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317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包括破碎装置、输送装置、发酵罐、缓冲罐;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入料槽、破碎上辊、破碎上辊电机、破碎下辊、破碎下辊电机、溜槽;所述输送装置分为发酵前输送装置和发酵后输送装置,发酵前输送装置包括头轮支架、头轮、尾轮支架、尾轮、输送带、中间支架、支腿,输送带上方为所述溜槽;所述发酵后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发酵后的垃圾再循环到破碎装置中进行细破,这样处理垃圾更加有效,为后续深层次处理带来益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处理成本低,为后续处理带来益处。

A Kitchen Waste Recycling Crush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餐厨垃圾常常含有大量的大块有机物,需要将其细碎后进行处理,简单的破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破碎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包括破碎装置、输送装置、发酵罐、缓冲罐;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入料槽、破碎上辊、破碎上辊电机、破碎下辊、破碎下辊电机、溜槽,入料槽设置在所述破碎上辊上方,破碎上辊与破碎下辊上下设置,且二者间距可调,破碎上辊与破碎下辊分别由设置在同一侧的破碎上辊电机与破碎下辊电机控制转动和调整间距,破碎下辊下方设置有溜槽;所述输送装置分为发酵前输送装置和发酵后输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包括破碎装置、输送装置、发酵罐(01)、缓冲罐(02);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入料槽(1)、破碎上辊(22)、破碎上辊电机(23)、破碎下辊(31)、破碎下辊电机(32)、溜槽(4),入料槽(1)设置在所述破碎上辊(22)上方,破碎上辊(22)与破碎下辊(31)上下设置,且二者间距可调,破碎上辊(22)与破碎下辊(31)分别由设置在同一侧的破碎上辊电机(23)与破碎下辊电机(32)控制转动和调整间距,破碎下辊(31)下方设置有溜槽(4);所述输送装置分为发酵前输送装置和发酵后输送装置,发酵前输送装置包括头轮支架(50)、头轮(51)、尾轮支架(60)、尾轮(61)、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循环破碎系统,包括破碎装置、输送装置、发酵罐(01)、缓冲罐(02);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入料槽(1)、破碎上辊(22)、破碎上辊电机(23)、破碎下辊(31)、破碎下辊电机(32)、溜槽(4),入料槽(1)设置在所述破碎上辊(22)上方,破碎上辊(22)与破碎下辊(31)上下设置,且二者间距可调,破碎上辊(22)与破碎下辊(31)分别由设置在同一侧的破碎上辊电机(23)与破碎下辊电机(32)控制转动和调整间距,破碎下辊(31)下方设置有溜槽(4);所述输送装置分为发酵前输送装置和发酵后输送装置,发酵前输送装置包括头轮支架(50)、头轮(51)、尾轮支架(60)、尾轮(61)、输送带(71)、中间支架(72)、支腿(73),头轮支架(50)设置在所述发酵罐(01)上方,在头轮支架(50)上设置有头轮(51),尾轮支架(60)设置在所述缓冲罐(02)上方,在尾轮支架(60)上设置有尾轮(61),输送带(71)设置在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花孙玉芹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埃比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