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734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05
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属于空间机构展开、连接锁紧及释放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销锁定后基体与展开件之间的径向间隙对折展机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能够在保证可展开件顺利展开的同时有效的消除可展开件锁定后可展开件与转轴、可展开件侧面与基体件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避免间隙对折展机构的刚度和基频的影响,从而影响折展机构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转轴与展开件间采用螺纹段连接的传动方式,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方便、可重复使用、已标准化的特点,能够通过机构自身的配合实现稳定可靠的间隙消除。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质量小、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A device for eliminating radial clearance at the joint of fo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展开件与转轴、可展开件侧面与基体件内侧面之间的间隙消除装置,属于空间机构展开、连接锁紧及释放

技术介绍
空间可展开件的折叠/展开机构以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贮存、运输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空间折展机构上。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空间折展机构的可靠性,既需要可展开件在展开过程中能够顺畅的到达展开位置并顺利锁定,又需要可展开件与转轴、可展开件侧面与基体件内侧面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消除,避免影响到折展机构的刚度和基频,导致可展开件与基体件之间产生高频振动,严重影响折展机构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需要针对针对折展机构销锁定的此种问题,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体积重量小、能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的间隙消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销锁定后基体与展开件之间的径向间隙对折展机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问题,提供了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包括第一紧环1、基体2、展开件3、转轴4和第二紧环5,所述的基体2开有凹槽,该凹槽口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的展开件3上设有凸台,凸台内开有第三销孔,该凸台安装在基体2的凹槽内,第三销孔孔位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孔位位置对应;所述的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转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孔、第三销孔和第二销孔使基体2和展开件3销接,并且第一紧环1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位于第一销孔内,第二紧环5套装在转轴4的大径端位于第二销孔内,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展开件(3)沿转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的转轴4中部设有突出的外螺纹段,第三销孔内设有与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优选的:所述的转轴4中部设有的外螺纹与第三销孔内设有的内螺纹均为单头细牙螺纹。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均为与转轴4配合的内锥孔。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销孔与转轴4配合的内锥孔,并且第三销孔与转轴4之间的径向缝隙为等距缝隙。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销孔内设有内螺纹的长度与转轴(4)的外螺纹长度的比为1.5:1。优选的:所述的转轴4的锥度为5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可展开件顺利展开的同时有效的消除可展开件锁定后可展开件与转轴、可展开件侧面与基体件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避免间隙对折展机构的刚度和基频的影响,从而影响折展机构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该装置的的径向间隙消除过程与展开机构的展开过程同步进行,无需独立电源进行驱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质量小、能耗低、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此外,转轴与展开件间采用螺纹段连接的传动方式,具有接头强度高、连接方便、可重复使用、已标准化的特点,能够通过机构自身的配合实现稳定可靠的间隙消除。同时,本装置的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可以作为标准件,可直接装配于需要消隙的销锁定装置或结构之中,具有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锁定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锁定后及间隙消除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紧环,2-基体,3-展开件,4-转轴,5-第二紧环。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附图1至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包括第一紧环1、基体2、展开件3、转轴4和第二紧环5,所述的基体2开有凹槽,该凹槽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的展开件3上设有凸台,凸台内开有第三销孔,该凸台安装在基体2的凹槽内,第三销孔孔位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孔位位置对应;所述的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均为与转轴4配合的内锥孔;所述的第三销孔与转轴4配合的内锥孔,并且第三销孔与转轴4之间的径向缝隙为等距缝隙;所的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转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孔、第三销孔和第二销孔使基体2和展开件3销接,并且第一紧环1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位于第一销孔内,第二紧环5套装在转轴4的大径端位于第二销孔内,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的转轴4中部设有突出的外螺纹段,第三销孔内设有与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如此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转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孔、第三销孔和第二销孔使基体2和展开件3销接,并且第一紧环1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位于第一销孔内,第二紧环5套装在转轴4的大径端位于第二销孔内,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故转轴4不能相对基体2转动,也不能沿X方向移动。转轴4中部设有突出的外螺纹段,第三销孔内设有与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使展开件3在绕转轴4旋转的过程中,展开件3相对转轴4沿X方向移动。当图1中的展开件3相对基体件2从折叠状态旋转至展开状态时,展开件3上的内螺纹旋进,相对转轴4有微移动,进而使展开件3的第三销孔与转轴4完成配合安装,消除展开件3与转轴4间的径向间隙,并且由于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的配合,使展开件3与转轴4在X方向的间隙变小,如图2所示。如图1至图2所示,本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首先将展开件3的凸台放置在基体2的凹槽内,然后将转轴4由小径端从基体2的第二销孔中插入,当转轴4的外螺纹段与展开件3的内螺纹段相互接触时,转动转轴4完成展开件3与转轴4之间的螺纹连接;随后继续转动转轴4直至展开件3的第三销孔与转轴4配合安装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然后依次将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分别过盈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和大径端,最后将展开件3折叠至初始折叠状态,如图1所示。当展开件3需要展开时,展开件3旋转,由于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展开件3相对转轴4转动,在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的配合下使展开件3与转轴4在X方向的间隙变小,并且由于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第三销孔为内锥孔,故当展开件3相对于转轴4由小径端向大径端移动时,使展开件3的第三销孔与转轴4完成配合安装,消除展开件3与转轴4间的径向间隙。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紧环(1)、基体(2)、展开件(3)、转轴(4)和第二紧环(5),所述的基体(2)开有凹槽,该凹槽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的展开件(3)上设有凸台,凸台内开有第三销孔,该凸台安装在基体(2)的凹槽内,第三销孔的孔位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孔位位置对应;所述的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转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孔、第三销孔和第二销孔使基体(2)和展开件(3)销接,并且第一紧环(1)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位于第一销孔内,第二紧环(5)套装在转轴(4)的大径端位于第二销孔内,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展开件(3)沿转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紧环(1)、基体(2)、展开件(3)、转轴(4)和第二紧环(5),所述的基体(2)开有凹槽,该凹槽内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的展开件(3)上设有凸台,凸台内开有第三销孔,该凸台安装在基体(2)的凹槽内,第三销孔的孔位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孔位位置对应;所述的转轴(4)为截顶圆锥体,转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孔、第三销孔和第二销孔使基体(2)和展开件(3)销接,并且第一紧环(1)套装在转轴(4)的小径端位于第一销孔内,第二紧环(5)套装在转轴(4)的大径端位于第二销孔内,第一紧环(1)和第二紧环(5)共同限制转轴(4)的自由度,使转轴(4)与基体(2)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展开件(3)沿转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展机构连接处径向间隙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凡杨飞陈纲李雨时岳洪浩张荣茹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