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耀辉专利>正文

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31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59
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包括与汽车点烟器匹配的连接主体和转换连接部,所述转换连接部设有充电转换电路和与充电转换电路电连接的物理接口,所述连接主体(1)与中空金属软管一端连接,所述中空金属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连接部连接,所述充电转换电路通过中空金属软管内的导线与连接主体的电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中空金属软管的挠性和连接牢固性,在能够实现全方位旋转的同时,并且还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

Flexible Connection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得重多信息的重要来源。现有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有限,而智能手机工作耗电量大,于是出了智能手机自带的电池无法适应较长时间使用的问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人们呆在汽车上的时间较长,因而通常需要借助车载电源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以及时补充智能手机电能,以免影响使用。现有的通过车载电源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通常是从汽车点烟器处取电,再通过一个转换电路对汽车电源进行转换,并通过与手机匹配的物理接口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这种车载充电器品种繁多,但从结构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连接式,其大体结构是转换电路和物理接口直接做在一个外壳内,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的下部插在汽车点烟口就可以使用了,这种车载充电器最为普遍;第二为为可旋转式,车载充电器的下部与物理接口之间通过可转动的连接结构连接,使用时,车载充电器的下部插在汽车点烟口内,而车载充电器上部的物理接口可与车载充电器的下部相对旋转,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251243U公开的一种USB手机充电器就属于此类产品,这类产品的使用灵活性优于直接连接式的车载充电器。但是,这类可旋转的车载充电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这类产品的旋转结构的限制,其旋转角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能够实现全方位旋转,并且连接牢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包括与汽车点烟器匹配的连接主体和转换连接部,所述转换连接部设有充电转换电路和与充电转换电路电连接的物理接口,所述连接主体1与中空金属软管一端连接,所述中空金属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连接部连接,所述充电转换电路通过中空金属软管内的导线与连接主体的电极电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连接主体包括车充下壳,在所述车充下壳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车充下壳设有负极弹片,所述负极弹片的触点从所述通孔伸出于所述车充下壳外,在所述车充下壳的下端设有正极连接结构。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正极连接结构包括滑动筒、弹簧、正极接触端和底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在滑动筒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正极接触端的一端上,所述正极接触端的另一端穿过底座上的孔伸出于底座外,所述底座通过卡钩与所述车充下壳的下端内部卡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转换连接部包括上壳和顶盖,所述顶盖设在上壳的上端,所述充电转换电路设在所述上壳内,所述物理接口的主体设在上壳内,所述物理接口的接口与设在顶盖上的相应接口孔对应设置。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物理接口包括点烟器接口和USB接口。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控制所述点烟器接口的通断。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中空金属软管的上端或/和下端是通过粘胶分别与连接主体和转换连接部连接的。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中空金属软管的上端或/和下端是通过螺纹分别与连接主体和转换连接部连接的。本技术利用中空金属软管的挠性和连接牢固性,在能够实现全方位旋转的同时,并且还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揭示的是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与汽车点烟器匹配的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所述转换连接部2设有充电转换电路21和与充电转换电路21电连接的物理接口22,所述连接主体1与中空金属软管3一端连接,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连接部2连接,所述充电转换电路21通过中空金属软管3内的导线与连接主体1的电极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上端31或/和下端32是通过粘胶分别与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连接的。在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包被34。本技术利用中空金属软管的挠性和连接牢固性,在能够实现全方位旋转的同时,并且还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优选的,所述连接主体1包括车充下壳11,在所述车充下壳11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在所述车充下壳11设有负极弹片12,所述负极弹片12的触点121从所述通孔111伸出于所述车充下壳11外,在所述车充下壳11的下端设有正极连接结构13。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正极连接结构13可设计成包括滑动筒131、弹簧132、正极接触端133和底座134,所述弹簧132的一端设在滑动筒131内,所述弹簧132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正极接触端133的一端上,所述正极接触端133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34上的孔伸出于底座134外,所述底座134通过卡钩1341与所述车充下壳11的下端内部卡接。优选的,所述转换连接部2包括上壳23和顶盖24,所述顶盖24设在上壳23的上端,所述充电转换电路21设在所述上壳23内,所述物理接口22的主体设在上壳23内,所述物理接口22的接口221与设在顶盖24上的相应接口孔241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接口22包括两个点烟器接口222和三个USB接口223,其中,USB接口223分别有普通USB接口,MiniUSB接口和Type-CUSB接口。优选的,本技术还包括两个控制按键224,两个所述控制按键224分别用于控制左右所述点烟器接口222的通断。请参见图4和图5,图4和图5揭示的是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第二种实施例,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上端31或/和下端32是通过螺纹33分别与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连接的,具体地说,是连接主体1上端和转换连接部2下端分别设有内螺纹331,而在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332,通过外螺纹332与内螺纹331将连接主体1、转换连接部2和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三者连接为一体。当然,连接主体1、转换连接部2和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除了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直接将空金属软管3与连接主体1、转换连接部2注塑连接。另外也可以是空金属软管3的两端分别注塑带环形槽的软胶头35,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都设计成两个外壳对扣的结构,通过两个外壳内的凸环,夹着所述软胶头35来固定所述空金属软管3(见图6和图7)。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包括与汽车点烟器匹配的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所述转换连接部(2)设有充电转换电路(21)和与充电转换电路(21)电连接的物理接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1)与中空金属软管(3)一端连接,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连接部(2)连接,所述充电转换电路(21)通过中空金属软管(3)内的导线与连接主体(1)的电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包括与汽车点烟器匹配的连接主体(1)和转换连接部(2),所述转换连接部(2)设有充电转换电路(21)和与充电转换电路(21)电连接的物理接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1)与中空金属软管(3)一端连接,所述中空金属软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连接部(2)连接,所述充电转换电路(21)通过中空金属软管(3)内的导线与连接主体(1)的电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1)包括车充下壳(11),在所述车充下壳(11)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在所述车充下壳(11)设有负极弹片(12),所述负极弹片(12)的触点(121)从所述通孔(111)伸出于所述车充下壳(11)外,在所述车充下壳(11)的下端设有正极连接结构(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连接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结构(13)包括滑动筒(131)、弹簧(132)、正极接触端(133)和底座(134),所述弹簧(132)的一端设在滑动筒(131)内,所述弹簧(132)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正极接触端(133)的一端上,所述正极接触端(133)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34)上的孔伸出于底座(134)外,所述底座(134)通过卡钩(1341)与所述车充下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樊耀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