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92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外壳钢筒内设有体应变仪主体,体应变仪主体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体应变仪主体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上压块为倒锥体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上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上部顶棒,上部顶棒的内端抵在上压块的侧锥面上,上部顶棒设有上部侧压簧;下压块为锥体状,其顶面设有下压簧,其底面设有探头底座,下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下部顶棒,下部顶棒的内端抵在下压块的侧锥面上,下部顶棒设有下部侧压簧。仪器能够正确的观测到岩石传导的应力变化,为地震预报提供可靠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等钻孔应变观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
技术介绍
体应变仪安装在60~200米深的钻孔中,钻孔尺寸比体应变仪外径尺寸要大,体应变仪放入井下后,需要扶正装置将体应变仪固定在钻孔中心位置,然后四周用专用水泥将仪器和钻孔岩壁耦合在一起。如果体应变仪不能保证在钻孔的中心位置,则会造成一边水泥耦合层较厚,而另一边水泥耦合层较薄,影响水泥耦合效果,进而影响仪器观测数据。原有的扶正装置,是在体应变仪底座部分安装三个橡胶棒,顶部四周装有六个尼龙螺丝。橡胶棒的长度接近钻孔直径,通过橡胶棒的顶点接触钻孔壁,从而保证了仪器底部在钻孔中心;顶部四周装上六个尼龙螺丝后,直径略小于钻孔直径,这样也能保证顶部在钻孔中心,从而使仪器在钻孔中心位置。现有的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底部的三个橡胶棒有弹性,当仪器放入井底后,因体应变仪重量接近40公斤,橡胶棒的弹力未必能使仪器底部弹回钻孔中心;顶部的六个尼龙螺丝在探头下井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被井壁上的岩石给刮掉了,即使没有全部刮掉,因为考虑到仪器下井的顺利程度,探头加尼龙螺丝后的外径也必须小于钻孔直径(否则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所述外壳钢筒内设有体应变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为倒锥体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上部顶棒,所述上部顶棒的内端抵在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上,所述上部顶棒设有上部侧压簧;所述下压块为锥体状,其顶面设有下压簧,其底面设有探头底座,所述下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下部顶棒,所述下部顶棒的内端抵在所述下压块的侧锥面上,所述下部顶棒设有下部侧压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所述外壳钢筒内设有体应变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为倒锥体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上部顶棒,所述上部顶棒的内端抵在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上,所述上部顶棒设有上部侧压簧;所述下压块为锥体状,其顶面设有下压簧,其底面设有探头底座,所述下压块的侧锥面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京杰李海亮吴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