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33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板、音圈电机、主轴电机和磁盘,基板上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磁头臂和微位移机构,所述磁头臂与音圈电机传动连接,磁头臂的右端铰接有悬承,所述悬承右端的下表面安装有磁头,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磁头臂和悬承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硅胶槽,所述硅胶槽内配合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的顶部开有密封槽,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面上设有一圈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有嵌入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安全性高,数据不易丢失,密封性好等优点。

A Hard Disk Safety 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数据储存与读写
,特别涉及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硬盘在加载过程如若遇到尘埃粒子,磁头与尘埃粒子发生碰撞,会引起磁头剧烈震动,可能导致存储介质的划伤,引起数据丢失,存在致命性的影响,因此硬盘需要在永久性密封的环境中进行加载读取数据信息,传统的硬盘加载装置是通过设置空气过滤膜来过滤去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此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密封性不好,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仍可能进入到硬盘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对硬盘进行加载读取时,若突然切断电源停机,此时硬盘盘片转速迅速下降,空气膜对磁头的支承力也跟着迅速下降,此时磁头还没有移至起停区,从而导致磁头与盘片发生碰撞,引起数据丢失,除此之外如果电源的输出直流电压纹波过大,也会导致硬盘转速不稳定和磁头抖动,使得磁头与高速旋转的盘片碰撞,硬盘加载过程的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本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安全性高,数据不易丢失,密封性好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板、音圈电机和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用于驱动磁盘转动的主轴,基板上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磁头臂和微位移机构,所述磁头臂的一端通过所述枢轴转动连接在基板上,且磁头臂与所述音圈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磁头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悬承,所述悬承远离磁头臂一端的下表面安装有磁头,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一端与磁头臂固定连接,微位移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微位移加载机构与悬承固定连接。上述控制电路板、音圈电机、主轴电机和磁头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且围绕所述基板四周开设有硅胶槽,所述硅胶槽内配合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的顶部开有弧形的密封槽,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面上设有一圈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密封槽配合的嵌入凸缘。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轴电机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音圈电机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板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磁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磁头借助悬承的弹力悬停在磁盘的上方,磁头与磁盘处于非接触状态,控制电路板输出信号给音圈电机,音圈电机带动磁头臂转动,进而将磁头移至磁盘的有效范围之外。通电工作时,控制电路板首先输出信号给主轴电机,主轴电机工作并通过主轴带动磁盘开始转动,当磁盘转速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电路板控制音圈电机工作,将磁头移至磁盘的上方,然后,控制电路板再输出信号给微位移机构,微位移机构产生微位移动作,再通过微位移加载机构加载于悬承上,于是,磁头被往下压,进而开始相对磁盘记录和读出数据。本技术通过设置微位移机构,一旦发生突然断电,加在微位移机构上的电压消失,加载力消失,磁头在磁头臂的预载力的作用下迅速抬起,磁头与磁盘之间的距离恢复到初始值,磁头不会与磁盘发生碰撞,从而避免因断电导致的磁头碰撞,避免数据丢失和硬盘磁头的损坏,提高本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在下壳体开设硅胶槽,并在硅胶槽内密封设置硅胶密封圈,在上壳体的内顶面上设置一圈密封板,通过密封板上的嵌入凸缘与硅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槽的配合,可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之后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并使磁头和磁盘处于其中,保证在硬盘加载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密封的环境内,避免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进入并与磁头发生碰撞,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提高本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微位移机构为多层压电晶体。微位移机构采用多层压电晶体,多层压电晶体具有电致伸缩的性能,通过改变加在多层压电晶体上的电压,可精确地控制晶体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幅度,而加在多层压电晶体上的电压可由控制电路板来控制,因此利用多层压电晶体可很方便地解决磁头的加载问题,同时压电晶体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地安装在磁头臂上。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栓紧固,且所述螺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密封板和所述硅胶密封圈的外侧。通过螺栓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锁紧,使硅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槽与密封板上的嵌入凸缘始终紧密配合,保持密封性。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开有电源接口和数据接口。电源接口为硬盘加载装置提供电源,数据接口为ATA接口或SCSI接口,用于与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微位移机构,一旦发生突然断电,加在微位移机构上的电压消失,加载力消失,磁头在磁头臂的预载力的作用下迅速抬起,磁头与磁盘之间的距离恢复到初始值,磁头不会与磁盘发生碰撞,从而避免因断电导致的磁头碰撞,避免数据丢失和硬盘磁头的损坏,提高本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的安全性。2、本技术在下壳体开设硅胶槽,并在硅胶槽内密封设置硅胶密封圈,在上壳体的内顶面上设置一圈密封板,通过密封板上的嵌入凸缘与硅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槽的配合,可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之后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并使磁头和磁盘处于其中,保证在硬盘加载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密封的环境内,避免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进入并与磁头发生碰撞,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提高本技术在硬盘加载过程中的安全性。3、本技术采用多层压电晶体作为微位移机构,多层压电晶体具有电致伸缩的性能,通过改变加在多层压电晶体上的电压,可精确地控制晶体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幅度,而加在多层压电晶体上的电压可由控制电路板来控制,因此利用多层压电晶体可很方便地解决磁头的加载问题,同时压电晶体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地安装在磁头臂上。4、本技术通过螺栓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锁紧,使硅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槽与密封板上的嵌入凸缘始终紧密配合,保持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硬盘安全加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加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硬盘安全加载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框图。附图标记:1、上壳体;2、下壳体;3、基板;4、控制电路板;5、音圈电机;6、主轴电机;7、磁盘;8、枢轴;9、加载机构;10、磁头臂;11、微位移机构;12、悬承;13、磁头;14、微位移加载机构;15、硅胶槽;16、硅胶密封圈;17、密封槽;18、密封板;19、嵌入凸缘;20、螺栓;21、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内固定有基板3,基板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音圈电机5和主轴电机6,主轴电机6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用于驱动磁盘7转动的主轴21,基板3上通过枢轴8转动连接有加载机构9。加载机构9包括磁头臂10和微位移机构11,磁头臂10通过枢轴8转动连接在基板3上,且磁头臂10的左端与音圈电机5传动连接,磁头臂10的右端铰接有悬承12,悬承12右端的下表面安装有磁头13,微位移机构11的左端与磁头臂10固定连接,微位移机构11的右端通过微位移加载机构14与悬承1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板、音圈电机和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用于驱动磁盘转动的主轴,基板上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磁头臂和微位移机构,所述磁头臂的一端通过所述枢轴转动连接在基板上,且磁头臂与所述音圈电机传动连接,磁头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悬承,所述悬承远离磁头臂一端的下表面安装有磁头,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一端与磁头臂固定连接,微位移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微位移加载机构与悬承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且围绕所述基板四周开设有硅胶槽,所述硅胶槽内配合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的顶部开有弧形的密封槽,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面上设有一圈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密封槽配合的嵌入凸缘;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轴电机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音圈电机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板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磁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安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板、音圈电机和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连有用于驱动磁盘转动的主轴,基板上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有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磁头臂和微位移机构,所述磁头臂的一端通过所述枢轴转动连接在基板上,且磁头臂与所述音圈电机传动连接,磁头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悬承,所述悬承远离磁头臂一端的下表面安装有磁头,所述微位移机构的一端与磁头臂固定连接,微位移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微位移加载机构与悬承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且围绕所述基板四周开设有硅胶槽,所述硅胶槽内配合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的顶部开有弧形的密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洲唐彰国云胜强陈桂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