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电极微小孔加工的方法,属于微小孔复合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涡轮作为航空发动机中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最大的部分,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冲击。为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涡轮型面上存在大量孔径为0.3~3mm的气膜孔用于冷却散热。而涡轮叶片通常采用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小孔加工后不允许有重铸层、微裂纹及尖边,因此制造难度极大。此外,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燃气涡轮进口温度也不断提高,单独高温合金材料的承温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在涡轮叶片燃气流道表面喷涂0.1~0.2mm陶瓷热障涂层,对提高叶片承温能力有非常直接的效果,并对短时间的超温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管电极电火花制孔:使用中空的管电极作为工具电极,工作液由输液泵驱动从管电极内部喷出。该方法加工成本低,精度好,效率高,但电火花放电时温度较高,孔壁上往往存在重铸层,需要后续加工处理。此外,热障涂层不导电,无法进行单纯的电加工。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增压系统、供料系统、工具电极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所述的增压系统、供料系统、工具电极系统依次连接构成加工系统;所述的增压系统依次包括存放电解液的电解液槽(1)、过滤器(2)、液压泵(3)、蓄能器(5)、压力表(6)、高压减压阀(7);所述的高压减压阀(7)后通过节流阀(10)后分别连接磨料罐(11)、管电极(16),所述的磨料罐(11)构成供料系统,所述的管电极(16)构成工具电极系统;所述的管电极(16)下端正对工件(20);所述的管电极(16)与辅助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增压系统、供料系统、工具电极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所述的增压系统、供料系统、工具电极系统依次连接构成加工系统;所述的增压系统依次包括存放电解液的电解液槽(1)、过滤器(2)、液压泵(3)、蓄能器(5)、压力表(6)、高压减压阀(7);所述的高压减压阀(7)后通过节流阀(10)后分别连接磨料罐(11)、管电极(16),所述的磨料罐(11)构成供料系统,所述的管电极(16)构成工具电极系统;所述的管电极(16)下端正对工件(20);所述的管电极(16)与辅助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磨料罐(11)下游、管电极(16)之间依次设置有压力表(12)、截止阀(13);所述的电解液槽(1)上端还还设置有溢流阀(4),所述的溢流阀(4)另一端连接于蓄能器(5)、压力表(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系统依次包括气源(8)、气压泵(9);气压泵(9)从气源(8)中抽取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15)、第三单向阀(17)输送至管电极(16)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20)通过夹具装夹在工作台(19)上,所述的工作台(19)下端设置底座(21);所述的底座(21)下端设置废液槽(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磨料内喷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源(22)、控制中心(23),所述的控制中心(23)连接于管电极(16),所述的电源(22)连接于底座(21);所述的电源(22)为直流脉冲电压,由高低压复合电源提供。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扬,张心怡,张辰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