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61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装置,即使可以防止推力轴承的、伴随转子的旋转的共转,也能够降低固定轴的成本。在泵装置(1)中,在形成吸入口(10a)的壳体(10)的底部(10d),形成从吸入口(10a)吸入的液体通过的贯通孔(10h)。在壳体(10)上形成:保持固定轴(18)的下端部的轴保持部(10e)、以包围贯通孔(10h)的方式以在转子(6)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并将轴保持部(10e)和底部(10d)相连的多个连结部(10j)。在连结部(10j)的上端侧形成有向比轴保持部(10e)的上端面靠上侧突出的突出部(10p),至少一个突出部(10p)为用于防止推力轴承(20)在转子(6)的周向上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

Pump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装置,具备:电动机、和通过电动机的动力进行旋转的叶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一种泵装置,具备:具有转子及定子的电动机、和固定于转子的叶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的外廓,是由形成为有底的筒状并且覆盖定子的外壳、和覆盖外壳的开口侧的壳体所构成。在外壳和壳体之间,形成有流体通过的泵室。电动机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子的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部保持于壳体,固定轴的另一端部保持于外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在固定轴的两端部安装有在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转子的推力轴承。在两个推力轴承之间,配置有构成转子的一部分的套筒。在固定轴的两端部实施D切割加工,固定轴的两端部的横截面形状为D形状。即,固定轴的两端部为形成有D切割面的D切割面形成部。形成于固定轴的一端部的D切割面形成部的长度(固定轴的轴向的长度),比形成于固定轴的另一端部的D切割面形成部的长度(固定轴的轴向的长度)长。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在推力轴承上形成有插通D切割面形成部的固定轴插入孔。在固定轴插入孔的内周面,形成有与D切割面对置的平面,利用形成于固定轴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平面和形成于固定轴的D切割面,防止推力轴承相对于固定轴的旋转。另外,通过防止推力轴承相对于固定轴的旋转,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壳体形成为外壳侧开口的有底的筒状,壳体具备:形成为筒状的筒部、和封闭筒部的一端的底部。在壳体上,形成有流体流入的导入口部、和排出流体的排出口部。导入口部的前端为流体的吸入口。导入口部配置于底部的中心。另外,导入口部配置于与固定轴的同轴上。另外,在壳体上,形成有保持固定轴的一端部的轴保持部。轴保持部与底部为一体形成,与底部的中心部相连。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76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为了防止推力轴承相对于固定轴的旋转,且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因此,对固定轴的两端部实施了D切割加工。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对形成为细长的圆柱状的固定轴的两端侧的一部分实施了D切割加工。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固定轴的成本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泵装置,具备:转子、固定于转子的叶轮、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子及叶轮的固定轴、在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转子及叶轮的推力轴承,其中,即使可以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也能够降低固定轴的成本。[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装置,包括:电动机,具有转子及定子;以及叶轮,固定于转子且通过电动机的动力进行旋转,其中,在收容转子、定子及叶轮的泵壳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吸入的液体朝向喷出口通过的泵室。电动机包括:固定轴,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子及叶轮;以及推力轴承,在将固定轴的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端侧且被固定轴插通,并且,在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转子及叶轮。泵壳具备:形成有吸入口的壳体,壳体形成为有底的筒状,壳体具有:形成为筒状的筒部、和封闭筒部的一端的底部。形成为筒状的筒部的轴向与固定轴的轴向一致,底部封闭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在底部形成有在固定轴的轴向上贯通底部并且供从吸入口吸入的液体通过的贯通孔,在从固定轴的轴向观察时,固定轴的轴心和贯通孔的中心一致。在壳体上形成有:轴保持部,所述轴保持部配置于比底部靠第二方向侧,且保持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的端部;多个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以包围贯通孔的方式以在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且将轴保持部和底部相连。通过了贯通孔的液体,通过转子的周向上的多个连结部之间而流入泵室。在至少两个连结部的第二方向端侧,形成有向比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靠第二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推力轴承配置于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并且,推力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突出部的内侧。至少一个突出部为:用于防止推力轴承在转子的周向上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泵装置中,在形成吸入口的壳体的底部,形成有从吸入口吸入的液体通过的贯通孔。在壳体上,形成有:保持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的端部的轴保持部、和以包围贯通孔的方式以在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且将轴保持部和底部相连的多个连结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至少两个连结部的第二方向端侧,形成有向比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靠第二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推力轴承配置于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并且,推力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突出部的内侧,至少一个突出部为防止推力轴承在转子的周向上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至少不对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端侧实施D切割加工,也能够使用形成于壳体的连结部的旋转防止部,来防止推力轴承的旋转。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可以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也能够降低固定轴的成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利用将轴保持部和底部相连的连结部来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用于防止推力轴承的共转的部件。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简化泵装置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推力轴承上,形成有朝向推力轴承的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在第一突起部,形成有能够从转子的周向上的一侧与旋转防止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在第二突起部,形成有能够从转子的周向上的另一侧与旋转防止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情况下,能够使用向推力轴承的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可靠地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的共转。另外,所述情况下,在组装泵装置时,以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为标记,容易在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组装推力轴承。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一个突出部为旋转防止部。旋转防止部在转子的周向上,被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所夹。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在突出部的第二方向端侧,形成防止推力轴承向第二方向侧脱离的防脱离部。当这样构成时,能够防止安装于壳体的推力轴承从壳体脱落。因此,容易进行组装泵装置时的推力轴承的处理。另外,由于在组装泵装置时,在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可靠地配置推力轴承,所以,能够防止在泵装置完成时,在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未配置推力轴承的组装错误。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电动机具备第二推力轴承,所述第二推力轴承配置于固定轴的第二方向端侧,被插通固定轴,并且,在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转子及叶轮。泵壳具备:构成电动机的一部分的电动机壳。在电动机壳上,形成有保持固定轴的第二方向的端部的第二轴保持部。在第二轴保持部,形成有用于防止第二推力轴承在转子的周向上的旋转的第二旋转防止部。当这样构成时,即使不对固定轴的第二方向端侧实施D切割加工,也能够使用形成于泵壳的第二轴保持部的第二旋转防止部,来防止第二推力轴承的旋转。亦即,即使不对固定轴的两端侧实施D切割加工,也能够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及第二推力轴承的共转。因此,即使能够防止伴随转子的旋转的推力轴承及第二推力轴承的共转,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固定轴的成本。另外,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利用保持固定轴的第二方向的端部的第二轴保持部防止了伴随转子的旋转的第二推力轴承的共转,所以,无需另外设置用于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具有转子及定子;以及叶轮,固定于所述转子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进行旋转,其中,在收容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及所述叶轮的泵壳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吸入的液体朝向喷出口通过的泵室,所述电动机包括:固定轴,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转子及所述叶轮;以及推力轴承,在将所述固定轴的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所述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端侧且被所述固定轴插通,并且,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所述转子及所述叶轮,所述泵壳具备:形成有所述吸入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有底的筒状,所述壳体具有:形成为筒状的筒部、和封闭所述筒部的一端的底部,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筒部的轴向与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底部封闭所述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在所述底部,形成有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贯通所述底部并且供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所述液体通过的贯通孔,在从所述固定轴的轴向观察时,所述固定轴的轴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一致,在所述壳体上有形成:轴保持部,所述轴保持部配置于比所述底部靠第二方向侧,且保持所述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的端部;多个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以包围所述贯通孔的方式以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且将所述轴保持部和所述底部相连,通过了所述贯通孔的所述液体,通过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多个所述连结部之间而流入所述泵室,在至少两个所述连结部的第二方向端侧,形成有向比所述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靠第二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所述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并且,所述推力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内侧,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为:用于防止所述推力轴承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JP 2018-023707;2018.11.27 JP 2018-22151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具有转子及定子;以及叶轮,固定于所述转子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进行旋转,其中,在收容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及所述叶轮的泵壳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吸入的液体朝向喷出口通过的泵室,所述电动机包括:固定轴,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转子及所述叶轮;以及推力轴承,在将所述固定轴的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所述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端侧且被所述固定轴插通,并且,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支承所述转子及所述叶轮,所述泵壳具备:形成有所述吸入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有底的筒状,所述壳体具有:形成为筒状的筒部、和封闭所述筒部的一端的底部,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筒部的轴向与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底部封闭所述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在所述底部,形成有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贯通所述底部并且供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所述液体通过的贯通孔,在从所述固定轴的轴向观察时,所述固定轴的轴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一致,在所述壳体上有形成:轴保持部,所述轴保持部配置于比所述底部靠第二方向侧,且保持所述固定轴的第一方向的端部;多个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以包围所述贯通孔的方式以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且将所述轴保持部和所述底部相连,通过了所述贯通孔的所述液体,通过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多个所述连结部之间而流入所述泵室,在至少两个所述连结部的第二方向端侧,形成有向比所述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靠第二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推力轴承配置于所述轴保持部的第二方向侧,并且,所述推力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所述突出部的内侧,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为:用于防止所述推力轴承在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力轴承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推力轴承的外周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形成有能够从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一侧与所述旋转防止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在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有能够从所述转子的周向上的另一侧与所述旋转防止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槻登仓谷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