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94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属于水泵技术领域,解决了使用寿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消音主体、连接于消音主体一端的螺纹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消音主体另一端的排气端,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外壳、悬空架接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内壳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消声孔,所述内壳内设置有消声基材,达到了除油,提高使用寿命的效果。

A muffler for pu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用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水泵
,特别地,涉及一种水泵用消音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风动潜水泵的结构采用气动马达进行驱动,因此通过气动马达之后,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以及空气中会携带油雾。由此,消音器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果会降低,油雾容易堵塞或影响消音器的降低噪音的作用。目前,申请号为20121005293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水泵,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气动马达、水泵,所述气动马达与水泵为一体设置,所述气动马达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所述气动马达包括外壳、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分别与所述外壳装配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设于所述外壳上,在排气口上连接有消声器,但是这种结构,没有对消声器进行改进,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水泵用消音器,具有除油、降低油气排放,提高使用寿命和降噪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连接于消音主体一端的螺纹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消音主体另一端的排气端,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外壳、悬空架接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外壳、悬空架接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以及若干竖管部,所述竖管部贯穿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并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竖管部的下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一面板部上处于封闭,竖管部位于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所述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大管部,大管部的上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二面板部上处于封闭,大管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第一面板部和第四面板部中心位置下凹并且也设置有消音孔。通过上述设置,空气通过竖管部以及位于竖管部上的消音孔,可以到达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之间,然后通过大管部的消音孔进入到大管部的内部,在进入到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之间,之后通过第一面板部上的消音孔排出空气,此过程中,油液的动能被此内壳结构消耗,空气能够被多次有效分散,并且能够降低声音。采用此结构主要是降低谐振的发生,从而可以降低振动,降低噪音。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内壳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消声孔,所述内壳内设置有消声基材。通过上述设置,螺纹连接端方便消音主体进行连接和安装,使得消音主体安装于水泵上更加牢固,拆卸方便,利用内壳便于消声基材的放置,同时内壳处于悬空架接的方式减少空气阻力,并且空气能够通过消声孔改变空气的振动频率,以避免共振的产生。由此油气可以在经过消音孔的时候以及消声基材时碰撞到内壳上或基材上,从而积蓄在内壳底部,不易从排气端排出。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消声基材为海绵、无纺布或棉花。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海绵、无纺布或棉花,这些外形容易改变,并且具有自恢复,或膨胀的特性,因此容易放入到内壳中,并且启动降低空气振动,并且吸纳油气,也同时方便更换。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排气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柔性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一端固定于排气端的内壁,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上述设置,导流片进一步能够降低油气排放,并且能够使得油液回流。空气流也能够顺利通过导流片的自由端。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内壳底部安装有调节罩,所述调节罩套接在内壳外并通过转轴与内壳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罩上设置有孔径和位置都和内壳对应的调节孔。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调节罩的旋转,可以改变调节孔和消音孔的错位面积改变,从而可以改变气流通过大小。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具有除油、降低油气排放,提高使用寿命和降噪效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内壳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3中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3中的结构调节罩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消音主体;11、外壳;12、内壳;121、第一面板部;122、第二面板部;123、第三面板部;124、第四面板部;125、竖管部;126、大管部;13、开口;14、固定盖;15、消声孔;16、消声基材;2、螺纹连接端;3、排气端;4、导流片;5、调节罩;51、调节孔;6、转轴;7、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消音主体1、连接于消音主体1一端的螺纹连接端2、以及连接于消音主体1另一端的排气端3。消音主体1包括外壳11、悬空架接在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参考图2和图3所示,内壳12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面板部121、第二面板部122、第三面板部123、第四面板部124、以及若干竖管部125,所述竖管部125贯穿第一面板部121、第二面板部122、第三面板部123、第四面板部124并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竖管部125的下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一面板部121上处于封闭,竖管部125位于第二面板部122和第三面板部123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所述第二面板部122和第三面板部123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大管部126,大管部126的上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二面板部122上处于封闭,大管部126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15,第一面板部121和第四面板部124中心位置下凹并且也设置有消音孔15。在本实施例中,竖管部125采用了六个,大管部126采用了一个。大管部126的直径大于竖管部125。空气通过竖管部125以及位于竖管部125上的消音孔15,可以到达第二面板部122和第三面板部123之间,然后通过大管部126的消音孔进入到大管部126的内部,在进入到第一面板部121和第二面板部122之间,之后通过第一面板部121上的消音孔15排出空气,此过程中,油液的动能被此内壳12结构消耗,空气能够被多次有效分散,并且能够降低声音。采用此结构主要是降低谐振的发生,从而可以降低振动,降低噪音。实施例2: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参考图4所示,内壳1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3,开口13固定连接有固定盖14,内壳1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消声孔15,内壳12内设置有消声基材16。内壳12悬空架接是通过连接块7进行焊接固定的。外壳11和内壳12大致为圆柱形。生产过程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内壳12和外壳11的安装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外壳11是对半的,内壳12也是对半的,两者通过连接块7焊接固定好之后,再将两半对接,再焊接,从而完成本结构。螺纹连接端2方便消音主体1进行连接和安装,使得消音主体1安装于水泵上更加牢固,拆卸方便,利用内壳12便于消声基材16的放置,同时内壳12处于悬空架接的方式减少空气阻力,并且空气能够通过消声孔15改变空气的振动频率,以避免共振的产生。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连接于消音主体一端的螺纹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消音主体另一端的排气端,其特征是,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外壳、悬空架接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以及若干竖管部,所述竖管部贯穿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并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竖管部的下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一面板部上处于封闭,竖管部位于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所述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大管部,大管部的上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二面板部上处于封闭,大管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第一面板部和第四面板部中心位置下凹并且也设置有消音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用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连接于消音主体一端的螺纹连接端、以及连接于消音主体另一端的排气端,其特征是,所述消音主体包括外壳、悬空架接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以及若干竖管部,所述竖管部贯穿第一面板部、第二面板部、第三面板部、第四面板部并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竖管部的下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一面板部上处于封闭,竖管部位于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所述第二面板部和第三面板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大管部,大管部的上端敞开并且另一端焊接于第二面板部上处于封闭,大管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消音孔,第一面板部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富马美良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开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