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3306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03
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属于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铸造、机械加工等传统技术加工出符合制造各类塑料制品需求的模具底座;该模具底座的材料通常为H11、H13、NAK80、S136、17‑4、Corrax等模具钢;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在基座上使用MS1粉末打印出所需要的3D打印件,打印完成后,将连接着基板的打印件取出,进行热处理,得到成品。这种方法可以将3D打印工艺不成熟的H11、H13、NAK80、S136、17‑4、Corrax材料与3D打印工艺成熟的MS1结合,能很好的提高随形冷却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Connecting Different Die Steel Materials by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材制造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模具工业是全球最大的横向产业,面向每个主要的垂直工业制造业,由于制造和模具是高度相互依存的,传统的冷却制造技术难以实现模具的均匀冷却,成型制品容易出现翘曲、收缩不均等缺陷。塑料注射后的零件冷却时间占据全制造过程44%的时间,这意味着冷却时间的减少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大。随形冷却模具的冷却水路依据成型件外形变化,可以实现制品各部分均匀冷却,显著改善制品的品质,减少冷却时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不会受到产品内部结构及复杂形状的约束,通过在模具内部进行复杂的随形冷路设计与打印成形,可以实现随形水道高效冷却高端模具的生产制造,提高注塑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尚没有一种合适的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制造技术的模具钢合金之间的有效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没有一种适用于不同制造技术的模具钢合金之间的有效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H11、H13、NAK80、S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传统加工工艺加工模具钢作为模具底座;所述的模具钢为H11、H13、NAK80、S136、17‑4、Corrax中的任意一种;步骤二:对模具底座依次进行热处理和去氧化皮处理;步骤三:依据模具底座尺寸在基板上打印定位槽;步骤四:启动金属3D打印机,抽真空,并通入高纯氮气,然后启动加热装置,加热基板温度至40~180℃;步骤五:将模具底座固定在定位槽内,放入氮气保护的3D打印机中;步骤六:启动打印机中的激光装置,采用激光功率285W、扫描速率960mm/s和铺粉厚度40μm的工艺参数进行MS1铺粉打印;步骤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传统加工工艺加工模具钢作为模具底座;所述的模具钢为H11、H13、NAK80、S136、17-4、Corrax中的任意一种;步骤二:对模具底座依次进行热处理和去氧化皮处理;步骤三:依据模具底座尺寸在基板上打印定位槽;步骤四:启动金属3D打印机,抽真空,并通入高纯氮气,然后启动加热装置,加热基板温度至40~180℃;步骤五:将模具底座固定在定位槽内,放入氮气保护的3D打印机中;步骤六:启动打印机中的激光装置,采用激光功率285W、扫描速率960mm/s和铺粉厚度40μm的工艺参数进行MS1铺粉打印;步骤七:关闭供气系统,待打印件自然冷却,从定位槽中取出打印成形的连接件;步骤八:对打印成形的连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九:对经过时效处理的连接件进行吹砂,去除表面氧化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打印实现不同模具钢材料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热处理因模具钢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规则如下:(1)当模具钢为H11时,热处理具体为:①淬火:830℃和1100℃下各保温60min后油冷;②回火:250℃下保温180min后空冷;(2)当模具钢为H13时,热处理具体为:①淬火:550℃、850℃和1030℃下各保温60min、60min和70min后油冷;②回火:250℃下保温180min后空冷;(3)当模具钢为NAK80时,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良顺刘桐谢春林董定平彭泽丛陈大勇秦东
申请(专利权)人:哈特三维中山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