单元中的各个开关状态以及人机交互单元中的输入信号,一方面向输出单元发送自动灭火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灭火罐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处理单元、输入单元、MCU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MCU处理单元分别与输入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相连,所述MCU处理单元采集输入单元中的各个开关状态以及人机交互单元中的输入信号,一方面向输出单元发送自动灭火信号,另一方面向人机交互单元发送报警提示。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灭火罐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处理单元、输入单元、MCU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MCU处理单元分别与输入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输出单元相连,所述MCU处理单元采集输入单元中的各个开关状态以及人机交互单元中的输入信号,一方面向输出单元发送自动灭火信号,另一方面向人机交互单元发送报警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灭火阀,所述灭火阀内设有可刺破膜片的穿刺针,所述灭火阀内部在穿刺针的一端设置有爆破剂,靠近所述爆破剂处设置有引火线,所述引火线与MCU处理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开合控制机构与灭火罐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的数量相互对应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端部设有膜片,所述膜片由旋紧在第二通孔内带通孔的螺纹管抵压,所述灭火阀设于第二通孔的顶端,所述灭火阀的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灭火阀通过连接块密封连接在第二通孔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与灭火罐的开口连接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控制头,所述阀芯内置有弹簧,所述进料口与灭火罐连接,所述出料口与输料管道连接,所述输料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控制头内设有膜片,所述弹簧抵住膜片呈收缩紧压状态,在所述控制头处也对应地连接有所述灭火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火灾报警防护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内还设有减压单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裕敏
申请(专利权)人:蔡裕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