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结构及应用有该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10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声单元(31)和第二消声单元(32),在噪声传播的路径上,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位于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上游,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包括第一腔室(311),所述第一腔室(311)至少在朝向第二消声单元(32)和远离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二消声单元(32)包括第二腔室(321),所述第二腔室(321)至少在朝向第一消声单元(31)和远离第一消声单元(31)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之间通过第三腔室(33)连接。三重消声,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A Noise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Side-suction Fume Absorber with the Noise Absorb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结构及应用有该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声音降噪领域,尤其是一种消声结构及应用有该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部分侧吸式吸油烟机,其蜗壳位于壳体的中间,蜗壳的两侧各存在一个共振腔,当吸油烟机运行时,蜗壳中传出来的噪声在共振腔中不断的折射、反射、能量加剧,当共振腔中的部分噪音频率和此共振系统的固定频率相同时,就会在在共振腔中出现共振,噪音会被无限放大,影响顾客的对吸油烟机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为了减少吸油烟机的风机在运行时带来的噪声,通过在蜗壳的环壁上穿孔,并包上一层吸音棉,减弱或抑制蜗壳中的声音往空腔中衍射、放大。如申请号为201721753759.2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蜗壳组件包括蜗壳本体,蜗壳本体包括蜗壳围板和蜗壳侧板,蜗壳围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结构,且蜗壳围板外侧设有与通孔结构对应设置的吸音元件,吸音元件能够对通孔结构进行封堵,并对蜗壳本体内部的噪音进行吸收,吸音元件采用吸音棉。但当吸音棉长期遇油后,吸音棉的吸音功能会减弱,使得降噪效果变差,而且此类工艺过于复杂,实现难度高,导致制作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噪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消声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该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声单元和第二消声单元,在噪声传播的路径上,所述第一消声单元位于第二消声单元的上游,所述第一消声单元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至少在朝向第二消声单元和远离第二消声单元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消声单元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至少在朝向第一消声单元和远离第一消声单元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消声单元与第二消声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消声单元与第二消声单元之间通过第三腔室连接。为了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所述第一腔室内可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为了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所述第二腔室内可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消声单元朝向第二消声单元的表面、以及第二消声单元朝向第一消声单元的表面,分别构成第三腔室的两个侧壁。进一步,所述第一消声单元和第二消声单元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消声单元和第二消声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分别构成第三腔室的顶部和底部。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位于风机两侧的空间分别形成有共振腔,至少一个共振腔内分别设置有消声结构。进一步,所述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的叶轮,所述共振腔形成在蜗壳的左右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腔室、连接腔室、第二腔室这样的消声结构,声源从蜗壳处出来,首先进入第一腔室,进行消声后,声波在连接腔室中折射、反射,释放能量,声波能量再次减弱后再进入第二腔室进行消声,三重消声,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通过在蜗壳两侧的共振腔设置消声结构,能够降低烟机箱体中高频段及特定频段的噪声,减少风机系统运行时机械振动,消声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噪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有本实施例中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应用有本实施例中消声结构的侧吸式吸油烟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消声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消声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风机2。风机2包括蜗壳21和设置在蜗壳21内的叶轮22。壳体1内、位于蜗壳21的左右两侧空间分别形成有共振腔11,在两个共振腔11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消声结构。消声结构包括第一消声单元31和第二消声单元32,第一消声单元31和第二消声单元32并列、间隔布置。在噪声传播的路径上,第一消声单元31位于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上游,即靠近蜗壳21的为第一消声单元31。第一消声单元31包括第一腔室311,第一腔室311在朝向第二消声单元32和远离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2,在第一腔室311内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313。第二消声单元32包括第二腔室321,第二腔室321在朝向第一消声单元31和远离第一消声单元31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22,在第二腔室321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323。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之间通过第三腔室33连接。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壁331连接,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壁332连接,第一连接壁331和第二连接壁332分别构成第三腔室33的顶部与底部。第一消声单元31朝向第二消声单元32的表面、以及第二消声单元32朝向第一消声单元31的表面,分别构成第三腔室33的两个侧壁。第三腔室33的前侧可以与壳体1内的导油板12内贴紧而封闭。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22的孔数及孔径根据烟机的机械噪声和旋转噪声的峰值频段进行设计,以第一消声单元31为例,具体公式为:其中,c为声速,v为共振腔11的体积,G为传导率,传导率G的公式为:n为第一消声单元31上第一通孔312的孔数,d为第一通孔312的孔径,t为第一消声单元31的厚度。当吸油烟机工作时,风机2运行时的声波传至蜗壳21两侧的共振腔11。声波首先通过第一通孔312进入第一消声单元31,在第一消声单元31中,声波被第一次减弱,减弱后的声波通过第一消声单元31进入至第三腔室33,声波在第三腔室33中折射、反射、释放能量,被第三腔室33第二次减弱的声波最后通过第二通孔322进入第二消声单元32进行第三次减弱。本实施例的消声结构为两组消声单元和一个连接该两组消声单元的腔室的组合方式,可根据设备的实际工况,增加消声单元及连接消声单元的腔室的数量以满足不同工况的降噪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消声机构可通过螺钉或者磁吸等方式固定于蜗壳21两侧的共振腔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声单元(31)和第二消声单元(32),在噪声传播的路径上,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位于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上游,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包括第一腔室(311),所述第一腔室(311)至少在朝向第二消声单元(32)和远离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二消声单元(32)包括第二腔室(321),所述第二腔室(321)至少在朝向第一消声单元(31)和远离第一消声单元(31)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之间通过第三腔室(3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消声单元(31)和第二消声单元(32),在噪声传播的路径上,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位于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上游,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包括第一腔室(311),所述第一腔室(311)至少在朝向第二消声单元(32)和远离第二消声单元(32)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二消声单元(32)包括第二腔室(321),所述第二腔室(321)至少在朝向第一消声单元(31)和远离第一消声单元(31)的两个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消声单元(31)与第二消声单元(32)之间通过第三腔室(3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311)内填充有第一吸声材料(3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321)内填充有第二吸声材料(323)。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