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正运专利>正文

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314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吸附材料由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组成,其主要成分如下:硅藻土30%、二氧化硅10%、粘土6%、纳米微粉4%、硅酸钠3%、碳酸钙3%、碳酸镁5%、氧化铝5%、高岭土10%、光触媒10%、氧化锌4%、活性炭10%,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微孔陶瓷球从结构上增加了孔容积,克服了吸附量低的问题,持久性能佳,使用寿命长,同时纳米级的硅酸钠和活性炭,使得整体强度大,形体稳定性能好,且对于异味有良好的吸附清楚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更换的成本,同时削减了使用者频繁更换吸附材料的繁杂操作,实用性强。

A Super Adsorptiv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
,具体为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分子筛是人工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其硅铝比不同生成各种不同型号分子筛,分子筛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吸附性能好,在较高的温度下仍有很高的吸附量。然而随着现今分子筛使用范围的推广,其缺陷也日渐突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分子筛的吸附循环稳定性差,易饱和,持久性低且除味效果不明显,使用者需要频繁更换吸附材料,使用成本高,操作繁杂,有待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出分子筛的吸附循环稳定性差,易饱和,持久性低且除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附材料由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组成,其主要成分如下:硅藻土30%、二氧化硅10%、粘土6%、纳米微粉4%、硅酸钠3%、碳酸钙3%、碳酸镁5%、氧化铝5%、高岭土10%、光触媒10%、氧化锌4%、活性炭10%。优选的,配置步骤如下:①将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研磨制粉,并按照配比进行混合;②将混合后的粉剂引入气流粉碎机中进行纳米级的粉碎;③将纳米级粉碎后的粉料和适当的水混合搅拌后加入制粒包衣机,制成不同规格大小的球体;④将球体置于150℃的烘箱中,干燥5小时,形成多微孔陶瓷球即可。优选的,纳米级粉碎后的粉料和水的配比为3:1,搅拌时间为5-10min。(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级的粉碎制球形成的多微孔陶瓷球从结构上增加了孔容积,克服了吸附量低的问题,持久性能佳,使用寿命长。(2)、纳米级的硅酸钠和活性炭,使得整体强度大,形体稳定性能好,且对于异味有良好的吸附清楚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更换的成本,同时削减了使用者频繁更换吸附材料的繁杂操作,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吸附材料由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组成,其主要成分如下:硅藻土30%、二氧化硅10%、粘土6%、纳米微粉4%、硅酸钠3%、碳酸钙3%、碳酸镁5%、氧化铝5%、高岭土10%、光触媒10%、氧化锌4%、活性炭10%。本专利技术中,配置步骤如下:①将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研磨制粉,并按照配比进行混合;②将混合后的粉剂引入气流粉碎机中进行纳米级的粉碎;③将纳米级粉碎后的粉料和适当的水混合搅拌后加入制粒包衣机,制成不同规格大小的球体;④将球体置于150℃的烘箱中,干燥5小时,形成多微孔陶瓷球即可。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级粉碎后的粉料和水的配比为3:1,搅拌时间为5-10min。实施例1:取用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进行研磨制粉,研磨后分别依次取用粉剂硅藻土30g、二氧化硅10g、粘土6g、纳米微粉4g、硅酸钠3g、碳酸钙3g、碳酸镁5g、氧化铝5g、高岭土10g、光触媒10g、氧化锌4g、活性炭10g进行混合,并引入气流粉碎机中进行纳米级的粉碎,进一步的纳米级粉碎后与水3:1混合,搅拌后加入制粒包衣机,制成不同规格大小的球体,将球体置于150℃的烘箱中,干燥5小时,形成多微孔陶瓷球即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先取用成分研磨,由初步研磨后的半成品中称重选用剂量,避免研磨过程产生损耗,影响配比,从而影响整体成型后的吸附性能和整体强度,同时纳米级粉剂和水的配比为3:1,水量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水量过多,粘度大,不易干燥,水量过少则湿度低,容易龟裂,干扰其整体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该吸附材料多微孔陶瓷球从结构上增加了孔容积,克服了吸附量低的问题,持久性能佳,使用寿命长,纳米级的硅酸钠和活性炭,使得整体强度大,形体稳定性能好,且对于异味有良好的吸附清楚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更换的成本,同时削减了使用者频繁更换吸附材料的繁杂操作,实用性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由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组成,其主要成分如下:硅藻土30%、二氧化硅10%、粘土6%、纳米微粉4%、硅酸钠3%、碳酸钙3%、碳酸镁5%、氧化铝5%、高岭土10%、光触媒10%、氧化锌4%、活性炭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由硅藻土、二氧化硅、粘土、纳米微粉、硅酸钠、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铝、高岭土、光触媒、氧化锌和活性炭组成,其主要成分如下:硅藻土30%、二氧化硅10%、粘土6%、纳米微粉4%、硅酸钠3%、碳酸钙3%、碳酸镁5%、氧化铝5%、高岭土10%、光触媒10%、氧化锌4%、活性炭10%。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材料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步骤如下:①将硅藻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正运
申请(专利权)人:左正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