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315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包括USB控制器和USB输出接口;USB控制器通过USB线束与USB输出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USB充电器的USB输出接口与USB控制器为分体结构,与现有的一体式车载USB充电器相比,USB输出接口所需的装配空间明显减小,因此十分适合在汽车中空间紧凑的地方使用。

USB Charger with Wire Harness o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车载USB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USB充电器多为单口或双口式,形状大多为长方体。图1示出了目前常见的一种车载USB充电器的爆炸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外壳9a、底座9b以及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电路板9c,外壳9a与底座9b可拆卸地相互连接,PCBA电路板9c安装在外壳9a与底座9b所共同限定的空间内。由于USB充电器内部的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板上安装有电源输入连接器91、USB输出接口92、其它控制元器件等,整个PCBA电路板9c的尺寸会较大,从而导致USB充电器的体积也较大,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才能实现USB充电器的安装。然而,目前汽车内能够容纳安装USB充电器的位置都不是让乘客感觉方便的位置,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能够将USB输出接口安装在车内的狭小空间处,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包括USB控制器和USB输出接口;USB控制器通过USB线束与USB输出接口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本技术实施例的USB充电器的USB输出接口与USB控制器为分体结构,两者通过USB线束连接,与常规的一体式车载USB充电器相比,USB输出接口所需的装配空间明显减小,因此十分适合在汽车中空间紧凑的地方使用;2、本技术实施例的USB充电器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的USB充电器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充电器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控制器的爆炸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充电器在拿掉上盖后的爆炸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P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PCBA电路板的爆炸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的Q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输出接口的爆炸示意图。图11和图12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B输出接口的安装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包括USB控制器1和USB输出接口2,USB控制器1通过USB线束3与USB输出接口2连接。USB控制器1包含上盖11、底座12和PCBA电路板13。上盖11与底座12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并共同围成一封闭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1具有多个卡槽119,底座12具有分别与多个卡槽119相配合的多个卡块129,多个卡块129分别与多个卡槽119卡扣连接。PCBA电路板13安装在该封闭的空间内,PCBA电路板13上设有电源输入连接器14。在工作时,该电源输入连接器14与车载12V电源连接。USB线束3的一端与PCBA电路板13连接,USB线束3的另一端与USB输出接口2连接。可选地,USB线束3与PCBA电路板13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2具有向上开口的内腔120。内腔120的侧壁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第二侧壁122和第四侧壁124,第一侧壁121与第二侧壁122相对,第三侧壁123与第四侧壁124相对。第一侧壁121开设有供电源输入连接器14穿过的第一开口1211;第二侧壁122开设有供USB线束3穿过的第二开口122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2的内腔120的侧壁设有用于限制PCBA电路板13沿纵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以及用于限制PCBA电路板13沿横向移动的第二限位部;上盖11的内壁设有用于限制PCBA电路板13向上移动的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抵接于PCBA电路板的上表面,从而将PCBA电路板13固定在上盖11与底座12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此处所说的纵向为图3中所示的X轴方向,横向为图3中所示的Y轴方向。上述限位结构简单可靠,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例如螺钉)去固定PCBA电路板13,成本较低。此外,由于PCBA电路板13上不需要给螺钉安装预留空间,因此PCBA电路板13的体积可做得更小,使得USB控制器1更加适合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使用。具体地说,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第三侧壁123上的多条第一凸筋151和设置在第四侧壁124上的多条第二凸筋152,多条第一凸筋151和多条第二凸筋152分别抵接PCBA电路板13的第一侧边131和第二侧边132。第二限位部包括一对第一挡块161和一对第二挡块162,一对第一挡块161设置在第一侧壁121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开口1211的两侧,该一对第一挡块161抵接PCBA电路板13的第三侧边133。一对第二挡块162分别设置在PCBA电路板13的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上。PCBA电路板13的第四侧边13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缺口135,一对第二挡块162分别抵接在两个缺口的底壁上。第三限位部由多根凸条113组成,多根凸条113的下端抵接PCBA电路板13,从而在Z方向对PCBA电路板13形成限位。在本实施例中,USB线束3在靠近USB控制器的一端处套设有卡套4,卡套4包括筒体部41以及限位板42。第二开口122自第二侧壁122的顶部向下延伸,第二开口122的形状呈圆弧形。第二侧壁122的内表面设有围墙部125,围墙部125与第二侧壁122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与限位板42相配合的限位槽126。围墙部125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USB线束的凹槽127,凹槽127正对第二开口1222。卡套4的筒体部41部分地容置于第二开口1222内,卡套4的限位板42伸入限位槽126内,从而将USB线束3固定在了USB控制器1上,避免了USB线束3因运输、装配过程中被拉扯而导致线束与PCBA电路板的脱离,同时也避免了将沿轴向拉扯USB线束3的力直接加载到PCBA电路板13上,造成PCBA电路板铜箔层的损伤。此外,卡套4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USB控制器装配方便等优点。更具体地说,围墙部125包括挡板部1251和一对侧墙部1252。挡板部1251平行于第二侧壁122,凹槽127开设于挡板部1251的顶部。一对侧墙部1252的一端分别与挡板部1251的两侧相连,一对侧墙部125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侧壁122的内表面相连,一对侧墙部1252分别位于第二开口1222的两侧。请参阅图8和图9。PCBA电路板13包括降压电路和抗电磁干扰电路。降压电路外罩设有屏蔽罩17。屏蔽罩17的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弹性插脚171,弹性插脚171的纵向截面呈波浪状。PCBA电路板13设有分别与四个所述弹性插脚171相配合的四个插槽137,四个弹性插脚171分别卡入四个插槽137中,从而将屏蔽罩17固定在PCBA电路板13上。屏蔽罩采用弹性卡扣的方式与PCBA电路板连接,相比于过去的焊接方式,安装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请参阅图10。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控制器和USB输出接口;所述USB控制器通过USB线束与所述USB输出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控制器和USB输出接口;所述USB控制器通过USB线束与所述USB输出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控制器包含上盖、底座和PCBA电路板;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并共同围成一封闭的空间;所述PCBA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封闭的空间内,PCBA电路板上设有电源输入连接器;所述USB线束的一端与所述PCBA电路板连接,所述USB线束的另一端与所述USB输出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向上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三侧壁、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电源输入连接器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供所述USB线束穿过的第二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带线束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线束在靠近所述USB控制器的一端处套设有卡套,所述卡套包括筒体部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二开口自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围墙部,所述围墙部与第二侧壁的内表面共同围成一与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围墙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USB线束的凹槽,所述凹槽正对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筒体部部分地容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炳金罗招杰潘竑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博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