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57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在该模具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刀具设置槽,在所述刀具设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冲孔刀具,在两个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之间的刀具设置槽内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切刀具,在每个模切刀具的上部均形成有两个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提手形状相匹配的凸出部,且在靠右侧的凸出部内设置有第二冲孔刀具,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废料自卸孔,所述废料自卸孔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冲孔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适应且向上贯穿所述模具本体,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冲型刀具上覆设有弹性顶料垫。其显著效果是:减少了模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Punching Die for Coil of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到电子产品配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机场、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而且电磁辐射还会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因此,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或者大幅减弱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从而减少电磁波的干扰的一类材料。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在现有的吸波材应用生产中,多采用片材进行冲型模切生产,然是片材不能连续模切,生产效率不高,不利于企业节能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能够用于吸波材卷料的冲型,可减少模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其关键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在该模具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刀具设置槽,在所述刀具设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冲出定位孔的第一冲孔刀具,在两个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之间的刀具设置槽内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切刀具,所述模切刀具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形状相匹配,在每个模切刀具的上部均形成有两个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提手形状相匹配的凸出部,且在靠右侧的凸出部内设置有第二冲孔刀具,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废料自卸孔,所述废料自卸孔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冲孔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适应且向上贯穿所述模具本体,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冲型刀具上覆设有弹性顶料垫,在该弹性顶料垫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模切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配合的孔或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均为圆形刀,且所述第一冲孔刀具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冲孔刀具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模切刀具的较左侧凸出部呈矩形,所述模切刀具的较右侧凸出部的顶部呈弧形。进一步的,在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卸料槽,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的出料端均位于该卸料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槽包括两个横向槽部分以及与两个横向槽部分相连通的竖向槽部分,所述第一冲孔刀具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的出料端位于所述横向槽部分,多个所述第二冲孔刀具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的出料端均位于所述竖向槽部分。进一步的,所述废料自卸孔为锥形孔,其窄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或第二冲孔刀具的中心,其敞口端位于所述卸料槽内。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通过本冲型模具实现了吸波材卷料的冲型模切加工,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片材生产需要持续上下料的问题,从而减少了模切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在该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刀具设置槽2,在所述刀具设置槽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冲出定位孔的第一冲孔刀具3,在两个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之间的刀具设置槽2内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切刀具4,所述模切刀具4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形状相匹配,在每个模切刀具4的上部均形成有两个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提手形状相匹配的凸出部4a,且在靠右侧的凸出部4a内设置有第二冲孔刀具5,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与第二冲孔刀具5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废料自卸孔6,所述废料自卸孔6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冲孔刀具3、第二冲孔刀具5相适应且向上贯穿所述模具本体1,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与冲型刀具上覆设有弹性顶料垫7,在该弹性顶料垫7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模切刀具4、第二冲孔刀具5相配合的孔或槽。如图1所示,在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卸料槽8,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与第二冲孔刀具5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6的出料端均位于该卸料槽8内,具体的:所述卸料槽8包括两个横向槽部分8a以及与两个横向槽部分8a相连通的竖向槽部分8b,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6的出料端位于所述横向槽部分8a,多个所述第二冲孔刀具5相对应的废料自卸孔6的出料端均位于所述竖向槽部分8b。通过设置的卸料槽8,可以更加方便的去除、收集从废料自卸孔6中排出的废料,使得废料的清理间隙延长,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可以避免废料对加工环境的影响,进而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优选的,所述废料自卸孔6为锥形孔,其窄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或第二冲孔刀具5的中心,其敞口端位于所述卸料槽8内。将废料自卸孔6设置为锥形孔,可减少冲孔产生的废料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排料更方便,从而有效保证刀具刀口的清洁。从图1与图2中还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与第二冲孔刀具5均为圆形刀,且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冲孔刀具5一致;所述模切刀具4的较左侧凸出部4a呈矩形,所述模切刀具4的较右侧凸出部4a的顶部呈弧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顶料垫7采用TPE制成。TPE材料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又具有可注塑加工的特征,还可以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既可以二次注塑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在具体生产时,所述模切刀具4按图纸要求将背有吸波材卷料切成所需大小、形状,所述第一冲孔刀具3长处定位孔、第二冲孔刀具5加工出所需的通孔,在冲型完成后,所述弹性顶料垫7恢复形变,将产品顶下,有效解决了粘刀问题;而冲孔产生的废料则位于所述废料自卸孔6,在进行下一次冲型时,新产生的废料将上一次产生的向上顶,直至从模具本体1的卸料槽8的上表面卸出。而且所述弹性顶料垫7采用可拆卸式设计,当其磨损较为严重为经多次加工后弹性不足以顶下产品时,可方便的进行更换,从而降低模具的维护成本。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在该模具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刀具设置槽,在所述刀具设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冲出定位孔的第一冲孔刀具,在两个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之间的刀具设置槽内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切刀具,所述模切刀具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形状相匹配,在每个模切刀具的上部均形成有两个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提手形状相匹配的凸出部,且在靠右侧的凸出部内设置有第二冲孔刀具,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废料自卸孔,所述废料自卸孔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冲孔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适应且向上贯穿所述模具本体,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冲型刀具上覆设有弹性顶料垫,在该弹性顶料垫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模切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配合的孔或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在该模具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刀具设置槽,在所述刀具设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冲出定位孔的第一冲孔刀具,在两个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之间的刀具设置槽内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切刀具,所述模切刀具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形状相匹配,在每个模切刀具的上部均形成有两个与吸波材模切件产品的提手形状相匹配的凸出部,且在靠右侧的凸出部内设置有第二冲孔刀具,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废料自卸孔,所述废料自卸孔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冲孔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适应且向上贯穿所述模具本体,在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冲型刀具上覆设有弹性顶料垫,在该弹性顶料垫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模切刀具、第二冲孔刀具相配合的孔或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材卷料冲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孔刀具与第二冲孔刀具均为圆形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家辉梁书勇
申请(专利权)人:川扬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