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599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培育箱内设置有两块隔板,隔板间设置有若干育苗盒,培育箱高度大于隔板高度,隔板高度大于育苗盒高度,且两隔板间距与育苗盒长度相等,隔板间设置有若干加热器,培育箱内对角相对应设置有若干加湿器和微孔增氧盘,隔板间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加热器、加湿器、微孔增氧盘和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培育箱设置有相匹配的透明盖板,培育箱右侧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液管,培育箱前端设置有进氧管,进氧管一侧与微孔增氧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发芽装置温湿度人工控制繁琐、实时监控困难和批量育苗的问题。

A device for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aising of rice s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稻育种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大米消费国,超过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研究和生产之前,需要先对水稻种子进行萌发,种子发芽经历吸水期、发芽准备期和生长期3个主要阶段。吸水期种子需要吸收大量水分,吸水量达到种子自身重量的24%时,种子内部酶活性逐渐增强并促使胚开始破胸萌动。通常情况下,种子吸水量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即吸水量达到种子自身重量的40%后种子才开始发芽,此时胚乳淀粉逐步分解成糖并输送到胚根、胚芽和胚轴等生长部位,发芽种子进一步长出幼芽和幼根。而在上述过程中,水分、温度和氧气是打破水稻种子休眠状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速度越快、达到饱和吸水量的时间越短。同时,酶的生物活性也与温度密切相关,高温可加速种子内部生化反应进程、促进种子萌芽和生长。据报道,10℃、15℃和20℃水温时,种子达到饱和吸收量分别约需10-15天、6-8天和4-5天,吸水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充分,而吸水时间过长,可导致种子内营养物质溶解损失,而种子的水溶物加速外渗可以给微生物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导致种子糖发酵而丧失发芽能力。氧气是另一个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种子发芽时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来提供的。氧气不足时水稻种子正常呼吸受到妨碍,种子胚部细胞生活力受到伤害并导致发芽效率降低,甚至造成幼芽生长异常、幼根不能生长或者生长点不形成叶绿素的异常现象。通常情况下,氧气含量必须达到21%后方可保障水稻幼根的伸长发育良好。我国具有大量水稻研究人员和生产从业人员,实验室内水稻种子发芽通常在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规模受限。而大田生产人员每年之初水稻的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地区天气回暖的具体情况而定,发芽率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如遇天气降温变化,发芽效果不能保证,且田间种子发芽费事费力,因此开发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对于水稻生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水稻种子培育装置,工序复杂,条件控制困难,无法做到同批次育苗条件一致,温湿度控制繁琐,在测得数据后需要人工进行加热或加湿,难以做到实时监控,且一次培育的水稻种子有限,无法做到批量育苗,水稻种子培育效率低,发芽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发芽装置温湿度人工控制繁琐、实时监控困难和批量育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培育箱内设置有两块隔板,隔板间设置有若干育苗盒,培育箱高度大于隔板高度,隔板高度大于育苗盒高度,且两隔板间距与育苗盒长度相等,隔板间设置有若干加热器,培育箱内对角相对应设置有若干加湿器和微孔增氧盘,隔板间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加热器、加湿器、微孔增氧盘和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培育箱设置有相匹配的透明盖板,培育箱右侧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液管,培育箱前端设置有进氧管,进氧管一侧与微孔增氧盘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育苗盒内加入营养液和土壤,将水稻种子撒入盒内,育苗盒放入培育箱内隔板上,在隔板之间注入营养液至液面超过育苗盒底部,接通加热器和加湿器电源,盖上盖板,水稻种子开始发芽过程,发芽过程中,温度设定在28℃,温度降低时,控制器打开加热器进行工作,而湿度降低时,则控制加湿器进行工作,无需测得温湿度数据后,人工打开加热器和加湿器进行工作,且人工在夜间无法做到有效监护,培育箱内可以放置多个育苗盒,可以同批进行大量的水稻种子发芽,且培育箱内温湿度条件一致,进氧管和微孔增氧盘可向培育箱中通入氧气,解决发芽过程中氧气增量的问题,出水管可进行箱内营养液的排放和更换,进液管则可以在发芽过程中,营养液消耗后向培育箱中注入营养液,保证发芽的正常进行,培育盒底部的通孔使土壤与营养液接触,保持土壤水分和温湿度,提高发芽效率,透明盖板则便于观察培育盒中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发芽装置温湿度人工控制繁琐、实时监控困难和批量育苗的问题。进一步,隔板外侧设置有若干LED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光线较弱时,可打开LED灯,方便对水稻种子进行观察,防止因光线问题造成观察困难。进一步,育苗盒上设置有把手。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把手可方便育苗盒的拿取,移动方便。进一步,育苗盒和盖板材质为有机玻璃。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机玻璃光滑透明,重量轻,机械强度高,方便观察育苗盒内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重量轻使得搬运方便。进一步,控制器为STM32F103ZET6型单片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育苗盒的示意图;其中,1、培育箱;2、育苗盒;3、隔板;4、出水管;5、加热器;6、LED灯;7、控制器;8、加湿器;9、把手;10、进液管;11、进氧管;12、微孔增氧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内设置有两块隔板3,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育苗盒2,培育箱1高度大于隔板3高度,隔板3高度大于育苗盒2高度,且两隔板3间距与育苗盒2长度相等,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A11-S型加热器5,培育箱1内对角相对应设置有若干KW-JSQ04型加湿器8和微孔增氧盘12,隔板3间设置有LX-868型温湿度感应器,加热器5、加湿器8、微孔增氧盘12和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为STM32F103ZET6型单片机,培育箱1设置有相匹配的透明盖板,培育箱1右侧设置有出水管4和进液管10,培育箱1前端设置有进氧管11,进氧管11一侧与微孔增氧盘12连接;在育苗盒2内加入营养液和土壤,将水稻种子撒入盒内,育苗盒2放入培育箱1内隔板3上,在隔板3之间注入营养液至液面超过育苗盒2底部,接通加热器5和加湿器8电源,盖上盖板,水稻种子开始发芽过程,发芽过程中,温度设定在28℃,温度降低时,控制器7打开加热器5进行工作,而湿度降低时,则控制加湿器8进行工作,无需测得温湿度数据后,人工打开加热器5和加湿器8进行工作,且人工在夜间无法做到有效监护,培育箱1内可以放置多个育苗盒2,可以同批进行大量的水稻种子发芽,且培育箱1内温湿度条件一致,进氧管11和微孔增氧盘12可向培育箱1中通入氧气,解决发芽过程中氧气增量的问题,出水管4可进行箱内营养液的排放和更换,进液管10则可以在发芽过程中,营养液消耗后向培育箱1中注入营养液,保证发芽的正常进行,培育盒底部的通孔使土壤与营养液接触,保持土壤水分和温湿度,提高发芽效率,透明盖板则便于观察培育盒中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本技术有效解决了发芽装置温湿度人工控制繁琐、实时监控困难和批量育苗的问题。隔板3外侧设置有若干LED灯6,LED灯6为2835型贴片灯珠,在光线较弱时,可打开LED灯6,方便对水稻种子进行观察,防止因光线问题造成观察困难;育苗盒2上设置有把手9,设置把手9可方便育苗盒2的拿取,移动方便;育苗盒2和盖板材质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光滑透明,重量轻,机械强度高,方便观察育苗盒2内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箱(1),所述培育箱(1)内设置有两块隔板(3),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育苗盒(2),所述育苗盒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培育箱(1)高度大于所述隔板(3)高度,所述隔板(3)高度大于所述育苗盒(2)高度,且两所述隔板(3)间距与所述育苗盒(2)长度相等,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加热器(5),所述培育箱(1)内对角相对应设置有若干加湿器(8)和微孔增氧盘(12),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所述加热器(5)、所述加湿器(8)、所述微孔增氧盘(12)和所述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7)连接,所述培育箱(1)设置有相匹配的透明盖板,所述培育箱(1)右侧设置有出水管(4)和进液管(10),所述培育箱(1)前端设置有进氧管(11),所述进氧管(11)一侧与所述微孔增氧盘(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子发芽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箱(1),所述培育箱(1)内设置有两块隔板(3),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育苗盒(2),所述育苗盒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培育箱(1)高度大于所述隔板(3)高度,所述隔板(3)高度大于所述育苗盒(2)高度,且两所述隔板(3)间距与所述育苗盒(2)长度相等,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若干加热器(5),所述培育箱(1)内对角相对应设置有若干加湿器(8)和微孔增氧盘(12),所述隔板(3)间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所述加热器(5)、所述加湿器(8)、所述微孔增氧盘(12)和所述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7)连接,所述培育箱(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晶佘万斌任志文唐梅代娟黄晓英李美玲游传珠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