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圣涛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45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24
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包括平台,平台底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空心的圆柱形的桌腿的顶端,桌腿内部的上方均设有链轮,链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外周,第一转轴的上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平台的底面,每两个桌腿相邻面的上侧均开设链槽,桌腿的内部分别通过对应的链槽与外界相通,四个链轮之间通过环形的链条连接配合,链条通过链槽安装在对应的链轮的外周,每两个桌腿相邻面之间均设有链条套,链条套分别套装在对应的链条的外周,链条套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桌腿的相邻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两个桌腿之间的链条套前面的一侧横向开设通透的条槽。整个固定与移动的操作过程简单、便捷,适合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加工生产的工作中。

A Combinatorial Machining Work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
技术介绍
机械的生产加工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械加工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机械加工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机械生产加工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机械加工工作台是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个关键设备。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械加工工作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其在固定可靠性和移便捷性两方面很难做到均衡,如为了移动便捷大都设置移动滚轮,在平台需要承受来自上方的冲击力时,滚轮会发生滑动或变形,工作台放置的稳定性较差,工作台移动会影响平台上机械加工生产的正常进行,故现在设计一种具有固定的可靠性更高的、移动更加便捷且简单易操作的同于机械加工的新型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包括平台,平台底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空心的圆柱形的桌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平台(1)底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空心的圆柱形的桌腿(2)的顶端,桌腿(2)内部的上方均设有链轮(3),链轮(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4)的外周,第一转轴(4)的上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平台(1)的底面,每两个桌腿(2)相邻面的上侧均开设链槽(5),桌腿(2)的内部分别通过对应的链槽(5)与外界相通,四个链轮(3)之间通过环形的链条(6)连接配合,链条(6)通过链槽(5)安装在对应的链轮(3)的外周,每两个桌腿(2)相邻面之间均设有链条套(7),链条套(7)分别套装在对应的链条(6)的外周,链条套(7)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桌腿(2)的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平台(1)底面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空心的圆柱形的桌腿(2)的顶端,桌腿(2)内部的上方均设有链轮(3),链轮(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4)的外周,第一转轴(4)的上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平台(1)的底面,每两个桌腿(2)相邻面的上侧均开设链槽(5),桌腿(2)的内部分别通过对应的链槽(5)与外界相通,四个链轮(3)之间通过环形的链条(6)连接配合,链条(6)通过链槽(5)安装在对应的链轮(3)的外周,每两个桌腿(2)相邻面之间均设有链条套(7),链条套(7)分别套装在对应的链条(6)的外周,链条套(7)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桌腿(2)的相邻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两个桌腿(2)之间的链条套(7)前面的一侧横向开设通透的条槽(8),条槽(8)内设有纵向的操作杆(9),操作杆(9)的内端位于对应的链条套(7)内,操作杆(9)的内端固定连接横板(10)的前面,横板(10)的背面与对应的链条(6)的前侧固定连接;链轮(3)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连杆(11)的顶端,连杆(11)的底端分别开设螺孔(12),螺孔(12)内分别设有螺杆(13),螺杆(13)分别与对应的螺孔(12)之间螺纹配合,螺杆(13)的一侧与螺孔(12)内壁一侧之间均设有限位装置;桌腿(2)内壁下侧的两侧分别开设通透的矩形槽(14),桌腿(2)内分别设有一对倒置的L型板(15),L型板(15)竖直板的外侧与桌腿(2)内壁两侧之间分别通过数根竖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16)连接,L型板(15)水平板的外侧分别始终同时位于对应的矩形槽(14)内,L型板(15)水平板的顶面和底面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矩形槽(14)内壁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螺杆(13)的下端能够分别同时插入至对应的L型板(15)竖直板之间,L型板(15)竖直板的内侧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螺杆(13)的两侧接触配合,L型板(15)竖直板的内侧分别开设通透的插孔(17),桌腿(2)内分别设有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插孔(17)内且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桌腿(2)内壁的两侧连接配合,第二转轴(18)上分别固定安装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圣涛霍松林王宏松
申请(专利权)人:余圣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