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448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渗涂覆夹芯墙布以及制作所述浸渗涂覆夹芯墙布的方法、或物体装饰方法,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包括底涂层、涂覆在底涂层表面的浸渗涂覆复合夹芯涂料复合体,所述浸渗涂覆复合夹芯涂料复合体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涂层以及第二涂层包裹的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其中,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第二涂层渗入到所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标准化、规模化制作带有肌理和/或图案的墙布,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透气性能以及装饰性能。

A Sandwich Wall Cloth with Immersion Coat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装饰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装饰物体表面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建筑物等物体表面制作浸渗涂覆夹芯墙布的方法、以及浸渗涂覆夹芯墙布。
技术介绍
早期墙体装饰是采用墙面涂料,墙面涂料是指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和保护,使建筑墙面美观整洁,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建筑墙面,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在具体
中,各类粘结剂成膜技术的发展使得涂料的性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以乳液配制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现有的涂料形成了以粘结剂、填料、颜料、添加剂和溶剂(如水)的组成体系。为了体现涂料的环保性能,常用无机粘结剂(如硅酸盐类)和各类水性乳液来作为涂料的粘结成膜物质。但是传统涂料在色彩、肌理、手感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墙布又称壁布,是一种用于裱糊墙面的室内装修材料(织物),在底布上制作印花或浮雕,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墙布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诸多优点,在建筑物装饰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墙布也存在如下问题:1)环保性能差,墙布需要黏贴到墙体表面,目前采用的大部分粘结剂仍然是有机溶剂型粘结剂,含大量甲苯、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物体表面制作浸渗涂覆夹芯墙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物体表面底涂层丧失可塑性之后,将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贴覆在底涂层表面,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施压使第二涂层的涂料浸润网络结构纤维、浸入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形成夹芯涂层;固化所述夹芯涂层,形成所述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其中,第二涂层为透明或半透明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物体表面制作浸渗涂覆夹芯墙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物体表面底涂层丧失可塑性之后,将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贴覆在底涂层表面,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施压使第二涂层的涂料浸润网络结构纤维、浸入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形成夹芯涂层;固化所述夹芯涂层,形成所述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其中,第二涂层为透明或半透明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在物体表面底涂层失去可塑性之后,将纤维肌理网络夹芯通过不干胶贴纸贴覆在底涂层,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在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施压使第二涂层的涂料浸润网络结构纤维、浸入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并优选地与底涂层接触;形成夹芯涂层;其中,在涂覆第二涂层的过程中,待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至少部分贴覆在底涂层不会脱落时或之后,去除纤维肌理网络夹芯上的不干胶贴纸;固化所述夹芯涂层,形成所述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其中,第二涂层为透明或半透明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在物体表面底涂层失去可塑性之后,在底涂层表面涂覆第一涂层;第一涂层丧失可塑性之前,将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贴覆在第一涂层,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第一涂层的涂料浸润纤维,并渗入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表面涂覆第二涂层,施压使第二涂层的涂料浸润网络结构纤维、浸入到网络结构的网孔内,并优选地接触第一涂层;形成夹芯涂层;固化所述夹芯涂层,形成所述浸渗涂覆夹芯墙布;其中,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优选为透明或半透明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为带有颜色的涂层,或者所述底涂层为功能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涂层在固化过程中,位于网孔表面的涂料向内形成较大塌陷、而位于纤维表面的涂层受到纤维阻挡没有下陷或形成较小下陷,从而形成肌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涂层的涂料浸入网络结构的网孔内、并与浸入到网络结构网孔内的第一涂层涂料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不含腻子层,或者,所述底涂层包括腻子层以及腻子层表面的第二底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纤维或网孔是二维方向排布,或者三维方向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为三维互贯网络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纤维直径为1μm-5000μm,优选为1μm-1000μm,更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更优选为5μm-40μ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厚度为0.1mm-10mm,更优选为0.1mm-5mm,更优选为0.1-1mm,更优选为0.1-0.5mm,更优选为0.2-0.4mm,如0.25mm、0.28mm、0.3mm、0.33mm、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红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