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防盗丝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86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井防盗丝堵,主要包括:芯体、壳体、弹簧、卡瓦、卡瓦牙、螺母、卡瓦销、螺杆、辅助工具;与油井原丝堵相比,不易拆卸,具有防盗性;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为圆柱形体结构,其芯体通过卡瓦通孔穿过,卡瓦销穿过卡瓦上的卡瓦销孔和芯体上的导槽,将卡瓦与芯体连接,卡瓦外圆上套有弹簧,将芯体、卡瓦弹簧一并放在壳体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的左端外螺纹部分穿过壳体的左端芯体通孔,依次装上垫片、弹簧垫圈、螺母、开口销,护罩内螺纹与壳体的右端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方便,应用于油井,杜绝井口原油被盗,避免井场污染,实现“人防”与“技防”,提高了综治水平,增加了原油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油井防盗保护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油井防盗丝堵
技术介绍
在油田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不法分子经常在抽油井口油嘴套丝堵和套 管闸门处盗油,主要集中于油井产量高、含水低、地处偏僻的井,一 是造成原油损失,二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生产十分严重。现有技术 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油井防盗丝堵,解决油田在生产 过程中原油被盗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芯体、壳体、弹簧、卡 瓦、卡瓦牙、开口销、螺母、弹簧垫圈垫片、卡瓦销、螺杆、方头、辅助工具; 与油井原丝堵相比,不易拆卸,具有防盗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丝堵为 圆柱形体结构,其芯体通过卡瓦通孔穿过,卡瓦销穿过卡瓦上的卡瓦销孔和芯 体上的导槽,卡瓦销沿导槽可横向滑动,将卡瓦与芯体连接,卡瓦外圆上套有 弹簧,将芯体、卡瓦弹簧一并放在壳体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的左端外螺纹部 分穿过壳体的左端芯体通孔,依次装上垫片、弹簧垫圈、螺母、开口销,护罩 内螺纹与壳体的右端外螺纹连接,从而保证了油井防盗丝堵的内部密封性能。上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中的壳体外圆设有螺纹,圆柱形孔腔内右端底部设有 一对称具有一定深度的两端为圆弧的长方形卡瓦牙槽,卡瓦牙槽大于卡瓦牙, 以便于卡瓦牙进入。上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中的的卡瓦左端是一环形凸台,右端设有一对称两端 为圆弧方形卡瓦牙。上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中的的的芯体为铁钉形,左端设有"十"字凹形板头 孔,中心设有螺纹盲孔,中间是一两端为圆弧的长方形导槽。上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中的的的辅助工具,左端是一圆柱形头上设有"十" 字板头,板头小于芯体上的"十"字凹形板头孔,中心设有一圆柱形螺杆通孔, 右端设有一方头孔,方头孔大于螺杆方头。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油井防盗丝堵,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方便,安 全可靠,可应用于抽油机井、自喷井,杜绝了井口原油被盗,避免了井场污染, 相对增加了原油产量,实现"人防"与"技防"的良好结合,提高了综合治理 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l一本技术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图1中壳体(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一图1中卡瓦(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图1中卡瓦(4)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辅助工具(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现场应用示意图。附图中,1—芯体,2—壳体,3—弹簧,4—卡瓦,5—卡瓦牙,6—开口销, 7—螺母,8—弹簧垫圈,9一垫片,IO—卡瓦销,11—螺杆,12—方头,13—辅 助工具,14—板头,15—抽油井口, 16—油嘴套,17—油井防盗丝堵,18—套 管闸门,19一护罩;A—板头孔,B—盲孔,C一弹簧腔,D—导槽,E—卡瓦牙槽, F—螺纹盲孔,G—芯体通孔,H—通孔,I一卡瓦销,J一螺杆通孔,K--方头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芯体l、壳体2、弹簧3、卡瓦4、卡瓦牙5、开口销6、 螺母7、弹簧垫圈8、垫片9、卡瓦销IO、螺杆ll、方头12、辅助工具13;与 油井原丝堵相比,不易拆卸,具有防盗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丝堵为圆 柱形体结构,其芯体1通过卡瓦4通孔H穿过,卡瓦销10穿过卡瓦4上的卡瓦 销孔I和芯体1上的导槽D,将卡瓦4与芯体1连接,卡瓦4外圆上套有弹簧3, 将芯体l、卡瓦4弹簧3—并放在壳体2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l的左端外螺纹 部分穿过壳体2的左端芯体通孔G,依次装上垫片9、弹簧垫圈8、螺母7、开 口销6,护罩19内螺纹与壳体2的右端外螺纹连接。安装操作方法首先,用一铁棒插入盲孔(B),防止芯体1转动,用辅助工具13方头孔(K) 卡住方头12,把螺杆11旋进芯体1螺纹盲孔F内,则螺杆11推动卡瓦销10, 卡瓦销10带动卡瓦4压縮弹簧3,卡瓦牙5进入卡瓦牙槽(E);其次,用辅助 工具13的板头14放入板头孔(A),将油井防盗丝堵17旋入油嘴套(16)上紧; 第三,把螺杆11卸掉,卡瓦4在压縮弹簧3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芯体1即可转 动,油井防盗丝堵17不能卸掉,从而起到防盗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防盗丝堵,包括芯体(1)、壳体(2)、弹簧(3)、卡瓦(4)、卡瓦牙(5)、开口销(6)、螺母(7)、弹簧垫圈(8)垫片(9)、卡瓦销(10)、螺杆(11)、方头(12)、护罩(19)、辅助工具(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为圆柱形体结构,其芯体(1)通过卡瓦(4)通孔(H)穿过,卡瓦销(10)穿过卡瓦(4)上的卡瓦销孔(I)和芯体(1)上的导槽(D),将卡瓦(4)与芯体(1)连接,卡瓦(4)外圆上套有弹簧(3),将芯体(1)、卡瓦(4)弹簧(3)一并放在壳体(2)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1)的左端外螺纹部分穿过壳体(2)的左端芯体通孔(G),依次装上垫片(9)、弹簧垫圈(8)、螺母(7)、开口销(6),护罩(19)内螺纹与壳体(2)的右端外螺纹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外 圆设有外嫘纹,圆柱形孔腔内右端底部设有一对称具有一定深度的两端为圆弧 的长方形卡瓦牙槽(E)。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瓦(4)左 端是一环形凸台,右端设有一对称两端为圆弧方形卡瓦牙(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1)为 铁钉形,左端设有"十"字凹形板头孔(A),中心设有蠊纹盲孔(F),中间是 一两端为圆弧的长方形导槽(D)。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工具(13) 左端是一圆柱形头上设有"十"字板头(14),中心设有一圆柱形蠊杆通孔(J), 右端设有一方头孔(K)。专利摘要一种油井防盗丝堵,主要包括芯体、壳体、弹簧、卡瓦、卡瓦牙、螺母、卡瓦销、螺杆、辅助工具;与油井原丝堵相比,不易拆卸,具有防盗性;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为圆柱形体结构,其芯体通过卡瓦通孔穿过,卡瓦销穿过卡瓦上的卡瓦销孔和芯体上的导槽,将卡瓦与芯体连接,卡瓦外圆上套有弹簧,将芯体、卡瓦弹簧一并放在壳体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的左端外螺纹部分穿过壳体的左端芯体通孔,依次装上垫片、弹簧垫圈、螺母、开口销,护罩内螺纹与壳体的右端外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方便,应用于油井,杜绝井口原油被盗,避免井场污染,实现“人防”与“技防”,提高了综治水平,增加了原油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档编号F16B41/00GK201013289SQ200620161368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希泉, 吴学清, 燕 周, 商青山, 王杰飞, 王欣茹, 高文博, 亮 黄 申请人: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防盗丝堵,包括:芯体(1)、壳体(2)、弹簧(3)、卡瓦(4)、卡瓦牙(5)、开口销(6)、螺母(7)、弹簧垫圈(8)垫片(9)、卡瓦销(10)、螺杆(11)、方头(12)、护罩(19)、辅助工具(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井防盗丝堵为圆柱形体结构,其芯体(1)通过卡瓦(4)通孔(H)穿过,卡瓦销(10)穿过卡瓦(4)上的卡瓦销孔(I)和芯体(1)上的导槽(D),将卡瓦(4)与芯体(1)连接,卡瓦(4)外圆上套有弹簧(3),将芯体(1)、卡瓦(4)弹簧(3)一并放在壳体(2)的圆柱形孔腔内,芯体(1)的左端外螺纹部分穿过壳体(2)的左端芯体通孔(G),依次装上垫片(9)、弹簧垫圈(8)、螺母(7)、开口销(6),护罩(19)内螺纹与壳体(2)的右端外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吴学清王杰飞商青山刘希泉高文博周燕王欣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