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40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连接有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在第一连接体内分为若干第一支线,所述第一支线的端部连接有铜管;第二连接体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在第二连接体内分为若干第二支线,所述第二支线的端部连接有与铜管相适应的插针;第一连接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连接体外周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第一法兰相适应的凸环;第二连接体与第二法兰相接处的上部套接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连接、密封效果好、插接稳定的优点。

A Waterproof Connector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适用于对不同电气元件之间进行线路连接的常用部件,在电气产品中被广泛使用。目前,市面上的连接器各种各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连接器连接处密封不严,容易进入灰尘、水渍,对连接器内的线路产生破坏;而且,连接器的固定多为直接插接,插针通过弹簧片进行夹持固定,而连接器之间通过卡接部件进行固定连接,在检修过程中需要频繁拆卸,从而导致连接器被破坏,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连接、密封效果好、插接稳定的汽车用防水连接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有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在第一连接体内分为若干第一支线,所述第一支线的端部连接有铜管;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在第二连接体内分为若干第二支线,所述第二支线的端部连接有与铜管相适应的插针;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连接体外周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第一法兰相适应的凸环;所述第二连接体与第二法兰相接处的上部套接有密封圈。第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体上部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上侧为第一连接体内部的分隔部,所述铜管嵌接在分隔部。第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上端为封堵板,所述插针与第二支线嵌接在所述封堵板内。第一步,所述封堵板的上端设置有弹性绝缘片,所述插针穿过弹性绝缘片。第一步,所述第一支线与第二支线均为带绝缘皮的导电线芯。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支线的第一卡板。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支线的第二卡板。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通过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进行连接固定,并假设密封圈与弹性绝缘片,从而对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连接处进行良好的密封,并且通过弹性绝缘片对插针之间进行分隔,避免出现短路的情况;2、本技术将插针与第二支线嵌接在封堵板上,从而对插针进行良好的固定,避免在插接连接器时,由于插针松动而无法使得插针插入铜管内,有效保证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之间的快速插接;3、本技术通过凸环对第一法兰进行完整包覆,连接后有效保持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整体性,并且经过凸环与第一法兰进行初步密封,同时与密封圈、弹性绝缘片相配合进行良好密封;总之,本技术具有便于连接、密封效果好、插接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3、第一线束,4、第一支线,5、铜管,6、第二线束,7、第二支线,8、插针,9、第一法兰,10、第二法兰,11、凸环,12、密封圈,13、插接腔,14、分隔部,15、封堵板,16、弹性绝缘片,17、第一卡板,18、第二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体1以及第二连接体2;所述第一连接体1连接有第一线束3,所述第一线束3在第一连接体1内分为若干第一支线4,所述第一支线4的端部连接有铜管5,其中,第一线束3与第一连接体1的连接处采用绝缘密封胶粘结;所述第二连接体2连接有第二线束6,所述第二线束6在第二连接体2内分为若干第二支线7,所述第二支线7的端部连接有与铜管5相适应的插针8,其中第二线束6与第二连接体2的连接处采用绝缘密封胶粘结;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9,所述第二连接体2外周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二法兰10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第一法兰9相适应的凸环11,其中凸环11的内径与第一法兰9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体2与第二法兰10相接处的上部套接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紧密的套接在第二连接体2上,安装时,第一法兰9与第二法兰10对密封圈12紧密压接,并且密封圈12采用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因此在收到第一法兰9与第二法兰10挤压后在密封圈12的弹性作用下对密封圈12与第一法兰9以及第二法兰10之间的缝隙进行良好填充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体2上部的插接腔13,所述插接腔13上侧为第一连接体1内部的分隔部14,所述铜管5嵌接在分隔部14内,铜管5热镶嵌在分隔部14中,从而对铜管5进行有效固定,便于后续插接过程中,插针8顺利插入铜管5内,铜管5与插针8连接后进行有效导电。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体2的上端为封堵板15,所述插针8与第二支线7嵌接在所述封堵板15内,从而通过封堵板15对插针8与第二支线7进行固定;所述封堵板15的上端设置有弹性绝缘片16,所述插针8穿过弹性绝缘片16,弹性绝缘片16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够对封堵板15与分隔部14之间进行紧密的密封,同时对插针8之间进行有效绝缘分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线4与第二支线7均为带绝缘皮的导电线芯,从而便于第一分支线4与第二分支线7的整体绝缘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支线4的第一卡板17;所述第二连接体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支线7的第二卡板18,从而将第一支线4与第二支线7进行紧密固定,避免在连接第一连接体1与第二连接体2时第一支线4与第二支线7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与第二连接体2通过螺栓固定,从而便于第一连接体1与第二连接体2之间的紧密固定和良好密封。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1)以及第二连接体(2);所述第一连接体(1)连接有第一线束(3),所述第一线束(3)在第一连接体(1)内分为若干第一支线(4),所述第一支线(4)的端部连接有铜管(5);所述第二连接体(2)连接有第二线束(6),所述第二线束(6)在第二连接体(2)内分为若干第二支线(7),所述第二支线(7)的端部连接有与铜管(5)相适应的插针(8);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9),所述第二连接体(2)外周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二法兰(10)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第一法兰(9)相适应的凸环(11);所述第二连接体(2)与第二法兰(10)相接处的上部套接有密封圈(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1)以及第二连接体(2);所述第一连接体(1)连接有第一线束(3),所述第一线束(3)在第一连接体(1)内分为若干第一支线(4),所述第一支线(4)的端部连接有铜管(5);所述第二连接体(2)连接有第二线束(6),所述第二线束(6)在第二连接体(2)内分为若干第二支线(7),所述第二支线(7)的端部连接有与铜管(5)相适应的插针(8);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9),所述第二连接体(2)外周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二法兰(10)的边缘向上延伸有与第一法兰(9)相适应的凸环(11);所述第二连接体(2)与第二法兰(10)相接处的上部套接有密封圈(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体(2)上部的插接腔(13),所述插接腔(13)上侧为第一连接体(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幸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众成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