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物外墙装饰装修施工时通常采用加配重带支架的悬臂式吊篮施工,这种加配重带支架的悬臂式吊篮一般适用于平屋面或者屋面结构形式简单的外墙面施工,但对于屋面为斜屋面且屋面四周均为带悬挑板的结构形式无法采用传统的吊篮悬挂方式施工,因受屋顶结构形式的影响,需要一种无支架无配重悬挂吊篮机构来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屋面为斜屋面且四周均有外悬挑檐时悬挂外檐装饰用吊篮需要支设架体或需要配重,结构复杂,施工繁复,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用于斜屋面且四周带悬挑檐的屋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套悬挂系统;每套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预埋在屋顶墙体内的锚固环、预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的钢套管、插接在钢套管内的防摩擦软管以及穿插在防摩擦软管内的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用于斜屋面且四周带悬挑檐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套悬挂系统;每套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预埋在屋顶墙体内的锚固环(1)、预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的钢套管(4)、插接在钢套管(4)内的防摩擦软管(5)以及穿插在防摩擦软管(5)内的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一侧;另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另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用于斜屋面且四周带悬挑檐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套悬挂系统;每套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预埋在屋顶墙体内的锚固环(1)、预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的钢套管(4)、插接在钢套管(4)内的防摩擦软管(5)以及穿插在防摩擦软管(5)内的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一侧;另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另一侧;所述钢套管(4)包括向下倾斜的上节、弧形的中节及竖直的下节;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上部沿女儿墙的厚度方向贯通预埋在女儿墙内,并钢套管(4)的上端口与女儿墙的内侧面平齐;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下部预埋在悬挑板的上层;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部悬空于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所述钢套管(4)的中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中层;所述钢套管(4)的下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下层,并钢套管(4)的下端口与悬挑板的底面平齐;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心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锚固环(1)为轴对称结构,其主体呈U形,U形的两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的两端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锚钩;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屋顶墙体的外侧面相交、交点为a,交点a正上方15mm处为b点,交点a正下方15mm为c点,b点与c点之间共30mm范围内形成相交范围;所述锚固环(1)的对称轴位于相交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环(1)竖直预埋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霞,杨化军,罗洁,刘帅杨,李东华,袁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