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96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包括雨水收集渠、植物透水砖、泄水机构、净水井及灌溉机构;植物透水砖设于雨水收集渠内,雨水收集渠连接泄水机构和净水井,净水井连接灌溉机构;植物透水砖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内的砖体、栽种篮、顶压板及支撑柱;砖体的顶面形成安装槽,栽种篮位于安装槽连内,栽种篮底面与安装槽之间形成缓冲间隙;顶压板连接栽种篮顶部;砖体底面与雨水收集渠内底部之间形成水平出水通道;安装槽底部设有连通水平出水通道的竖直出水通道;水平出水通道连通净水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绿化和节水的功能,净化并回收水资源,而且充分利用了雨水收集渠内的空间。

Energy-saving ecological catchment irrig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水灌溉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大部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且成递增趋势,以致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建设调水工程。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目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可如设于街道两侧的引水渠,引水渠顶部会加设栅栏防止杂质进入和堵住引水渠,但是存在下述缺点:(1)无法合理利用有限空间。(2)无法充分去除水中杂质。(3)当水量大时引水渠水无法及时排除,导致地面积水,踩到引水渠时,还容易弄湿鞋子。(4)结构不够牢固,承力能力差,容易损坏。(5)引水渠一般设置于草丛和道路的连接处,或者天桥两边,天黑时或者人醉酒,精神状态不佳时,无法得知当前位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理利用有限空间,能充分净化水体,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包括雨水收集渠、植物透水砖、泄水机构、净水井及灌溉机构;所述植物透水砖设于雨水收集渠内,雨水收集渠连接所述泄水机构和净水井,净水井连接灌溉机构;所述植物透水砖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内的砖体、栽种篮、顶压板及支撑柱;所述砖体的顶面形成安装槽,所述栽种篮下部位于安装槽连内,栽种篮底面与安装槽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顶压板连接栽种篮顶部,顶压板位于栽种篮处设有漏水开口,该漏水开口处罩设有安全网罩;所述砖体底面与雨水收集渠内底部之间形成水平出水通道;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连通水平出水通道的竖直出水通道;所述支撑柱连接砖体底部和雨水收集渠内底部;所述雨水收集渠位于水平出水通道侧壁设有连通净水井上部的出水管;所述栽种篮可用于栽种植物,实现绿化功能,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且植物透水砖设于雨水收集渠,提高了顶压板结构的牢固性,承压能力更强,使用更安全;使用时,安全网罩可起到过滤作用,进入雨水收集渠的水会先进过栽种篮的再次过滤,栽种篮内的植物可起到净水作用;之后再流入净水井内;水平出水通道和竖直出水通道可保证水的正常流动,所述支撑柱可对砖提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砖体上设有与竖直出水通道平行的加速出水通道,加速出水通道连通水平出水通道;还包括一控水机构;所述控水机构包括位于加速出水通道内的控水内套、顶部连接顶压板的支撑罩、第一弹性件、顶部压紧第一弹性件于支撑罩内的伸缩柱及控水塞,所述控水内套内形成控水孔,所述控水塞位于控水孔处,所述伸缩柱的底端连接控水塞,并能推动控水塞下移打开控水孔;所述控水孔和控水塞均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控水塞与控水内套之间设有可相互吸合的磁性组件;所述砖体与顶压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水量大时,可踩顶压板,使顶压板下移,进而带动控水内套和伸缩柱下移,带动控水塞离开控水内套;此时水可从控水内套进入加速出水通道,快速排入水平出水通道,进而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而且所述控水孔和控水塞均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有效防止控水塞上移时脱离控水孔;所述控水塞与控水内套之间设有可相互吸合的磁性组件;保证控水塞复位时能准确地与控水内套贴合;当松开顶压板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会带动电压板上移复位;而且能使雨水收集渠内的水位快速下移,避免弄湿鞋子;更加定压板的位置变化可快速发现当前所处的位置,起到了安全警示的作用。所述泄水机构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一侧的泄水槽、设于泄水槽侧面的泄水口、可封闭泄水口的密封板、连接密封板的浮动件及升降机构,所述浮动件可升降连接于升降机构上;该泄水槽上部连通雨水收集渠上部。当水量大时,水可从雨水收集渠流入泄水槽内,当泄水槽内水位变高时,浮动件沿升降机构上移,进而带动密封板离开泄水口,水可从泄水口快速排出,进而有效防止地面积水。进一步地,所述净水井位于出水管处套设除杂网箱,净水井内位于除杂网箱下方依次设有微生物培养除杂板、化学除杂板、碎石除杂板;所述微生物培养除杂板包括上稻草编织层、下稻草编织层、第一上压网、第一下压网及若干平行设置的营养供给串,该营养供给串位于上稻草编织层和下稻草编织层之间,营养供给串包括细绳、若干穿设于细绳上的微生物寄生球;所述第一上压网和第一下压网共同压紧上稻草编织层、下稻草编织层及营养供给串;所述第一上压网和第一下压网压紧上稻草编织层、下稻草编织层及营养供给串,第一上压网和第一下压网的两端通过长形的第一夹条压紧细绳两端;所述第一夹条的侧面设有第一滑套,所述净水井内壁设有竖直滑架,所述第一滑套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竖直滑架上。除杂网箱可起到进一步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所述微生物培养除杂板可培养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水进行净化,能有效减少水中的重金属、油渍等有害物质;所述化学除杂板可进一步净化水,所述碎石除杂板则可起到加速杂质沉淀和过滤的作用;所述微生物寄生球可用于寄生微生物,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加速微生物繁殖;所述上稻草编制层和下稻草编制层可起到过滤杂质,防止微生物寄生球内营养物质快速流失,还能为微生物提高有利的生存条件;微生物寄生球传设于细绳上,而且通过第一夹条压紧第一上压网、第一下压网及细绳,进而能保证微生物寄生球分布的均匀性;所述第一夹条上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可沿竖直滑架移动,进而调整微生物培养除杂板在净水井内的位置,使用灵活,拆装方便,易于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寄生球包括营养球、套设于营养球外的外网套,所述营养球包括13份黑土、3份南瓜酱、2份砂糖、1份食盐、1份橙子皮酱、1份活性炭粉、2份草木灰、2份面团颗粒及1份酵母膏;营养土球上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上稻草编织层在安装前静置于微生物培养液内3小时,所述微生物培养液内设有净水菌剂。该操作可使上稻草上充分的附上净水菌类生物,对进入净水井内的水及时进行净化操作;然后随水流动,菌类微生物可依附于营养供给串上,方便繁殖;然后所述微生物寄生球可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其中,黑土、草木灰、南瓜酱、橙子皮酱、砂糖、食盐面团颗粒、酵母膏可保证微生物寄生球的营养成分;活性炭本身就具备净水作用,微生物寄生球内滋生有害菌;所述黑土、草木灰、还可提高水中营养物;所述橙子皮酱还具备一定的消毒作用,提高水中的营养,如维生素。进一步地,所述南瓜酱和橙子皮酱的制作过程如下:南瓜酱是由南瓜与水以3:7的比例混合,以35-42℃温水煮7-10分钟后,捣碎后制成南瓜酱初成品,取熟瓜子壳磨成粉,然后取1份瓜子壳粉加入南瓜酱内搅拌均匀形成南瓜酱成品;所述橙子皮酱是由橙子皮与番薯粉粘稠液以3:5的比例混合后,以30-40℃温水煮5-7分钟,再捣碎后形成橙子皮酱初产品,然后再取新鲜荷叶捣烂成荷叶酱,取1份荷叶酱加入橙子皮酱制成成品。所述南瓜酱的制作过程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破坏南瓜的营养;所述瓜子壳内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而且磨成粉与南瓜混合后,方便微生物获取营养,而且瓜子壳粉也不易扩散流失;橙子皮酱的制作过程,能防止高温破坏橙子皮内的营养;所述温度和时间方便捣烂橙子皮,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包括雨水收集渠(1)、植物透水砖(2)、泄水机构(3)、净水井(4)及灌溉机构(5);所述植物透水砖(2)设于雨水收集渠(1)内,雨水收集渠(1)连接所述泄水机构(3)和净水井(4),净水井(4)连接灌溉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透水砖(2)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1)内的砖体(21)、栽种篮(22)、顶压板(23)及支撑柱(24);所述砖体(21)的顶面形成安装槽,所述栽种篮(22)下部位于安装槽(26)连内,栽种篮(22)底面与安装槽(26)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顶压板(23)连接栽种篮(22)顶部,顶压板(23)位于栽种篮(22)处设有漏水开口,该漏水开口处罩设有安全网罩(25);所述砖体(21)底面与雨水收集渠(1)内底部之间形成水平出水通道(27);所述安装槽(26)底部设有连通水平出水通道(27)的竖直出水通道(28);所述支撑柱(24)连接砖体(21)底部和雨水收集渠(1)内底部;所述雨水收集渠(1)位于水平出水通道(27)侧壁设有连通净水井(4)上部的出水管(11);所述砖体(21)上设有与竖直出水通道(28)平行的加速出水通道(29),加速出水通道(29)连通水平出水通道(27);还包括一控水机构(6);所述控水机构(6)包括位于加速出水通道(29)内的控水内套(61)、顶部连接顶压板(23)的支撑罩(67)、第一弹性件、顶部压紧第一弹性件于支撑罩(67)内的伸缩柱(64)及控水塞(65),所述控水内套(61)内形成控水孔,所述控水塞(65)位于控水孔处,所述伸缩柱(64)的底端连接控水塞(65),并能推动控水塞(65)下移打开控水孔;所述控水孔和控水塞(65)均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控水塞(65)与控水内套(61)之间设有可相互吸合的磁性组件;所述砖体(21)与顶压板(23)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66);所述泄水机构(3)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1)一侧的泄水槽(31)、设于泄水槽(31)侧面的泄水口(32)、可封闭泄水口(32)的密封板(33)、连接密封板(33)的浮动件(35)及升降机构(34),所述浮动件(35)可升降连接于升降机构(34)上;该泄水槽(31)上部连通雨水收集渠(1)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包括雨水收集渠(1)、植物透水砖(2)、泄水机构(3)、净水井(4)及灌溉机构(5);所述植物透水砖(2)设于雨水收集渠(1)内,雨水收集渠(1)连接所述泄水机构(3)和净水井(4),净水井(4)连接灌溉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透水砖(2)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1)内的砖体(21)、栽种篮(22)、顶压板(23)及支撑柱(24);所述砖体(21)的顶面形成安装槽,所述栽种篮(22)下部位于安装槽(26)连内,栽种篮(22)底面与安装槽(26)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所述顶压板(23)连接栽种篮(22)顶部,顶压板(23)位于栽种篮(22)处设有漏水开口,该漏水开口处罩设有安全网罩(25);所述砖体(21)底面与雨水收集渠(1)内底部之间形成水平出水通道(27);所述安装槽(26)底部设有连通水平出水通道(27)的竖直出水通道(28);所述支撑柱(24)连接砖体(21)底部和雨水收集渠(1)内底部;所述雨水收集渠(1)位于水平出水通道(27)侧壁设有连通净水井(4)上部的出水管(11);所述砖体(21)上设有与竖直出水通道(28)平行的加速出水通道(29),加速出水通道(29)连通水平出水通道(27);还包括一控水机构(6);所述控水机构(6)包括位于加速出水通道(29)内的控水内套(61)、顶部连接顶压板(23)的支撑罩(67)、第一弹性件、顶部压紧第一弹性件于支撑罩(67)内的伸缩柱(64)及控水塞(65),所述控水内套(61)内形成控水孔,所述控水塞(65)位于控水孔处,所述伸缩柱(64)的底端连接控水塞(65),并能推动控水塞(65)下移打开控水孔;所述控水孔和控水塞(65)均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控水塞(65)与控水内套(61)之间设有可相互吸合的磁性组件;所述砖体(21)与顶压板(23)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66);所述泄水机构(3)包括位于雨水收集渠(1)一侧的泄水槽(31)、设于泄水槽(31)侧面的泄水口(32)、可封闭泄水口(32)的密封板(33)、连接密封板(33)的浮动件(35)及升降机构(34),所述浮动件(35)可升降连接于升降机构(34)上;该泄水槽(31)上部连通雨水收集渠(1)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井(4)位于出水管(11)处套设除杂网箱(41),净水井(4)内位于除杂网箱(41)下方依次设有微生物培养除杂板(7)、化学除杂板(8)、碎石除杂板(9);所述微生物培养除杂板(7)包括上稻草编织层(71)、下稻草编织层(72)、第一上压网(73)、第一下压网(74)及若干平行设置的营养供给串,该营养供给串位于上稻草编织层(71)和下稻草编织层(72)之间,营养供给串包括细绳(75)、若干穿设于细绳(75)上的微生物寄生球(76);所述第一上压网(73)和第一下压网(74)共同压紧上稻草编织层(71)、下稻草编织层(72)及营养供给串;所述第一上压网(73)和第一下压网(74)压紧上稻草编织层(71)、下稻草编织层(72)及营养供给串,第一上压网(73)和第一下压网(74)的两端通过长形的第一夹条(77)压紧细绳(75)两端;所述第一夹条(77)的侧面设有第一滑套(771),所述净水井(4)内壁设有竖直滑架(42),所述第一滑套(77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竖直滑架(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生态集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寄生球(76)包括营养球、套设于营养球外的外网套,所述营养球包括13份黑土、3份南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江波汪晟杨立康黄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