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其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46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其包括层压件及安装在层压件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纵长延伸的用于收容层压件边缘的第一收容槽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的悬臂,所述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上设有悬臂,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悬臂固定连接,从而减薄边框的厚度,保证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的安全。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its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进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层压件及边框。边框安装于光伏组件的四周,层压件的边缘容纳在边框的收容槽内,从而使整个光伏组件通过边框固定安装在支架上。边框也起到增加光伏组件强度和密封层压件边缘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光伏组件之间主要采用角码相互连接。但是,用于安装角码的空腔一般位于收容槽的下方,此种设计增加了边框的厚度,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重量增加。当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由于光伏组件的重量增加,势必会造成屋顶的承载负荷增加,从而影响屋顶的安全。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光伏组件及其边框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边框的光伏组件及其边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层压件及安装在层压件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纵长延伸的用于收容层压件边缘的第一收容槽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的悬臂,所述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第一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一抵持壁及第二抵持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一抵持壁及第二抵持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悬臂与所述第一侧壁大致平行;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二侧壁、位于第二侧壁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三抵持壁及第四抵持壁,所述第二侧壁、第三抵持壁及第四抵持壁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悬臂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二边框的两端设有位于第二收容槽靠近第一侧壁一侧的腔体,所述螺孔与腔体对应设置,所述螺钉通过螺孔旋入腔体内,进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沿层压件厚度方向的高度不超过10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悬臂突伸第一侧壁的长度等于第三抵持壁、第四抵持壁远离第二侧壁一端延伸的长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腔体位于第三抵持壁上的上表面上设有接地孔,所述接地孔与腔体贯通。一种边框,所述边框位于如上所述光伏组件上,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上设有悬臂,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悬臂固定连接,从而减薄边框的厚度,保证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边框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边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及位于层压件边缘的边框,边框用于收容及密封层压件的边缘。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第一边框1通过螺钉3与第二边框2拼接并在拼接后组合成直角。结合图2所示,第一边框1包括第一侧壁11、位于第一侧壁11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一抵持壁12及第二抵持壁13,第一侧壁11、第一抵持壁12及第二抵持壁13之间形成纵长延伸的第一收容槽14,用于收容层压件的边缘。此外,为了减薄第一边框1的厚度,第一收容槽14沿层压件厚度方向的高度不超过10mm。第一边框1上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14纵长方向上的端部的悬臂15。悬臂15远离第一侧壁11的一端上设有螺孔151,用于螺钉3的插入。结合图3所示,第二边框2包括第二侧壁21、位于第二侧壁21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三抵持壁22及第四抵持壁23,第二侧壁21、第三抵持壁22及第四抵持壁23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24,用于收容层压件的边缘。此外,为了减薄第二边框2的厚度,第二收容槽24沿层压件厚度方向的高度不超过10mm。此外,为了可完全包覆第二边框2的端部,悬臂15突伸第一侧壁11的长度等于第三抵持壁22、第四抵持壁23远离第二侧壁21一端延伸的长度,从而使第二边框2的端部与悬臂15恰好吻合,增加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拼接后的密合度。第二边框2的两端设有腔体25,腔体25位于第二收容槽24靠近第二侧壁21的一侧。腔体25与螺孔151对应设置,当第一边框1与第二边框2拼接时,第二边框2的两端安装于悬臂15上,螺钉3通过螺孔151旋入腔体25内,进而使第一边框1的两端与第二边框2的两端固定连接。此外,腔体25的截面为工字型,用于增加腔体25本身的结构强度。腔体25位于第三抵持壁22上的上表面上设有接地孔251,接地孔251与腔体25贯通,用于线路接地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包括层压件及安装在层压件边缘的边框。为了在安装光伏组件时保证屋顶的安全,使用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的两种薄边框来安装,位于第一收容槽14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上设有悬臂15,第二边框2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悬臂15固定连接,从而在保证层压件的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薄边框的厚度,保证光伏组件在屋顶上安装时的安全。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
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
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层压件及安装在层压件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纵长延伸的用于收容层压件边缘的第一收容槽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的悬臂,所述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层压件及安装在层压件边缘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邻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纵长延伸的用于收容层压件边缘的第一收容槽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纵长方向上的端部的悬臂,所述第二边框在其纵长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包括第一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一抵持壁及第二抵持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一抵持壁及第二抵持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悬臂与所述第一侧壁大致平行;所述第二边框包括第二侧壁、位于第二侧壁同侧并与其相连的第三抵持壁及第四抵持壁,所述第二侧壁、第三抵持壁及第四抵持壁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传国夏正月刘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