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310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包括喷淋管路、喷淋头、扬尘监测装置、水源及控制装置,喷淋管路内置于护栏上的竖杆内,相邻竖杆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串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在竖杆的顶部;所述水源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连接,所述水源与喷淋管路之间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扬尘监测装置连接;所述扬尘监测装置为PM2.5感应器,其设置在控制装置的顶部,扬尘监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水源为雨水收集装置,其内部设置过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结构合理,安装便捷,循环使用,设置扬尘监测装置,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开启降尘喷雾;本申请设置雨水收集器,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A Guardrail Spra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栏喷淋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护栏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防护栏是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在施工现场,由于需要运输大量土方,施工过程会产生大量扬尘,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需要在防护栏上设置喷淋降尘装置。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喷淋系统,往往采用水管埋在地面底部,利用人为对其开关进行控制,随机性较强,当PM严重超标后,无法及时对施工现场扬尘进行降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传统的喷淋系统常常使用自来水,对水资源消耗巨大,无形增加施工成本。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护栏喷淋系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结构合理,安装便捷,循环使用,设置扬尘监测装置,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开启降尘喷雾;本申请设置雨水收集器,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节约施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具体包括喷淋管路、喷淋头、扬尘监测装置、水源及控制装置,喷淋管路内置于护栏上的竖杆内,相邻竖杆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串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在竖杆的顶部;所述水源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连接,所述水源与喷淋管路之间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扬尘监测装置连接;所述扬尘监测装置为PM2.5感应器,其设置在控制装置的顶部,扬尘监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水源为雨水收集装置,其内部设置过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为细石块,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细沙颗粒,第一过滤层位于第二过滤层的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下部设置有旋转电机及旋转接头,旋转电机与喷淋头连接,旋转电机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一端与喷淋头连接,其另一端与喷淋管路连接,所述喷淋头可随旋转电机同步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喷淋头之间的距离为0.5-1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源为市政供水系统。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申请安装便捷,可循环使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2)本申请通过扬尘监测装置自动获取施工现场的扬尘情况,无需人员操作,自动开启喷雾降尘;(3)本申请选择性使用收集的雨水及市政水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源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护栏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喷淋头连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喷淋头;2.扬尘监测装置;3.喷淋管路;4.竖杆;5.雨水收集装置;6.过滤层,6-1.第一过滤层,6-2.第二过滤层;7.控制装置,7-1.显示器;8.旋转接头;9.旋转电机;10.水平固定杆;1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护栏喷淋系统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护栏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包括喷淋管路3(图2示出)、喷淋头1、扬尘监测装置2、水源及控制装置7,喷淋管路3内置于护栏上的竖杆4内,相邻竖杆4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串接,所述喷淋头1设置在竖杆4的顶部;所述水源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连接,所述水源与喷淋管路3之间设置有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扬尘监测装置2连接;所述扬尘监测装置2为PM2.5感应器,其设置在控制装置7的顶部,扬尘监测装置2与控制装置7连接;所述水源为雨水收集装置5,其内部设置过滤层6。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护栏之竖杆4底部的固定板使用地脚螺丝固定,在竖杆4的根部还设置有挡板11;为了保证喷淋管路系统的强度,竖杆4上设置有水平固定杆10,其水平焊接固定,以保证护栏喷淋系统的使用安全。本申请中,所述过滤层6包括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层6-1为细石块,所述第二过滤层6-2为细沙颗粒,第一过滤层6-1位于第二过滤层6-2的上部。这样收集的水源经过过滤后,流至喷淋管路3中,以保证收集的水源清洁度不够而造成二次污染。图2是本技术之喷淋头连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喷淋头1下部设置有旋转电机9及旋转接头8,旋转电机9与喷淋头1连接,旋转电机9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接头8,旋转接头8一端与喷淋头1连接,其另一端与喷淋管路3连接,所述喷淋头1可随旋转电机9同步转动。旋转的喷淋头能够增加喷射的范围,增加喷雾降尘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喷淋头1之间的距离为0.5-1m,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喷淋头1之间的距离为0.8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装置5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7连接。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雨水收集装置5中的水量过少时,与喷淋管路3连接的水源切换至市政供水系统,以保证喷淋系统的正常运行。本申请选择性使用收集的雨水及市政水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源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本申请中,所述控制装置7上设置有显示器7-1,用于显示雨水收集装置5中的液位情况、扬尘监测装置检测的PM2.5的数值及喷淋头1的开启情况,当扬尘监测装置检测的PM2.5的数值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装置开启喷淋头1,喷淋头开始自动旋转喷雾降尘。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结构合理,安装便捷,循环使用,设置扬尘监测装置,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开启降尘喷雾;本申请设置雨水收集器,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节约施工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管路(3)、喷淋头(1)、扬尘监测装置(2)、水源及控制装置(7),喷淋管路(3)内置于护栏上的竖杆(4)内,相邻竖杆(4)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串接,所述喷淋头(1)设置在竖杆(4)的顶部;所述水源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连接,所述水源与喷淋管路(3)之间设置有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扬尘监测装置(2)连接;所述扬尘监测装置(2)为PM2.5感应器,其设置在控制装置(7)的顶部,扬尘监测装置(2)与控制装置(7)连接;所述水源为雨水收集装置(5),其内部设置过滤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管路(3)、喷淋头(1)、扬尘监测装置(2)、水源及控制装置(7),喷淋管路(3)内置于护栏上的竖杆(4)内,相邻竖杆(4)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串接,所述喷淋头(1)设置在竖杆(4)的顶部;所述水源通过水管与喷淋管路(3)连接,所述水源与喷淋管路(3)之间设置有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与扬尘监测装置(2)连接;所述扬尘监测装置(2)为PM2.5感应器,其设置在控制装置(7)的顶部,扬尘监测装置(2)与控制装置(7)连接;所述水源为雨水收集装置(5),其内部设置过滤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6)包括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所述第一过滤层(6-1)为细石块,所述第二过滤层(6-2)为细沙颗粒,第一过滤层(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彭元李明张光辉潘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