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96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包括外壳、底座、导气座和过滤组件。外壳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在外壳内及底座上设有过滤组件用于粘附油气混合物的油液,分离出净化的气体,通过外壳上的排气孔排出。导气座的下部用于与空压器连接并从外到内的与底座、过滤组件同轴配合,上部伸入到过滤组件的进气空腔内并通过内部轴线上的导气孔通入油气混合物。底座内设有储油槽用于聚集油液,并与导气座侧壁上的多个导通孔对应连通,导通孔与导气孔对应连通。在导通孔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导通端朝向储油槽。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单向阀,并通过导气孔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储油槽、导通孔、单向阀和导气孔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

An Air Compressor Respi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呼吸器。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是永恒的主题,由于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的工作特点,在压缩气体时一些润滑油液易被喷入其中,在空压机的机箱内易形成油气混合物。若这些油气混合物不排出机箱,会对机箱内零部件产生一定的危害。若不处理直接排出,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若空气中含油气体浓度过大,还存在燃烧和爆炸的危险。为了确保压缩气体的质量和安全考虑,需采用呼吸器(又称油气分离器)与空压机连接,起到对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的作用。CN202991404U公开了碰撞式油气分离呼吸器,该呼吸器包括腔体和顶盖,腔体底部的底板上设有进气孔,顶盖上设有排气孔,腔体上设置有插芯,所述的插芯包括端盖和插轴,端盖封闭设置在腔体的端部,在端盖上设有通气口,排气孔与通气口相连通:所述的腔体内设有封闭挡片,封闭挡片在腔体内隔出环形气道,所述的进气孔和通气口分别位于环形气道的起始端和末端。所述腔体的内壁径向设置有多块第一挡片,插轴的外壁径向设置有多块第二挡片,第二挡片与所述的第一挡片间隙设置并分别设有通气缝隙。它未涉及油液回收的技术方案。CN202768329U公开了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用呼吸器,包括空滤器和滤筒,滤筒下端固定安装在曲轴箱壳体上,所述空滤器设置在滤筒的上端口,所述滤筒的下端口密封固定联接在所述曲轴箱壳体的侧盖上,在该侧盖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罩,该导向罩使所述滤筒的气道和所述曲轴箱的内腔以折向迷宫型结构相连通。它将呼吸器与曲轴箱壳体的侧盖结合成一体,并在该侧盖的内侧壁上增设导向罩,利用内外导向罩折向即迷宫式结构,使滤筒气道和曲轴箱内腔相连,内外导向罩起到了挡油、沟通外界作用,即该迷宫式结构能使气体通过而阻止润滑油通过,从而杜绝呼吸器窜油、冒油现象。它未涉及油液回收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对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避免排出的气体污染空气,同时对油液进行回收利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包括外壳、底座、导气座和过滤组件: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外壳内及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过滤组件用于粘附油气混合物的油液,分离出净化的气体,在所述外壳上上设有排气孔;所述导气座的下部用于与空压器连接并从外到内的与所述底座、所述过滤组件同轴配合,上部伸入到所述过滤组件的进气空腔内并通过内部轴线上的导气孔通入油气混合物;所述底座内设有储油槽用于聚集因重力作用掉下的油液,所述储油槽与所述导气座侧壁上的多个导通孔对应连通,所述导通孔与所述导气孔对应连通;在所述导通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所述储油槽的油压大于阀门的开启压力时开启;聚集较多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并通过所述导气孔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所述储油槽、所述导通孔、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导气孔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进一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从外到内的外滤网罩、外滤丝网、不锈钢丝网、内滤网罩和内滤丝网,在所述内滤丝网内形成所述进气空腔。进一步,所述外滤丝网和所述内滤丝网的厚度为0.5mm,丝孔直径为0.2mm。进一步,所述不锈钢丝网的厚度大于所述外滤丝网和所述内滤丝网的厚度。进一步,所述导气座与所述底座、所述过滤组件的配合处设有密封物用于填充配合间隙。进一步,所述单向阀为溢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空压机上连接所述空压机呼吸器,起到对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的作用,净化油气混合物,避免排出的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在对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后,聚集在储油槽的较多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并通过所述导气孔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所述储油槽、所述导通孔、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导气孔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所述空压机呼吸器的零部均可拆卸,滤网和不锈钢丝网均可清洗能重复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底座,20-储油槽;3-导气座,30-导气孔,31-导通孔,32-单向阀;4-过滤组件,40-内滤丝网,41-内滤网罩,42-不锈钢丝网,43-外滤丝网,44-外滤网罩;5-进气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包括外壳1、底座2、导气座3和过滤组件4。所述外壳1呈环状,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所述外壳1内及所述底座2上设有所述过滤组件4用于粘附油气混合物的油液(例如油粒等),分离出净化的气体,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排气孔,通过该排气孔排出气体。所述导气座3的下部用于与空压器连接并从外到内的与所述底座2、所述过滤组件4同轴配合,上部伸入到所述过滤组件4的进气空腔5内并通过内部轴线上的导气孔30通入油气混合物。所述底座2内设有储油槽20用于聚集因重力作用掉下的油液,油液流向如图1中B向箭头所示。所述储油槽20与所述导气座3侧壁上的多个导通孔31对应连通,所述导通孔31与所述导气孔30对应连通。在所述导通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所述单向阀32在所述储油槽20的油压大于阀门的开启压力时开启。聚集较多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32,并通过所述导气孔30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所述储油槽20、所述导通孔31、所述单向阀32和所述导气孔30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从外到内的外滤网罩44、外滤丝网43、不锈钢丝网42、内滤网罩41和内滤丝网40,在所述内滤丝网40内形成所述进气空腔5。所述不锈钢丝网42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和耐磨性较强等优点,其类型和参数(例如丝径和网孔)根据使用情况而定。所述外滤丝网43和所述内滤丝网40可采用金属过滤网,过滤网优选但不限定厚度为0.5mm、丝孔直径为0.2mm。所述不锈钢丝网42的厚度s大于所述外滤丝网43和所述内滤丝网40的厚度,较厚的所述不锈钢丝网42对整体结构可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外滤网罩44和所述内滤网罩41呈网格状,有利于粘附及过滤油液。所述导气座3与所述底座2、所述过滤组件4的配合处设有密封物用于填充配合间隙,防止漏气。所述单向阀32为溢流阀或其他阀门类型,在所述储油槽的油压大于阀门开启压力时开启,并在压力消失时关闭。油气混合物通过如图1中A向所示的方向通过所述导气孔30进入所述进气空腔9,并依次从内到外地通过所述内滤丝网40、所述内滤网罩41、所述不锈钢丝网42、所述外滤丝网43和所述外滤网罩44。在此过程中,所述油气混合物的油液粘附在上述结构上,通过多层上述结构的粘附作用使分离出净化的气体,气体再通过所述外壳1上的排气孔(图中未标注)被排出。粘附在所述内滤丝网40、所述内滤网罩41、所述不锈钢丝网42、所述外滤丝网43和所述外滤网罩44上的油液因重力作用掉入并聚集在所述底座2的储油槽20内。聚集较多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32,并通过所述导气孔30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所述储油槽20、所述导通孔31、所述单向阀32和所述导气孔30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包括外壳(1)、底座(2)、导气座(3)和过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在所述外壳(1)内与所述底座(2)围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过滤组件(4)用于粘附油气混合物的油液,分离出净化的气体,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排气孔;所述导气座(3)的下部用于与空压器连接并从外到内的与所述底座(2)、所述过滤组件(4)同轴配合,上部伸入到所述过滤组件(4)的进气空腔(5)内并通过内部轴线上的导气孔(30)通入油气混合物;所述底座(2)内设有储油槽(20)用于聚集因重力作用掉下的油液,所述储油槽(20)与所述导气座(3)侧壁上的多个导通孔(31)对应连通,所述导通孔(31)与所述导气孔(30)对应连通;在所述导通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所述单向阀(32)在所述储油槽(20)的油压大于阀门的开启压力时开启;聚集较多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32),并通过所述导气孔(30)流回空压机机箱的油池,所述储油槽(20)、所述导通孔(31)、所述单向阀(32)和所述导气孔(30)形成回油通道,实现对油液的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呼吸器,包括外壳(1)、底座(2)、导气座(3)和过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在所述外壳(1)内与所述底座(2)围成的空间内设有所述过滤组件(4)用于粘附油气混合物的油液,分离出净化的气体,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排气孔;所述导气座(3)的下部用于与空压器连接并从外到内的与所述底座(2)、所述过滤组件(4)同轴配合,上部伸入到所述过滤组件(4)的进气空腔(5)内并通过内部轴线上的导气孔(30)通入油气混合物;所述底座(2)内设有储油槽(20)用于聚集因重力作用掉下的油液,所述储油槽(20)与所述导气座(3)侧壁上的多个导通孔(31)对应连通,所述导通孔(31)与所述导气孔(30)对应连通;在所述导通孔(31)内设有单向阀(32),所述单向阀(32)在所述储油槽(20)的油压大于阀门的开启压力时开启;聚集较多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32),并通过所述导气孔(30)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健刘光导冼则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