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属于食品加工装置领域,解决了扰流效果与粉碎电机功率要求相互矛盾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电机和粉碎刀片,粉碎刀片位于粉碎杯体内并由粉碎电机带动旋转,粉碎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沿高度方向延伸,扰流筋的底端不高于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的顶端,扰流筋包括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顶端高于第二扰流筋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确保食品加工机扰流效果并降低粉碎电机的功率要求。

A Food Processing Machine with Good Disturbanc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带粉碎功能的食品加工机,其粉碎杯体的内壁基本上都设有提升粉碎性能、增加扰流作用的扰流筋,而且扰流筋的形状、高度位置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样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如果扰流筋的高度设计比较高,粉碎性能会相对较好,但粉碎电机的功率要求相对会增加,制浆时浆液液面偏高;如果扰流筋的高度设计比较低,粉碎电机的功率要求相对较小,但粉碎性能会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降低粉碎电机的功率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电机和粉碎刀片,粉碎刀片位于粉碎杯体内并由粉碎电机带动旋转,粉碎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沿高度方向延伸,扰流筋的底端不高于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的顶端,扰流筋包括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顶端高于第二扰流筋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筋的顶端不低于粉碎杯体的额定最高液面,第二扰流筋的顶端低于粉碎杯体的额定最高液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扰流筋的顶端位于工作液面以下。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杯体的内壁设有清洗喷头,第一扰流筋的顶端的高度位置位于清洗喷头的底端与顶端之间,在粉碎刀片的旋转方向上,清洗喷头位于第一扰流筋的下游侧。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喷头与第一扰流筋在粉碎杯体的周向上相隔角度A,A=10°~120°。进一步的,所述A=30°~80°。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还包括第三扰流筋,第三扰流筋的顶端低于第一扰流筋的顶端且不低于第二扰流筋的顶端,第二扰流筋、第三扰流筋和第一扰流筋在粉碎刀片的旋转方向上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扰流筋、第三扰流筋和第一扰流筋在粉碎杯体的周向上均布。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喷头在杯体的周向上位于第二扰流筋和第一扰流筋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的底端不低于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的底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扰流筋的顶端较高,可以在较大高度范围内提高浆液在粉碎杯体内循环流动时流向粉碎刀片的概率,从而提升粉碎效果,第二扰流筋的顶端较低,高于第二扰流筋顶端的浆液会越过第二扰流筋流动,因此第二扰流筋对浆液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降低对粉碎电机的功率要求,进而平衡粉碎效果与粉碎电机功率要求,选择相对较小功率的粉碎电机,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缩小体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组件,如图1所示,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1、粉碎电机2和粉碎刀片3,粉碎刀片3位于粉碎杯体1内并由粉碎电机2带动旋转,粉碎杯体1的内侧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沿粉碎杯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扰流筋的底端不高于粉碎刀片3的工作范围的顶端,扰流筋包括第一扰流筋11和第二扰流筋12,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高于第二扰流筋12的顶端。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较高,可以在较大高度范围内提高浆液在粉碎杯体1内循环流动时流向粉碎刀片3的概率,从而提升粉碎效果,第二扰流筋12的顶端较低,高于第二扰流筋12顶端的浆液会越过第二扰流筋12流动,因此第二扰流筋12对浆液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降低对粉碎电机2的功率要求,进而平衡粉碎效果与粉碎电机2功率要求,选择相对较小功率的粉碎电机2,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缩小体积。为了确保第一扰流筋11的扰流效果,可以设计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不低于粉碎杯体1的额定最高液面M,而为了降低第二扰流筋12对浆液的阻力作用,第二扰流筋12的顶端低于粉碎杯体1的额定最高液面M。浆液在循环流动时,受离心力作用会沿粉碎杯体1的内壁向上爬,因此工作液面的高度会相比额定最高液面M要高,所以要确保第一扰流筋11能够对循环流动的浆液起扰流作用,就要让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足够高,当然也不能超过粉碎杯体1的顶端,而一般情况下,浆液的工作液面也不会达到粉碎杯体1的顶端。由于用户在不同时间制作浆液会有不同的量,因此要确保第二扰流筋12的扰流效果,可以设计第二扰流筋12的顶端位于工作液面以下。由于扰流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让浆液带着物料流向粉碎刀片3,同时又要让浆液在粉碎杯体1内充分循环流动,让所有物料都有同样的机会与粉碎刀片3接触,因此扰流筋的底端不低于粉碎刀片3的工作范围的底端,即图1中虚线X低于虚线Y,避免形成局部循环,导致粉碎效果下降。粉碎刀片3的工作范围是一个圆柱区域,由粉碎刀片在高度方向的尺寸和工作直径决定的,粉碎刀片在高度方向的尺寸就是虚线Y到虚线Z之间的距离。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粉碎杯体1的自动清洗功能,可以在粉碎杯体1的内壁设有清洗喷头4,如图2所示,在制浆过程中,粉碎杯体1内的浆液会沿着粉碎杯体1的内壁循环流动,在遇到清洗喷头4阻挡后,由于惯性原理,还会向上冲高一定的高度,这样在前期粉碎阶段,容易使浆液携带的颗粒物料积棸在清洗喷头4的顶面,一定时间后会吸水膨胀或糊化并粘紧在清洗喷头4上,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的高度位置位于清洗喷头4的底端与顶端之间,即图2中实线U位于实线R和Q之间,在粉碎刀片3的旋转方向上,清洗喷头4位于第一扰流筋11的下游侧。在进行低容量制浆时,浆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会先遇到第一扰流筋11阻挡,由于惯性原理会向上冲一定高度,同时由于重力作用,浆液又会沿抛物线向下降落,在到达清洗喷头4位置时,液面反而会相对较低,不易冲击到清洗喷头4的侧面,自然无法向上冲到清洗喷头4的顶面上;在进行高容量制浆时,浆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会先遇到第一扰流筋11阻挡,由于惯性原理会向上冲一定高度,而且会高于清洗喷头4顶面的高度,液面回落后会直接冲击清洗喷头4的顶面,因此浆液能直接冲掉清洗喷头4顶面上的物料,物料难以在清洗喷头4的顶面堆积,也可以降低自动清洗难度,提高清洗效果。见图3,清洗喷头4与第一扰流筋11在粉碎杯体1的周向上相隔角度A,A=10°~120°。A的大小可以根据容量变化来定,一般情况下,粉碎杯体1的容量较大,A可以相应选择较大值,粉碎杯体1的容量较小,A可以相应选择较小值。作为较好的参数,可以选择A=30°~80°,例如A=30°、45°、50°、60°、70°、75°或80°等等。A过小或过大,都无法达到上述的效果。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为提高扰流效果,可以增加扰流筋数量,如图3所示,扰流筋还包括第三扰流筋13,第三扰流筋13的顶端低于第一扰流筋11的顶端且不低于第二扰流筋12的顶端,第二扰流筋12、第三扰流筋13和第一扰流筋11在粉碎刀片3的旋转方向上依次设置,浆液遇到的阻力逐渐增加,可以减少浆液紊流,降低震动,同时浆液在遇到第一扰流筋11之后,又可以下落较大高度,利用这个冲击,物料更容易到达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从而提高粉碎效果。图3中,粉碎刀片3逆时针旋转,带动浆液逆时针流动。为了优化扰流筋的扰流效果,第二扰流筋12、第三扰流筋13和第一扰流筋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电机和粉碎刀片,粉碎刀片位于粉碎杯体内并由粉碎电机带动旋转,粉碎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沿高度方向延伸,扰流筋的底端不高于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包括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顶端高于第二扰流筋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体、粉碎电机和粉碎刀片,粉碎刀片位于粉碎杯体内并由粉碎电机带动旋转,粉碎杯体的内侧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沿高度方向延伸,扰流筋的底端不高于粉碎刀片的工作范围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包括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的顶端高于第二扰流筋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筋的顶端不低于粉碎杯体的额定最高液面,第二扰流筋的顶端低于粉碎杯体的额定最高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筋的顶端位于工作液面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杯体的内壁设有清洗喷头,第一扰流筋的顶端的高度位置位于清洗喷头的底端与顶端之间,在粉碎刀片的旋转方向上,清洗喷头位于第一扰流筋的下游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军伟王毓吉王国华谢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