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55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除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卷绕腔,所述卷绕腔上下侧内壁上上下交错且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端的端面内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设置第一惰轮腔,所述第一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之间上下交错卷绕的设置有色带,本装置可以对色带稳定驱动并能除屑,还可以减少色带损坏造成的低质量打印。

A Driving Device Driven by Crank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驱动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中,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打印机种类越来越多。现有的针式打印机的色带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起毛边毛刺,纤维屑累积等问题,从而造成打印质量差,甚至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多次反转,色带的驱动不稳定,且色带不能被稳定驱动而产生偏移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色带稳定驱动并能除屑的驱动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除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卷绕腔,所述卷绕腔上下侧内壁上上下交错且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端的端面内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设置第一惰轮腔,所述第一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之间上下交错卷绕的设置有色带,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第三挡块内开口相背的设置有第三挡块腔,所述第三挡块腔靠近中心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导向孔,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驱动腔,所述色带左右两端穿过所述第三挡块延伸通入所述驱动腔内,所述驱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外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套,所述第一驱动轮套下端相抵于所述色带上端,所述色带下端相抵的设置有第二驱动轮套,所述第二驱动轮套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侧的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正对于所述色带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L型腔,所述第一L型腔上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惰轮腔,所述第二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一L型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L型腔,所述第二L型腔右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惰轮腔,所述第三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惰轮,所述色带左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一L型腔与所述第二L型腔通入外界,右侧的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反转腔,所述反转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内开口向左的设置有第二挡块腔,所述第二挡块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穿过所述第二挡块延伸通入所述反转腔内,所述反转腔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反转块,所述反转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反转孔,所述反转孔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孔,所述色带右端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过所述反转孔,所述反转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内开口向右的设置有第一挡块腔,所述第一挡块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再次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挡块腔内,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正对于所述第一挡块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L型腔,所述第四L型腔上侧内壁与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惰轮腔,所述第四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四L型腔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L型腔,所述第三L型腔左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惰轮腔,所述第五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惰轮,所述色带右端延伸穿过所述第四L型腔与所述第三L型腔通入外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锥齿轮左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上端连接于所述除屑装置,所述第一齿轮腔前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齿轮腔,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六齿轮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左右两端对称且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六齿轮腔左右两侧内壁内相对称的设置有第五齿轮腔,所述第九锥齿轮远离中心一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五齿轮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前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前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驱动腔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轮,所述第四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后端的除屑块,所述除屑块内开口向前的设置有除屑腔,所述除屑腔可转动的设置有下端啮合于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右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扇轮,所述扇轮外侧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扇轮右侧固定设置有粘屑膜,所述除屑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风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口向上的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右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色带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后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左端相抵的设置有凸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四齿轮腔,所述凸轮下端通过延伸通入第四齿轮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四锥齿轮左端通过延伸通入第三齿轮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后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左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相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三锥齿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色带稳定驱动并能除屑,还可以减少色带损坏造成的低质量打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D”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传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上的除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卷绕腔78,所述卷绕腔78上下侧内壁上上下交错且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75,所述第一固定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除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卷绕腔,所述卷绕腔上下侧内壁上上下交错且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端的端面内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设置第一惰轮腔,所述第一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之间上下交错卷绕的设置有色带,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第三挡块内开口相背的设置有第三挡块腔,所述第三挡块腔靠近中心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导向孔,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驱动腔,所述色带左右两端穿过所述第三挡块延伸通入所述驱动腔内,所述驱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外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套,所述第一驱动轮套下端相抵于所述色带上端,所述色带下端相抵的设置有第二驱动轮套,所述第二驱动轮套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侧的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正对于所述色带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L型腔,所述第一L型腔上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惰轮腔,所述第二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一L型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L型腔,所述第二L型腔右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惰轮腔,所述第三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惰轮,所述色带左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一L型腔与所述第二L型腔通入外界,右侧的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反转腔,所述反转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内开口向左的设置有第二挡块腔,所述第二挡块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穿过所述第二挡块延伸通入所述反转腔内,所述反转腔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反转块,所述反转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反转孔,所述反转孔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孔,所述色带右端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过所述反转孔,所述反转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内开口向右的设置有第一挡块腔,所述第一挡块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再次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挡块腔内,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正对于所述第一挡块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L型腔,所述第四L型腔上侧内壁与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惰轮腔,所述第四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四L型腔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L型腔,所述第三L型腔左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惰轮腔,所述第五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惰轮,所述色带右端延伸穿过所述第四L型腔与所述第三L型腔通入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为动力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除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卷绕腔,所述卷绕腔上下侧内壁上上下交错且阵列分布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端的端面内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设置第一惰轮腔,所述第一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之间上下交错卷绕的设置有色带,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第三挡块内开口相背的设置有第三挡块腔,所述第三挡块腔靠近中心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导向孔,所述卷绕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驱动腔,所述色带左右两端穿过所述第三挡块延伸通入所述驱动腔内,所述驱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轮外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套,所述第一驱动轮套下端相抵于所述色带上端,所述色带下端相抵的设置有第二驱动轮套,所述第二驱动轮套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后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侧的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正对于所述色带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L型腔,所述第一L型腔上侧内壁与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惰轮腔,所述第二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一L型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L型腔,所述第二L型腔右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惰轮腔,所述第三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惰轮,所述色带左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一L型腔与所述第二L型腔通入外界,右侧的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反转腔,所述反转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内开口向左的设置有第二挡块腔,所述第二挡块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穿过所述第二挡块延伸通入所述反转腔内,所述反转腔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反转块,所述反转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反转孔,所述反转孔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通孔,所述色带右端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过所述反转孔,所述反转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内开口向右的设置有第一挡块腔,所述第一挡块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向孔,所述色带右端再次翻转九十度后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挡块腔内,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正对于所述第一挡块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L型腔,所述第四L型腔上侧内壁与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惰轮腔,所述第四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惰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正对于所述第四L型腔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L型腔,所述第三L型腔左侧内壁与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惰轮腔,所述第五惰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惰轮,所述色带右端延伸穿过所述第四L型腔与所述第三L型腔通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红凌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