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大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8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上横板和下横板,且上横板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并且下横板上焊接有传动齿条,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通过升降杆与升降框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从上横板中穿过,且两者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框上开设有缺口,且升降框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蜗杆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焊接于传动杆上。该针织大圆机设置有可垂直升降的升降框,升降框在垂直下降的时候,产生向下的气流以及四侧水平方向的气流,这样可以将空气中的毛絮吹走,避免毛絮落在设备上。

A Knitting Roun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大圆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针织大圆机。
技术介绍
针织大圆机在生产织造工艺过程中,会产生飞絮、毛料纤维,造成飞絮、毛料纤维比较多。飞絮、毛料纤维会使及其运动部件被玷污,影响机件、织针的运动,最终导致机件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织造成本,现有的针织大圆机处理毛絮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针织大圆机处理毛絮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上横板和下横板,且上横板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并且下横板上焊接有传动齿条,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通过升降杆与升降框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从上横板中穿过,且两者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框上开设有缺口,且升降框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和蜗杆,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蜗杆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焊接于传动杆上,且传动杆的一端与升降框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均与传动链条相啮合,所述旋转杆的两端与升降框壁体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框内部并焊接有第三传动齿轮,并且旋转杆上粘接有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板和传动齿条垂直设置,且传动齿条位于缺口的正上方,且传动齿条的厚度小于缺口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框为矩形框状结构,且升降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条分布齿的一侧对应的升降框一侧表面为开口状,且传动齿条和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并且传动齿条长度为第一传动齿轮周长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呈等间距分布,且旋转杆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板,并且相邻2个旋转杆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板宽度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织大圆机设置有可垂直升降的升降框,其呈矩形框状,升降框在垂直下降的时候,其在连接板的配合下形成一个平板,这样可以带动气流快速向下运动,进而产生向下的气流以及四侧水平方向的气流,这样可以将空气中的毛絮吹走,避免毛絮落在设备上,同时覆盖范围大,清理效果好,当升降框在上升时,其又会形成矩形框状,这样避免产生向上的气流,将毛絮带到设备上,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框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框内部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升降框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杆和连接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上横板,3、下横板,4、液压缸,5、升降板,6、升降杆,7、升降框,8、缺口,9、传动齿条,10、第一传动齿轮,11、传动皮带,12、蜗杆,13、蜗轮,14、传动杆,15、第二传动齿轮,16、第三传动齿轮,17、传动链条,18、旋转杆,19、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1,机架1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上横板2和下横板3,且上横板2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4,并且下横板3上焊接有传动齿条9,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升降板5,且升降板5通过升降杆6与升降框7焊接连接,升降杆6从上横板2中穿过,且两者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升降框7上开设有缺口8,且升降框7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0和蜗杆12,第一传动齿轮10与蜗杆12通过传动皮带11传动连接,且蜗杆12与蜗轮13相啮合,蜗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5均焊接于传动杆14上,且传动杆14的一端与升降框7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三传动齿轮16均与传动链条17相啮合,旋转杆18的两端与升降框7壁体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旋转杆1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框7内部并焊接有第三传动齿轮16,并且旋转杆18上粘接有连接板19。进一步的,下横板3和传动齿条9垂直设置,且传动齿条9位于缺口8的正上方,且传动齿条9的厚度小于缺口8的长度,这样升降框7垂直升降时,可以使得传动齿条9正好穿过缺口8,且不会与传动齿条9发生碰撞。进一步的,升降框7为矩形框状结构,且升降框7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空心结构,可以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三传动齿轮16在内部进行传动。进一步的,传动齿条9分布齿的一侧对应的升降框7一侧表面为开口状,且传动齿条9和第一传动齿轮10相啮合,并且传动齿条9长度为第一传动齿轮10周长的四分之一,这样升降框7在移动时,当第一传动齿轮10与传动齿条9啮合后,在传动齿条9的作用下,第一传动齿轮10会旋转90°,当升降框7垂直向下移动时,会使得旋转杆18上的连接板19由垂直状变成水平状,当升降框7垂直向上移动时,会使得旋转杆18上的连接板19由水平状变成垂直状,这样升降框7配合水平的连接板19向下移动时,可以增加空气接触面积,会产生快速流动气流来将毛絮吹走,当升降框7配合垂直的连接板19向上移动时,可以减少空气接触面积,避免产生较大的向上流动气流,来带动毛絮向上流动。进一步的,旋转杆18呈等间距分布,且旋转杆18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板19,并且相邻2个旋转杆18之间的间距为连接板19宽度两倍,这样当旋转杆18上的连接板19由垂直状变成水平状时,所有的旋转杆18上的连接板19可以组合成一个平板,配合升降框7在垂直向下运动过程中,可以产生向下流动以及四侧水平流动的气流,进而可以将空气中的毛絮吹走,避免毛絮堆积在设备上。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液压缸4接入外界电源,液压缸4通过活塞杆带动升降板5下降,升降板5通过升降杆6带动升降框7下降,升降框7在下降时,其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0会与传动齿条9啮合,进而第一传动齿轮10顺时针旋转,并通过传动皮带11带动蜗杆12转动,蜗轮13随着蜗杆12同步转动,并通过传动杆14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5旋转,第二传动齿轮15通过传动链条17带动所有的第三传动齿轮16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有的旋转杆18同步转动,这样使得旋转杆18上的连接板19由垂直状变成水平状,同时蜗杆12和蜗轮13具有单向传动结构,在连接板19在向下移动时,其会一直保持水平状,不会发生倾斜;当升降框7随着液压缸4驱动上升时,其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0会在传动齿条9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三传动齿轮16的传动,使得连接板19由水平状变成垂直状,这样可以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避免产生向上的气流,带动毛絮落在设备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1)和旋转杆(1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上横板(2)和下横板(3),且上横板(2)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4),并且下横板(3)上焊接有传动齿条(9),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升降板(5),且升降板(5)通过升降杆(6)与升降框(7)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6)从上横板(2)中穿过,且两者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框(7)上开设有缺口(8),且升降框(7)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0)和蜗杆(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与蜗杆(12)通过传动皮带(11)传动连接,且蜗杆(12)与蜗轮(13)相啮合,所述蜗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5)均焊接于传动杆(14)上,且传动杆(14)的一端与升降框(7)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三传动齿轮(16)均与传动链条(17)相啮合,所述旋转杆(18)的两端与升降框(7)壁体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旋转杆(18)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框(7)内部并焊接有第三传动齿轮(16),并且旋转杆(18)上粘接有连接板(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1)和旋转杆(1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上横板(2)和下横板(3),且上横板(2)上螺栓固定有液压缸(4),并且下横板(3)上焊接有传动齿条(9),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焊接有升降板(5),且升降板(5)通过升降杆(6)与升降框(7)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6)从上横板(2)中穿过,且两者之间为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框(7)上开设有缺口(8),且升降框(7)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0)和蜗杆(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与蜗杆(12)通过传动皮带(11)传动连接,且蜗杆(12)与蜗轮(13)相啮合,所述蜗轮(13)和第二传动齿轮(15)均焊接于传动杆(14)上,且传动杆(14)的一端与升降框(7)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三传动齿轮(16)均与传动链条(17)相啮合,所述旋转杆(18)的两端与升降框(7)壁体滚动轴承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宁孙志勇钟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