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板材拼接抗裂性的方法以及板材拼接抗裂饰面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32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4
本申请公开了拼接板材抗裂饰面及其制作方法,在板材拼接形成的拼接表面上,沿拼接板材的拼接缝,批刮有条状腻子层,整个拼接表面上覆盖包括纤维肌理网络、涂覆浸渗固化剂的装饰层,其中,浸渗固化剂浸润、渗透穿过纤维肌理网络,并浸润、渗透到至腻子和板材表面。本申请还公开了改善拼接板材抗裂性的方法。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拼接板材存在高度差的情况下的装饰性问题,同时解决板材不同而导致的色彩、肌理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解决传统拼接板材经常出现的涂层开裂问题。经常出现的涂层开裂问题。经常出现的涂层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板材拼接抗裂性的方法以及板材拼接抗裂饰面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拼接处抗裂解决方案,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减少腻子用量、颜色均匀的板材拼接抗裂饰面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0003]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0004]板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和屋面板等板材装配而成,又称大板建筑;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和防震能力。其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建筑墙面、顶面、地面采用各种板材进行拼接安装,然后在板材表面进行装饰。
[0005]板材之间在拼接安装时产生拼接缝是无法避免的,拼接缝处的装饰面极容易变形开裂,装饰面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解决方式是用腻子将拼接缝处填充补齐,由于腻子与板材之间材质不同、吸水率不同、相邻板材之间材质肌理不同、而且无法做到各个板材表面均位于统一平面(存在高度差),装饰面制作完成后因为光线反射角度不一,涂层色差、肌理差异都非常明显(如附图1所示),严重影响装饰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只能用腻子将所有板材的表面(包括板缝/拼接缝)进行涂覆、批刮,然后进行统一的装饰涂层的施工。以目前应用最广的石膏板拼接墙面、顶面为例,现有技术方案为:拼接安装石膏板——处理拼接缝(预埋抗裂带、填充腻子)——钉眼防锈处理——统一在板材表面(包括板缝/拼接缝)批刮腻子——将腻子打磨平整——涂覆底涂层——涂覆面涂层。按照该工艺涂装的涂料和涂层,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因为拼接缝处的应力传递给预埋的抗裂带以及抗裂带表面腻子,从而使得抗裂带表面的腻子产生开裂,最后导致涂层的开裂。这已经成为拼接式建筑装饰体系的通病,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6]同时,这种施工工艺,费时费力,需要满批腻子,腻子的用量大概在2

2.5kg/m2,需要长时间等待腻子干燥,尤其是遇到温度低、湿度大的天气环境,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而且腻子干燥后需要打磨平整,打磨过程中细微粉尘飞扬,对施工环境极不友好,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
[0007]CN109826341A公开了一种免腻子的石膏板隔墙施工方法,平面拼接缝嵌入石膏,石膏要高出2

3mm,然后贴接缝纸带,压实刮平,再批刮嵌缝石膏。该专利虽然声称能够获得
比较好的平整度,但是也只能用于对平整度没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色差等问题,也无法解决,多种不同材料的使用,反而加重了色差。同时,其在接缝带上批刮腻子的部位,也会产生涂层表面裂缝。
[0008]CN113150584A公开了一种无腻子顶漆(面漆),通过长时间缓慢流平,覆盖微小瑕疵,但是这种面漆干燥时间需要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如果用于墙立面,这种长时间的流平,在重力作用下,或形成流挂或者上下厚度不均匀,导致色差;如果用于屋顶吊顶等拼接板材,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明显的流挂和液滴痕迹,甚至从屋顶滴落。而且当存在明显高度差的情况下,也无法解决拼接处色差问题。
[0009]申请人早期中国专利申请CN113266118A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拼接墙地面抗裂饰面涂层,拼接缝处不填充腻子,很好地解决了抗裂性问题。但是如果遇到相邻拼接板材之间存在高度差的情况,拼接处涂层色差明显,涂层装饰性效果下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拼接式建筑板材拼接缝导致的装饰性和涂层开裂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善板材拼接抗裂性的方法、一种拼接板材抗裂饰面、以及所述拼接板材抗裂饰面的制作方法。
[0011]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拼接板材抗裂饰面的制作方法,或者改善板材拼接抗裂性(尤其是改善其涂层抗裂性)的方法,包括:
[0012]在具有高度差的板材拼接形成的拼接表面上,沿拼接板材的拼接缝,条状批刮腻子,填充拼接缝,腻子表面从较高拼接板表面向较低拼接板表面倾斜,形成斜面;将条状批刮的腻子打磨平整;从而接顺第一表面,本申请中,第一表面为用于装饰的表面,包括拼接板材的表面与打磨平整的条状批刮的腻子表面;
[0013]整个第一表面上覆盖纤维肌理网络并涂覆浸渗固化剂,纤维肌理网络、浸渗固化剂同时覆盖第一表面腻子覆盖区域和腻子未覆盖区域;浸渗固化剂浸润、渗透穿过纤维肌理网络,并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板材表面,或者还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或板材内部,形成装饰层。
[0014]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拼接板材抗裂饰面,包括拼接的板材,在板材拼接形成的拼接表面上,沿拼接板材的拼接缝,批刮有条状腻子层,在存在高度差的相邻拼接板的拼接缝处,条状腻子层腻子表面从较高拼接板表面向较低拼接板表面倾斜,形成斜面,从而接顺第一表面;整个第一表面上覆盖包括纤维肌理网络、涂覆浸渗固化剂的装饰层,其中,浸渗固化剂浸润、渗透穿过纤维肌理网络,并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板材表面,或者还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或板材内部,形成装饰层。
[001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板材表面可以是批刮了腻子或未批刮腻子,如果批刮了腻子,相邻板材之间已经批刮的腻子并不连接成一体。
[0016]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板材的宽度(即板材邻接边缘至相对边缘的距离)优选为至少50cm,更优选为至少1m,更优选为至少1.5m。
[0017]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浸渗固化剂还浸润、渗透到至腻子和板材内部。
[0018]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拼接板材在第一表面允许存在高度差。
[0019]优选地,高度差可以不超过5mm,更优选地,高度差可以不超过3mm,更优选地,高度
差可以不超过2mm。优选地,所述高度差≥0.5mm,更优选地,所述高度差≥1mm。
[002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拼接板材的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允许相邻板材存在色差,并且色差值可以≥1,甚至可以≥2、或≥3,并且允许人眼能够分辨出色差。
[002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拼接板的粗糙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拼接板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拼接板的肌理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腻子可以是石膏基腻子、水泥基腻子、聚合物改性腻子、石灰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002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条状批刮腻子,沿着拼接缝长度进行批刮,而且批刮腻子的宽度能够填充拼接缝。
[0026]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板材抗裂饰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具有高度差的板材拼接形成的拼接表面上,沿拼接板材的拼接缝,条状批刮腻子,填充拼接缝,腻子表面从较高拼接板表面向较低拼接板表面倾斜,形成斜面;将条状批刮的腻子打磨平整;从而接顺第一表面,本申请中,第一表面为用于装饰的表面,包括拼接板材的表面与打磨平整的条状批刮的腻子表面;整个第一表面上覆盖纤维肌理网络并涂覆浸渗固化剂,纤维肌理网络、浸渗固化剂同时覆盖第一表面腻子覆盖区域和腻子未覆盖区域;浸渗固化剂浸润、渗透穿过纤维肌理网络,并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板材表面,或者还浸润、渗透至腻子和/或板材内部,形成装饰层;其中,相邻拼接板材在第一表面存在的高度差,不超过5mm;其中,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内含有纤维形成的三维互贯网络结构,所述三维互贯网络结构包括纤维、以及所述纤维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立体交叉的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度差可以不超过3mm,更优选地,高度差可以不超过2mm;优选地,所述高度差≥0.5mm,更优选地,所述高度差≥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顺第一平面是指,所述条状腻子边缘厚度不超过最大不超过100μm,更优选地不超过50μm,更优选地不超过20μm;但允许≥1μm,更优选为≥5μm,更优选为≥10μm,更优选为≥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批刮腻子,从拼接缝边缘向较低板材方向延伸一延伸距离,形成倾斜延伸部;相邻拼接板之间高度差不超过所述延伸距离的10%,更优选为不超过5%,更优选为不超过4%,更优选为不超过2%;更优选地,所述条状批刮腻子,从拼接缝边缘向较低板材方向延伸,延伸距离优选为不超过15cm,更优选为3

15cm,更优选为5

1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拼接板未覆盖腻子的区域不低于第一表面总面积的70%,更优选为不低于80%,更优选为不低于90%,更优选为不低于95%;拼接板覆盖腻子的区域不超过第一表面总面积的30%,更优选为不超过20%,更优选为不超过10%,更优选为不超过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纤维肌理网络的方法选自:A)在整个第一表面上涂覆浸渗固化剂,将纤维肌理网络覆盖在浸渗固化剂表面、覆盖整个第一表面,并使得浸渗固化剂渗透纤维肌理网络;B)在整个第一表面上第一次涂覆浸渗固化剂,将纤维肌理网络覆盖在浸渗固化剂表面、覆盖整个第一表面,在纤维肌理表面第二次涂覆浸渗固化剂,第一次涂覆的浸渗固化剂和/或第二次涂覆的浸渗固化剂渗透纤维肌理网络,并相互接触形成一个整体;C)通过局部涂覆粘结剂,将纤维肌理网络粘附到整个第一表面,然后在纤维肌理网络表面涂覆浸渗固化剂,并使得浸渗固化剂渗透纤维肌理网络。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纤维肌理网络之前,还包括涂覆底色涂层的步骤,所述底色涂层覆盖整个第一表面;和/或所述装饰层表面还可以覆盖第二涂层,第二涂层可以是第二装饰层、防护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四龙马志勇郭昊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红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