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48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混炼前配胶、混合料与配胶混合搅拌等工艺步骤,所制成的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混合均匀、柔软且表面光滑、断口细密,产品性能稳定,在挤压过程中出现开裂、报废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lastic Billet Extruded with Cemented Carb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
本申请涉及硬质合金材料生产领域,具体关于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体因其具有特殊的耐磨蚀、高硬度、优良的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因而在电子工业、木材加工、航天航空业、模具工业、地矿等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如制造电脑板所用的微钻、各种铣刀、铰刀、阶梯刀具、长杆刀具、丝锥、打印针等都是极为理想的前期材料。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硬质合金材料的需求也量也越来越大。挤压的任务是将已干好的确定牌号的混合料与一定比例的成型增塑剂组成的胶质混合料,倒入双螺旋混和机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复进行滚压式搅拌混合,经长达2.5小时至3.0小时的辊压研磨之后,使增塑混合坯料呈均匀大小的团状球体,然后卸料开始装模抽空预挤,经先后二次装料抽空预挤后,再经高压缓慢挤出各种所需规格的圆棒毛坯。而上述成型增塑胶坯的制备对后续的挤压、烧结等工序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硬质合金体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旨在提高硬质合金增塑胶坯制备质量,为后续工艺过程提供质量保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如下:1)混炼前配胶;按每次规定的粉料重量,按熔胶各自的百分比含量,计算每种熔胶所需成型剂的实际重量准确称取重量,分别倒入到干净的不锈钢熔胶桶中;按混炼所需的温度调节好电炉的所需功率和所需混炼的时间;2)先将一定重量的混合料缓慢铲入混合搅拌箱体内,开动搅拌叶片,再缓慢加入规定的胶量,搅拌3-5分钟之后停机合盖;3)打开真空气阀,开始抽空,当真空度到达表压0.08Mpa时,打开螺旋搅拌轴开始搅拌;混合搅拌3-5分钟,为防止料温升高,打开冷冻水以供料温冷却;注:原生料可连续混合搅拌2.5小时至3.0小时出料(中途可开机检查1至2次);再生料一般每混合搅拌30分钟;在混合中如果料团太硬,会给予挤压造成很大的变形阻力。因此在混合搅拌的后期,尤其在即将出料时要进行胶团断口和胶团松软硬度的检查,如果太硬,则适当加入溶解能力很强的四氢萘(萘曼)溶剂以改善挤压坯体的柔软度;4)连续混合搅拌规定时间获得柔软、表面光滑、断口细密、大小均匀的坯料后关掉冷冻水,关闭真空阀,停机搅拌,将坯料卸入到干净的不锈钢料桶中;5)将待用舟皿彻底刮净清扫干净并在舟皿上均匀涂刷石墨粉,将混合搅拌后的胶坯装舟,配上球料卡转入挤压工序。注:如果不彻底把残留在舟皿上的异物清除干净,最好的涂料也会刷不均匀;但若舟皿确实清理很干净了,但在涂刷过程中涂料没有搅拌均匀,或者涂料掺入水份太多,或者涂料掺入了自来水等也会严重地造成石墨舟皿涂层的不均匀,这时圆棒毛坯的表面与槽面是一种线接触,从而引起粘舟、表面及深层的渗碳以及产品的变形的危害。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获得的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质粒均匀,产品性能稳定,在挤压过程中出现开裂、报废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经过实验鉴定,经该工艺生产的硬质合金体产品晶粒均匀,没有空隙等缺陷,力学性能稳定,为后续使用要求提供了质量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1)混炼前配胶;按每次规定的粉料重量,按熔胶各自的百分比含量(配胶比例参见表一),计算每种熔胶所需成型剂的实际重量准确称取重量(粉料150kg,伊索敏236g,纤维素1178g,萘曼9090g),分别倒入到干净的不锈钢熔胶桶中;按混炼温度200℃,调节好电炉的所需功率和所需混炼的时间,在规定的温度下(大约190℃±5℃)的混炼温度与烧损失重关系如表二所示;表一配胶比例列表表二混炼温度与失重关系温度(℃)混炼时间失重(%)备注195℃160分钟3.00%无未熔物同上100分钟1.40%同上同上70分钟1.15%同上同上50分钟0.04%几乎没有未熔物同上30分钟0.01%没有发现未熔物2)先将25KG(50KG)混合料缓慢铲入混合搅拌箱体内,开动搅拌叶片,再缓慢加入规定的胶量,搅拌3/5分钟之后停机,稍加清理即可合盖;混合料重于混炼胶量的关系如表三所示。表三混合料重与混炼胶关系混合料重(KG)混炼胶量(KG)251.70-1.75503.40-3.503)打开真空气阀,开始抽空,当真空度到达表压0.08Mpa时,打开螺旋搅拌轴开始搅拌;混合搅拌3/5分钟,为防止料温升高,打开冷冻水以供料温冷却;注:原生料可连续混合搅拌2.5小时至3.0小时出料(中途可开机检查1至2次);再生料一般每混合搅拌30分钟;在混合中如果料团太硬,会给予挤压造成很大的变形阻力。因此在混合搅拌的后期,尤其在即将出料时要进行胶团断口和胶团松软硬度的检查,如果太硬,则适当加入溶解能力很强的四氢萘(萘曼)溶剂以改善挤压坯体的柔软度;4)连续混合搅拌规定时间获得柔软、表面光滑、断口细密、大小均匀的坯料后关掉冷冻水,关闭真空阀,停机搅拌,将坯料卸入到干净的不锈钢料桶中;5)将待用舟皿彻底刮净清扫干净并在舟皿上均匀涂刷石墨粉,将混合搅拌后的胶坯装舟,配上球料卡转入挤压工序。注:如果不彻底把残留在舟皿上的异物清除干净,最好的涂料也会刷不均匀;但若舟皿确实清理很干净了,但在涂刷过程中涂料没有搅拌均匀,或者涂料掺入水份太多,或者涂料掺入了自来水等也会严重地造成石墨舟皿涂层的不均匀,这时圆棒毛坯的表面与槽面是一种线接触,从而引起粘舟、表面及深层的渗碳以及产品的变形的危害。综上所述,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混合均匀、柔软且表面光滑、断口细密,产品性能稳定,在挤压过程中出现开裂、报废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经该工艺生产的硬质合金体产品晶粒均匀,没有空隙等缺陷,力学性能稳定,为后续使用要求提供了质量保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具有包括以下步骤:1)混炼前配胶;按每次规定的粉料重量,按熔胶各自的百分比含量,计算每种熔胶所需成型剂的实际重量准确称取重量;对于合金圆棒,所述溶胶占总胶坯百分比为:伊索敏0.15%,萘曼0.785%,乙基纤维素6.06%,对于板材方条、管材、螺旋刀片及类似型材,所述溶胶占总胶坯百分比为:伊索敏0.1‑0.18%,萘曼0.6‑0.95%,乙基纤维素6.0‑8.7%;将粉料及溶胶分别倒入到干净的不锈钢熔胶桶中;按混炼所需的温度调节好电炉的所需功率和所需混炼的时间;2)先将一定重量的混合料缓慢铲入混合搅拌箱体内,开动搅拌叶片,再缓慢加入规定的胶量,搅拌3‑5分钟之后停机合盖;3)打开真空气阀,开始抽空,当真空度到达表压0.08Mpa时,打开螺旋搅拌轴开始搅拌;混合搅拌3‑5分钟,为防止料温升高,打开冷冻水以供料温冷却;4)连续混合搅拌规定时间获得柔软、表面光滑、断口细密、大小均匀的坯料后关掉冷冻水,关闭真空阀,停机搅拌,将坯料卸入到干净的不锈钢料桶中;5)将待用舟皿彻底刮净清扫干净并在舟皿上均匀涂刷石墨粉,将混合搅拌后的胶坯装舟,配上球料卡转入挤压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合金挤压增塑胶坯的制备工艺,具有包括以下步骤:1)混炼前配胶;按每次规定的粉料重量,按熔胶各自的百分比含量,计算每种熔胶所需成型剂的实际重量准确称取重量;对于合金圆棒,所述溶胶占总胶坯百分比为:伊索敏0.15%,萘曼0.785%,乙基纤维素6.06%,对于板材方条、管材、螺旋刀片及类似型材,所述溶胶占总胶坯百分比为:伊索敏0.1-0.18%,萘曼0.6-0.95%,乙基纤维素6.0-8.7%;将粉料及溶胶分别倒入到干净的不锈钢熔胶桶中;按混炼所需的温度调节好电炉的所需功率和所需混炼的时间;2)先将一定重量的混合料缓慢铲入混合搅拌箱体内,开动搅拌叶片,再缓慢加入规定的胶量,搅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丽张长春张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铭泰顺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