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556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外围区,外围区位于显示区的外围;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基板上;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一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且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开口位于外围区;一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以及一第三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在俯视图中,第一开口重叠至少部分的第一金属层。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本申请是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号:201510311577.9,申请日:2015年6月9日,名称: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外围区上线路有特殊设计以降低寄生电容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器技术不断进步,所有的显示装置均朝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等趋势发展,故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器装置已由以往的阴极射线管发展成平面显示器,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等。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多,列举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照相机、音乐播放器、移动导航装置、电视等显示装置,大多数均使用这些显示面板。虽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已为市面上常见的显示装置,但随着显示装置不断发展且消费者对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要求日趋提高,各家厂商无不极力发展出具有更高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线路的结构,也为影响显示质量的因素之一。有鉴于此,即便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已为市面上常见的显示装置,但仍需针对薄膜晶体管基板提出改良以期能发展出具有更好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以便符合消费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外围区,该外围区位于该显示区的外围;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上;一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且该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开口位于该外围区;一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上;以及一第三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在俯视图中,该第一开口重叠至少部分的该第一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外围区,该外围区位于该显示区的外围;一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上;一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且该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开口位于该外围区;一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上;以及一第三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在俯视图中,该第一开口重叠至少部分的该第一金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剖面图中,该第一开口完全重叠该第一金属层,且该第一金属层超出该第一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具有多个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显示区中,该第三绝缘层为一像素界定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显示区中,该第一金属层为一栅极。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外围区,该外围区位于该显示区的外围;一第二金属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二金属层上;一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且该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开口位于该外围区;一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上;以及一第三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在俯视图中,该第一开口重叠至少部分的该第二金属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剖面图中,该第一开口完全重叠该第二金属层,且该第二金属层超出该第一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具有多个开口。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韵升朱夏青孙铭谦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