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识别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2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识别卡。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主体,所述卡主体具有正表面、与所述正表面平行的背表面以及在所述正表面和所述背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正表面垂直延伸的侧表面,所述卡主体具有在所述正表面上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在所述侧表面上;和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能够经由所述凹槽的所述端部开口插入所述凹槽。

Assembled identification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识别卡
本技术属于识别卡
,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可更换表面图文的组装式的识别卡。
技术介绍
识别卡是用于识别个体和储存个体信息的介质。各种识别卡(例如,工作证、身份证、各种金融交易卡、会员卡等)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各种识别卡(例如,各种金融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卡等),并且为这些识别卡提供了各种造型、颜色或图文,以增强其外观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传统的识别卡采用传统的印刷工艺在卡片表面或内部形成图文,然而通过这这种方式制造的识别卡,其表面的图文无法更改。有些消费者为将识别卡表面的图像更改为自己喜欢的图像,会在卡片表面贴上具有期望图案的贴纸或贴膜。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更换卡体表面图文存在以下缺点:1、贴纸和贴膜是通过不干胶的形式与卡体表面粘合的,更换时难以剥离;2、旧贴纸或贴膜在揭下的过程中很容易破损或褶皱,无法保存及再次使用;3、旧贴纸或贴膜揭下后会在卡片表面有胶残留,使得新贴纸或贴膜很难与卡片契合;4、贴纸或贴膜的方法只适合非接触卡体,对于接触式芯片卡来说,芯片需要暴露在表面,这种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操作。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地更换卡片表面图文的识别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卡片图案的组装式识别卡,以解决上文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卡。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识别卡可包括:卡主体,所述卡主体具有正表面、与所述正表面平行的背表面以及在所述正表面和所述背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正表面垂直延伸的侧表面,所述卡主体具有在所述正表面上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在所述侧表面上;和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能够经由所述凹槽的所述端部开口插入所述凹槽。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识别卡还可包括嵌入所述卡主体的IC芯片,所述凹槽与所述IC芯片相互隔开。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凹槽可为T型槽或燕尾槽,并且所述插入件具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深度可为0.3mm至0.5mm。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深度可为0.4±0.02mm。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插入件可由陶瓷材料、金属材料、PVC或ABS制成。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卡主体和所述插入件均可由陶瓷材料制成。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凹槽的底部可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并且所述插入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凹部。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定位凸起的高度可为0.05mm至0.2mm。附图说明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组装式识别卡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示例性的组装方式;图2示出了组装后的识别卡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主体以及插入件的侧视示意图,示出了卡主体上的凹槽和插入件的侧面形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理解,以下将结合附图及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下文提出或在附图中图示的构造或细节。本技术还可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的尺寸比例并不代表产品真实的尺寸比例,而仅是为了示意性地呈现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连接关系。为了方便理解,部件的不同尺寸可能作出了不同比例的缩放。以下将参照图1-3对本技术的识别卡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了组装之前的识别卡100。如图所示,识别卡100包括卡主体110和插入件120。卡主体110具有正表面(图1所示的表面)、与所述正表面平行的背表面以及在所述正表面和所述背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正表面垂直延伸的侧表面,卡主体110具有在正表面上延伸的凹槽111,并且凹槽111的至少一个端部开口112形成在所述侧表面上。插入件120能够经由凹槽111的端部开口112插入凹槽111中。例如,在图1中,插入件120能够沿着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通过端部开口112插入凹槽111中。如图2所示,将插入件120完全插入凹槽110之后,完整的识别卡100组装完成。插入件120表面上的图像(或文字等)能够通过凹槽111在卡主体110的正表面上的开口显露出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使用者希望更换识别卡正表面上的图像,则可以将插入件120从卡主体110的凹槽111中取出,并将具有其他图像的新插入件经由凹槽的端部开口112插入卡主体110的凹槽111中即可。识别卡100的卡主体110可通过传统的制卡工艺制造识别卡的卡体,然后在卡体上开槽获得,凹槽111可通过较精密的铣削工艺制造。继续参见图1,识别卡100还包括嵌入卡主体110的IC芯片130,并且凹槽111与IC芯片130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因此,插入件120的使用不会对识别卡(例如,双界面银行交易卡)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所示的凹槽111的正表面形状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凹槽111并不仅限于这种形状。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1可具有各种可能的形状,只要其形状能够使得插入件120顺利插入即可。例如,凹槽111的正表面可以是矩形、梯形、圆弧形、三角形等,插入件120具有与凹槽111对应的形状和尺寸。此外,凹槽111的端部开口可以设置在识别卡的卡主体110的侧表面的任意位置。例如,虽然图1中的凹槽111的两个端部开口分别设置在卡主体110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上,但是凹槽111也可以仅具有一个端部开口。例如,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凹槽111仅有的一个端部开口设置在卡主体的一个侧表面上,凹槽111仅在卡主体110的正表面上延伸卡主体的整个宽度的二分之一,凹槽111的另一端在卡主体中部某位置处终止。此外,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1的两个端部开口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卡主体110的两个相邻的侧表面上。图3示出的凹槽111为燕尾槽的形式,并且插入件120优选地应具有与凹槽111相同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便插入件120能够恰好容纳并良好地保持在凹槽111中。凹槽111的槽底角通常在30至60度的范围内,并且优选45度左右,以便保持插入件120不从凹槽111中脱出,同时降低凹槽111的加工难度。虽然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凹槽111也可为T型槽或其他适当的槽形式,并且插入件120具有与凹槽111的基本相同或大致对应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对于金融交易卡、身份证等识别卡而言,其整体厚度仅约0.8mm,因此,凹槽111的深度可设定在0.3mm至0.5mm范围内,以便尽可能地兼顾卡主体和插入件二者的强度。优选地,凹槽111的深度可设定为0.4±0.02mm(即,0.38~0.42mm)。插入件120可由与卡主体110相同的材料制成。卡主体110通常由多层树脂材料(例如,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薄板热压结合而成,则插入件120也可由类似的材料制造。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主体,所述卡主体具有正表面、与所述正表面平行的背表面以及在所述正表面和所述背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正表面垂直延伸的侧表面,所述卡主体具有在所述正表面上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在所述侧表面上;和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能够经由所述凹槽的所述端部开口插入所述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主体,所述卡主体具有正表面、与所述正表面平行的背表面以及在所述正表面和所述背表面之间相对于所述正表面垂直延伸的侧表面,所述卡主体具有在所述正表面上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在所述侧表面上;和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能够经由所述凹槽的所述端部开口插入所述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识别卡还包括嵌入所述卡主体的IC芯片,所述凹槽与所述IC芯片相互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凹槽为T型槽或燕尾槽,并且所述插入件具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腾方晨邓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