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95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包括: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检波传感器单元、弹性连接部、提升部;第一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一充气部,第二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二充气部;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检波传感器单元设于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壁;弹性连接部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弹性连接部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提升部包括驱动件和提拉件,提拉件的第一端和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驱动件设于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提拉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壳体固连。该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可自动在深井中行走,不需要人力拉扯,使用效率高。

A self-propelled downhole geo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
本技术属于勘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更高效的找到地层深处的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深井探孔技术可以使我们得到地层深处的具体实物资料,从而断定资源类型和计算储存量,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需要快捷、有效、简便地计算出岩土层的弹性力学参数,传统的方法如静力测试法,只能选择少数测点进行测量,且测试设备笨重,测试时间长、费用高,难以对整个场地岩土介质的力学性质做出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不断将强深井探孔技术的研究,使得我国的深井探孔技术得到了平稳快速发展。但是深井探孔的过程要十分严谨,检波器是勘探中用于提取地层振动信号的传感器。在深井等复杂条件下进行勘探时,需要采用人力硬拉检波器在深井中行走。现有检波器的使用效率低,不利于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该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可自动在深井中行走,不需要人力拉扯,使用效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包括: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检波传感器单元、弹性连接部、提升部;所述第一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所述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与外部信号采集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或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提升部包括驱动件和提拉件,所述驱动件与外部控制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提拉件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固连,或者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固连。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自行式井下检波器还包括中间柔性伸缩筒,所述中间柔性伸缩筒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固连,所述中间柔性伸缩筒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第一端固连;所述弹性连接部、所述提拉件均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伸缩筒内。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充气部为侧面气囊;在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的安装位置对侧,所述第二连接壳体设有开口,所述侧面气囊设于所述开口位置处。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充气部为环状气囊,所述环状气囊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周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中间柔性伸缩筒为波纹管状橡胶套筒。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为弹簧。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二端面外侧设有吊钩。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在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上分别设置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可以理解为在第一充气部充气状态下,第一连接壳体位置被固定,在第二充气部充气状态下,第二连接壳体位置被固定。在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相对的端面之间还设有弹性连接部、提拉件,这样在检波器需要移动位置时,可以先对第一充气部或第二充气部放气,以第二充气部先放气为例,在第二充气部放气之后,第二连接壳体和井壁不产生接触,提升部的驱动件控制提拉件提拉第二连接壳体靠近第一连接壳体(此时第一连接壳体位置固定),在第二连接壳体靠近第一连接壳体的过程中,不断压缩弹性连接部,之后第二充气部充气,第二连接壳体位置固定,接着释放第一充气部的气体,此时第一连接壳体和井壁没有接触,弹性连接部释放弹性势能,第一连接壳体远离第二连接壳体(此时第二连接壳体位置固定),至此,完成了检波器的一次行走。综上,该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可自动在深井中行走,不需要人力拉扯,使用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的结构示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波器在井中某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壳体;101:吊钩;2:第二连接壳体;3:检波传感器单元;4:弹性连接部;5:驱动件;6:提拉件;7:第一充气部;8:第二充气部;9:中间柔性伸缩筒;10:气路(1001、1002);11:电缆;12:吊绳;13:深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实施例1参看图1和图2,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包括:第一连接壳体1、第二连接壳体2、检波传感器单元3、弹性连接部4、提升部;第一连接壳体1设有与外部气路1001连通的第一充气部7,第二连接壳体2设有与外部气路1002连通的第二充气部8;第一充气部7和第二充气部8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检波传感器单元3与外部信号采集器可通信的连接,检波传感器单元3设于第一连接壳体1的内侧壁或第二连接壳体2的内侧壁;弹性连接部4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壳体1的第一端面固连,弹性连接部4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壳体2的第一端面固连;提升部包括驱动件5和提拉件6,驱动件5与外部控制器可通信的连接,提拉件6的第一端和驱动件5的传动端连接;驱动件5设于第一连接壳体1的内侧,提拉件6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壳体2固连,或者驱动件5设于第二连接壳体2的内侧,提拉件6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壳体1固连。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在第一连接壳体1和第二连接壳体2上分别设置第一充气部7和第二充气部8,第一充气部7和第二充气部8在充气状态下均和深井13的井壁挤压固连;可以理解为在第一充气部7充气状态下,第一连接壳体1位置被固定,在第二充气部8充气状态下,第二连接壳体2位置被固定。在第一连接壳体1和第二连接壳体2相对的端面之间还设有弹性连接部4、提拉件6,这样在检波器需要移动位置时,可以先对第一充气部7或第二充气部8放气,以第二充气部8先放气为例,在第二充气部8放气之后,第二连接壳体2和井壁不产生接触,提升部的驱动件5控制提拉件6提拉第二连接壳体2靠近第一连接壳体1(此时第一连接壳体1位置固定),在第二连接壳体2靠近第一连接壳体1的过程中,不断压缩弹性连接部4,之后第二充气部8充气,第二连接壳体2位置固定,接着释放第一充气部7的气体,此时第一连接壳体1和井壁没有接触,弹性连接部4释放弹性势能,第一连接壳体1远离第二连接壳体2(此时第二连接壳体2位置固定),至此,完成了检波器的一次行走。综上,该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可自动在深井13中行走,不需要人力拉扯,使用效率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检波传感器单元3使用现有检波装置常用的用于检测波形的振动传感器,检波传感器单元3与外部信号采集器可通信的连接是指检波传感单元能够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井上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使用电缆11,也可以使用低功耗、传输距离远的物联网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井深选择这两种中的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检波传感器单元3设于壳体的内侧壁是期望检波器能够紧贴壳体的内壁,壳体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检波传感器单元、弹性连接部、提升部;所述第一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所述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与外部信号采集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或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提升部包括驱动件和提拉件,所述驱动件与外部控制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提拉件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固连,或者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式井下检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壳体、第二连接壳体、检波传感器单元、弹性连接部、提升部;所述第一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连接壳体设有与外部气路连通的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所述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状态下均和井壁挤压固连;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与外部信号采集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检波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或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弹性连接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第一端面固连;所述提升部包括驱动件和提拉件,所述驱动件与外部控制器可通信的连接,所述提拉件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壳体固连,或者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内侧,所述提拉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固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井下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翔冯少孔叶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