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55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属于植物培养研究技术领域,设备包括蓄水箱以及通过进水管与蓄水箱连接的种植箱,种植箱内部设有至少一层种植层,种植层内部放置有种植篮,种植篮一侧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处于种植箱外侧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处于种植箱内部一端分叉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下出气口与种植篮连接,本设备培养条件控制准确,模拟程度高,可增加水培水体中的溶解氧、提高土壤培养中土壤的保水效果,促生长效果明显。

Research equipment for adjustable parameters of plant culture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养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
技术介绍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吸收CO2、提供O2,与此同时还释放一些微量气体。植物的良好生长离不开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水分、营养等条件。由于植物的重要地位,使得对其进行优化培养的研究越来越多,为了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人为经常进行植物的气体释放和气体转化测试,但由于现有的研究设备功能不完善,往往对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条件控制准确,模拟程度高,可增加水培水体中的溶解氧、提高土壤培养中土壤的保水效果,促生长效果明显的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包括蓄水箱以及通过进水管与蓄水箱连接的种植箱,种植箱内部设有至少一层种植层,种植层内部放置有种植篮,种植篮一侧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处于种植箱外侧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处于种植箱内部一端分叉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下出气口与种植篮连接。种植层的设置可提高种植箱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蓄水箱不仅可用于储存浇灌水,提高设备应急能力,还可对水体进行净化,提高培养条件中水质的影响,进气管用于向培养设备中输入气体,便于研究植物对气体吸收和转化,提高本设备培养条件控制的准确性,进气管设有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使得本设备内部的植物可从根部以及周围环境中吸收气体,提升本设备对自然环境的模拟程度,有利于进行培养研究。作为优选,蓄水箱顶部设有太阳能板,蓄水箱还连接有水泵,水泵连接有前置净水器,前置净水器通过地下水进管抽取地下水,太阳能板的设置可使本设备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还可提升设备的应急能力,采用地下水净化后用于浇灌,可有效降低本设备的种植成本,前置净水器用于过滤地下水中的泥沙和杂质,避免影响后续水体输送。作为优选,种植箱下端连接有废水处理器,废水处理器将种植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装置的环保性能。作为优选,进水管水平运输段设有“U”型区,设有“U”型区可有效避免因种植箱内部气压变化导致进水管中出现水体倒流现象,提高设备工作可靠性。作为优选,种植篮底部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由海绵组成,分隔板一侧连接有分支出水管,分支出水管一侧连接有放水阀,分支出水管另一侧连接延伸至种植箱外部的出水管,分隔板既可将种植箱分隔成多个种植层,又可吸收种植篮排出的水体并将其通过分支出水管导出,种植箱内部导出的水体由出水管导出种植箱6外部,可实现植物种植过程中更换种植水,还可使从种植篮中溢出的水体导出,避免影响正常种植,泥土培养的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可将放水阀打开,使其自由排出泥土吸收后的多余水体,水培植物可通过放水阀锁住种植篮内部水体实现正常的水培种植,且由海绵组成的分隔板在吸收水体时对种植篮内部的水体干扰小,且可避免种植篮底部由水体密封,且海绵中海油的部分空气不仅可为种植篮内部增加通气,还可提高导出水的流动顺畅性,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作为优选,种植层上端设有喷水管,喷水管的下表面布有喷口,喷口为由大喷口和小喷口组成的花瓣形。喷水管用于对植物进行加喷水,大喷口和小喷口的组合使得喷口喷洒出的水体具有不同颗粒直径,从大喷口喷洒出的颗粒直径较大,喷洒水体形成滴灌效果,从小喷口喷洒出的颗粒直径较小,喷洒水体形成喷雾效果,对于水培植物而言,滴灌附近种植篮内部的水体可形成较大紊流,喷雾附近种植篮内部的水体形成的紊流小,不同的紊流相互作用增加了种植篮内部水体的水-气交流速率,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对于土壤培养植物而言,滴灌附近的土壤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饱和,而较远处的土壤含水率低,故可形成较大的水势梯度,湿润锋运移速度大,从而可加快土壤的湿润,喷雾可降低土壤表面水体的蒸腾作用,提高土壤的保水效果,减少灌溉水的损失。作为优选,种植篮上端两侧壁设有滑道,滑道配合连接有至少一根架杆,架杆将种植篮上端空间分隔成多个小空间,架杆可在滑道内部随意滑动用于调节不同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有机豆芽种植框,可充分利用种植篮的空间。作为优选,种植篮底部设有若干深水柱,深水柱一侧通过分支进气管连接下出气口,深水柱底部通过漏水块连接分隔板,深水柱的设置使得种植篮具有深度不同的水位,水深增加会刺激乙烯迅速在水下组织聚集,进而导致植株内细胞快速分裂和再生,促使植物通过增加节长度和减少分枝数等各种方式增加株高,分支进气管将气体从深水柱底部通入种植篮内部,不仅可改善种植水内有效物质含量,还可增加种植篮中的气体通透性,本设备在进行植物培养研究时发现具有深水柱和分支进气管的种植篮配合具有不同喷水形态的喷口和可增加种植水通气量的分隔板可明显增加植物气孔导度和细胞间CO2浓度,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促进植物生长。作为优选,分隔板底面设有与水平面呈角度为2~6°的夹角β,设有一定的倾斜度,使得分隔板内部水体更易于导出,避免水体沉积影响种植水质。作为优选,种植箱侧壁内嵌设有加热元件,种植层顶部设有LED光源,加热元件和LED光源的设置可提高本设备内部对温度和光照的调控,使得本设备更加便于对植物培养条件的研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进气管可提高本设备培养条件控制的准确性,还可提升本设备对自然环境的模拟程度,有利于进行培养研究;2)喷口不仅可进行加水,还可增加水培时种植篮内部水体的水-气交流速率,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提升土培时土壤的湿润速度,降低水压蒸腾作用,提高保水效果;3)种植篮不仅可植株内细胞快速分裂和再生,促使植物通过增加节长度和减少分枝数等各种方式增加株高,还可与分隔板和喷口相互配合增加植物气孔导度和细胞间CO2浓度,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促进植物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种植箱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水管表面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种植篮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种植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水进管;2前置进水器;3水泵;4蓄水箱;5“U”型区;6种植箱;7废水处理器;8进水管;9喷水管;10种植篮;11分隔板;12放水阀;13出水管;14分支出水管;15喷口;15a大喷口;15b小喷口;16滑道;17架杆;18深水柱;19漏水块;20太阳能板;21进气管;21a进气口;21b上出气口;21c下出气口;22加热元件;23分支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包括蓄水箱(4)以及通过进水管(8)与蓄水箱(4)连接的种植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箱(6)内部设有至少一层种植层,所述的种植层内部放置有种植篮(10),所述的种植篮(10)一侧连接进气管(21),所述的进气管(21)处于种植箱(6)外侧一端设有进气口(21a),所述的进气管(21)处于种植箱(6)内部一端分叉设有上出气口(21b)和下出气口(21c),所述的下出气口(21c)与种植篮(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包括蓄水箱(4)以及通过进水管(8)与蓄水箱(4)连接的种植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箱(6)内部设有至少一层种植层,所述的种植层内部放置有种植篮(10),所述的种植篮(10)一侧连接进气管(21),所述的进气管(21)处于种植箱(6)外侧一端设有进气口(21a),所述的进气管(21)处于种植箱(6)内部一端分叉设有上出气口(21b)和下出气口(21c),所述的下出气口(21c)与种植篮(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4)顶部设有太阳能板(20),所述的蓄水箱(4)还连接有水泵(3),所述的水泵(3)连接有前置净水器(2),所述的前置净水器(2)通过地下水进管(1)抽取地下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箱(6)下端连接有废水处理器(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植物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篮(10)底部连接有分隔板(11),所述的分隔板(11)由海绵组成,所述的分隔板(11)一侧连接有分支出水管(14),所述的分支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妍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派特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