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8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23
一种新型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涉及一种流体装卸设备,包括桁架和装在桁架上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装有与输液臂相接的传输管,在传输管的下方设有垂管,在输液管与垂管之间设有交叉臂式升降机构,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臂和连杆机构。折叠臂包括通过旋转接头连接的上臂管、中间管和下臂管,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互相铰的上连杆、中间杆和下连杆。在下臂管的旋转接头和垂管的旋转接头之间装有保持垂管垂直的定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车臂安装高度高,能够纵向和横向都可以调整,下降高度大,并不需要人力来操作的装车臂,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简单可靠,满足市场需求。

Pneumatic counterposition lifting and loading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装卸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流体储运企业,对装车设备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装车栈桥高度有高有低,桥面高度有的高达5500mm。又由于槽车的罐口高度也不一致,有的罐口高度高达4200mm,有的仅有2400mm。在装车作业时,槽罐车罐口中心停的位置,总会有偏斜。并且随着工业自动化在石油化工企业推广应用,对流体储运设备的自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又由于每个石化企业装车现状不同,这就势必对装车设备有更高的要求,来满足不同工况要求。原有的装卸设备,无法满足这种复杂的工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安装高度高、下降高度大的新型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包括桁架和装在桁架上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装有与输液臂相接的传输管,在传输管的下方设有垂管,其特点是:在输液管与垂管之间设有交叉臂式升降机构,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臂和连杆机构,移动小车上装有驱动交叉臂式升降机构的竖向设置的竖向驱动气缸;所述折叠臂包括上臂管、中间管和下臂管,上臂管通过上旋转接头与传输管相接,下臂管通过下旋转接头与垂管相接,中间管的上下两端通过旋转接头Ⅰ、Ⅱ分别与上臂管和下臂管连接,所述的上旋转接头、下旋转接头以及旋转接头Ⅰ、Ⅱ均为垂直向旋转接头;上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Ⅰ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下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2,旋转接头Ⅰ、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3,满足L1+L2=L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间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上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上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下连杆与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下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中间杆的正中间通过转轴与中间管铰接,在旋转接头Ⅱ与下旋转接头之间设有保持垂管垂直的定向机构,所述的定向机构包括与下旋转接头同轴线设置且与垂管同步转动的大轮、与旋转接头Ⅱ同轴线设置且与下臂管同步转动的小轮,大轮与小轮之间装有同步带,大轮转动半径是小轮转动半径的两倍。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移动小车装在一个纵向行走小车上,在纵向行走小车上设有装载移动小车的横向滑道,在纵向行走小车上设有驱动移动小车沿横向滑道移动的横向驱动气缸;在所述桁架上设有装载纵向行走小车的纵向滑道,在桁架上设有驱动纵向行走小车的纵向驱动气缸。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竖向驱动气缸装在移动小车上,竖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设置,活塞杆的下端部与中间管的侧壁铰接。本专利技术垂管的升降采用了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并设有保持垂管垂直的定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装车臂安装高度高,能够纵向和横向都可以调整,下降高度大,并不需要人力来操作的装车臂,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简单可靠,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附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垂直定向机构结构简图;图4为图3的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一种新型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如图所示:1桁架、2竖向驱动气缸、3传输管、4上连杆、5中间杆、6定向机构、7下臂管、8垂管、9下连杆、10中间管、11上臂管、12横向驱动气缸、13纵向驱动气缸、14移动小车、15纵向行走小车、16大轮、17小轮、18同步带。包括桁架和装在桁架上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装有与输液臂相接的传输管,在传输管的下方设有垂管,在输液管与垂管之间设有交叉臂式升降机构,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臂和连杆机构,移动小车上装有驱动交叉臂式升降机构的竖向设置的竖向驱动气缸;所述折叠臂包括上臂管、中间管和下臂管,上臂管通过上旋转接头与传输管相接,下臂管通过下旋转接头与垂管相接,中间管的上下两端通过旋转接头Ⅰ、Ⅱ分别与上臂管和下臂管连接,所述的上旋转接头、下旋转接头以及旋转接头Ⅰ、Ⅱ均为垂直向旋转接头;上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Ⅰ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下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2,旋转接头Ⅰ、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3,满足L1+L2=L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间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上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上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下连杆与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下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中间杆的正中间通过转轴与中间管铰接,在旋转接头Ⅱ与下旋转接头之间设有保持垂管垂直的定向机构,所述的定向机构包括与下旋转接头同轴线设置且与垂管同步转动的大轮、与旋转接头Ⅱ同轴线设置且与下臂管同步转动的小轮,大轮与小轮之间装有同步带,大轮转动半径是小轮转动半径的两倍。也可以采用大轮与小轮为同步带轮结构,同步带为与同步带轮配合的同步齿带。移动小车装在一个纵向行走小车上,在纵向行走小车上设有装载移动小车的横向滑道,在纵向行走小车上设有驱动移动小车沿横向滑道移动的横向驱动气缸;在所述桁架上设有装载纵向行走小车的纵向滑道,在桁架上设有驱动纵向行走小车的纵向驱动气缸。所述竖向驱动气缸装在移动小车上,竖向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设置,活塞杆的下端部与中间管的侧壁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包括桁架和装在桁架上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装有与输液臂相接的传输管,在传输管的下方设有垂管,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与垂管之间设有交叉臂式升降机构,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臂和连杆机构,移动小车上装有驱动交叉臂式升降机构的竖向设置的竖向驱动气缸;所述折叠臂包括上臂管、中间管和下臂管,上臂管通过上旋转接头与传输管相接,下臂管通过下旋转接头与垂管相接,中间管的上下两端通过旋转接头Ⅰ、Ⅱ分别与上臂管和下臂管连接,所述的上旋转接头、下旋转接头以及旋转接头Ⅰ、Ⅱ均为垂直向旋转接头;上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Ⅰ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下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2,旋转接头Ⅰ、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3,满足L1+L2=L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间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上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上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下连杆与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下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线;中间杆的正中间通过转轴与中间管铰接,在旋转接头Ⅱ与下旋转接头之间设有保持垂管垂直的定向机构,所述的定向机构包括与下旋转接头同轴线设置且与垂管同步转动的大轮、与旋转接头Ⅱ同轴线设置且与下臂管同步转动的小轮,大轮与小轮之间装有同步带,大轮转动半径是小轮转动半径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对位升降装车臂,包括桁架和装在桁架上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装有与输液臂相接的传输管,在传输管的下方设有垂管,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与垂管之间设有交叉臂式升降机构,交叉臂式升降机构包括折叠臂和连杆机构,移动小车上装有驱动交叉臂式升降机构的竖向设置的竖向驱动气缸;所述折叠臂包括上臂管、中间管和下臂管,上臂管通过上旋转接头与传输管相接,下臂管通过下旋转接头与垂管相接,中间管的上下两端通过旋转接头Ⅰ、Ⅱ分别与上臂管和下臂管连接,所述的上旋转接头、下旋转接头以及旋转接头Ⅰ、Ⅱ均为垂直向旋转接头;上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Ⅰ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1,下旋转接头与旋转接头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2,旋转接头Ⅰ、Ⅱ的两个旋转中心的距离为L3,满足L1+L2=L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中间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与上臂管的上端铰接且铰接中心与上旋转接头的旋转中心轴线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开亮王如卢道根王启敏营黎明叶志超张增强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和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