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75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下转运车。包括底盘,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设于底盘本体两旁侧的第一侧梁,底盘本体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梁,每一侧第一侧梁下侧间隔设置2组以上的轮子;下转运车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底盘本体纵向两旁侧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旁侧设有第二侧梁,支撑板外侧沿与第二侧梁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梁,第一侧梁间隔设置多个通孔,下转运车还包括螺杆组件,螺杆组件包括套设于通孔内的第一套管、连接于第二侧梁下方的第二套管、及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手车的搬动、推进,而且底盘低,能与更低位置的中置柜手车配合使用,而且增设了可以上下微调的用来支撑转运物的支撑板,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适应性更强。

Undercarri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下转运车。
技术介绍
在实际安装设备过程中,地面高度有所不同,因此,中置柜上的手车与地面的距离会有所变化,如果用固定的高度的转运车,会造成无法与柜上手车配合的问题。现有的下转运车最低使用高度,无法满足多样的电房需求,使用现有的转运车受轮子的高度的影响,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转运车,该转运车便于手车的搬动、推进,而且底盘低,能与更低位置的中置柜手车配合使用,而且增设了可以上下微调的用来支撑转运物的支撑板,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适应性更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转运车,所述的下转运车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包括位于中间的底盘本体以及设于底盘本体纵向两旁侧的高于底盘本体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一侧梁,所述的底盘本体外侧沿与第一侧梁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梁,每一侧第一侧梁下侧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2组以上的轮子,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轮子的底部高度;所述的下转运车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底盘本体纵向两旁侧上方且位于第一连接梁内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旁侧设有横设于第一侧梁上方的第二侧梁,所述的支撑板外侧沿与第二侧梁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的第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转运车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包括位于中间的底盘本体(1‑1)以及设于底盘本体(1‑1)纵向两旁侧的高于底盘本体(1‑1)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一侧梁(1‑2),所述的底盘本体(1‑1)外侧沿与第一侧梁(1‑2)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梁(1‑3),每一侧第一侧梁(1‑2)下侧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2组以上的轮子(2),所述底盘本体(1‑1)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轮子(2)的底部高度;所述的下转运车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底盘本体(1‑1)纵向两旁侧上方且位于第一连接梁(1‑3)内侧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外旁侧设有横设于第一侧梁(1‑2)上方的第二侧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转运车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包括位于中间的底盘本体(1-1)以及设于底盘本体(1-1)纵向两旁侧的高于底盘本体(1-1)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一侧梁(1-2),所述的底盘本体(1-1)外侧沿与第一侧梁(1-2)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梁(1-3),每一侧第一侧梁(1-2)下侧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2组以上的轮子(2),所述底盘本体(1-1)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轮子(2)的底部高度;所述的下转运车还包括两组分别设于底盘本体(1-1)纵向两旁侧上方且位于第一连接梁(1-3)内侧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外旁侧设有横设于第一侧梁(1-2)上方的第二侧梁(3-2),所述的支撑板(3-1)外侧沿与第二侧梁(3-2)内侧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梁(3-3),所述的第一侧梁(1-2)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贯通上下表面的通孔(1-2-1),所述的下转运车还包括螺杆组件(4),所述的螺杆组件(4)包括套设于通孔(1-2-1)内的且内壁设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管(4-1)、连接于第二侧梁(3-2)下方的第二套管(4-3)、及从第一套管(4-1)底部向上穿过第一套管(4-1)后活动套置于第二套管(4-3)内的螺杆(4-2),所述的螺杆(4-2)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套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银戴远凌江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