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70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属于起重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位于桁架式臂架头部的两片纵梁,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顶点之间的导向滑轮组,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下底位置之间的起重滑轮组,以及与桁架式臂架头部相连接的两根悬架拉索,两个悬架拉索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分别卡装在导向滑轮组中对应侧的两用轴座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滑轮组中的导向轴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后,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提高使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自重、降低焊接难度、节约成本,是国内外起重机头部构造的一个重大突破,使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实现了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An Optimum Head Structure of Truss Boom of Mobile Boom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
本技术属于起重设备的
,更具体讲涉及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动臂塔式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大、作业范围广、工作效率高以及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火电、水电、冶金、建筑、矿山等领域的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动臂起重机中的桁架式臂架具有重量轻、迎风面积小、制造量少等优点,所以比板梁式臂架的应用范围更广。但这种桁架式臂架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参见图1和图2):悬架拉索5、起升钢丝绳6、传统导向滑轮组件2’、起重滑轮组件3交汇布置在桁架式臂架的头部,造成头部结构复杂、受力集中,因此根据受力情况对桁架式臂架头部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是需要的,这也将会对整个动臂塔式起重机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具体讲,在目前传统的桁架式臂架的头部结构中存在着薄弱设计:通过两根向上延伸且交叉的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与单片桁架的端头顶面形成单片状三角架结构,而单根的悬架拉索5就是通过传统拉索轴座4-1’和短的传统拉索轴4-3’连接在单片状三角架结构的顶点处(即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的交叉处),当悬架拉索5受拉时拉力通过传统拉索轴4-3’集中作用到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因此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处受力集中,一方面在焊接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的受拉焊缝时焊接难度大,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使用安全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本技术对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提高使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自重、降低焊接难度、节约成本,是国内外起重机头部构造的一个重大突破,使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实现了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它包括位于桁架式臂架头部的两片纵梁,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顶点之间的导向滑轮组,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下底位置之间的起重滑轮组,以及与桁架式臂架头部相连接的两根悬架拉索,两个所述悬架拉索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分别卡装在导向滑轮组中对应侧的两用轴座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滑轮组中的导向轴的两端(本技术舍弃了传统头部结构中结构复杂、受力不利、制造风险大的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省去了传统拉索轴,将传统拉索轴座和传统导向轴座统一为两用轴座,将两用轴座安装在原来传统导向轴座的安装位置处,而将悬架拉索直接安装在两用轴座和导向轴上。优化之后的本技术,通过拉索连板、两用轴座和导向轴将两根悬架拉索与整个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结合在一体。当悬架拉索受拉时,拉力通过拉索连板、两用轴座和导向轴而作用到大刚度的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上,受力和传力都比较均衡,在使用过程中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不易变形、使用安全、消除了安全隐患)。在本技术中所述拉索连板和两用轴座上均开设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内孔(便于顺利安装导向轴)。本技术中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对称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顶点位置处的两个两用轴座,位于两个两用轴座之间、且与两用轴座共轴线布置的导向轴套,穿装于两用轴座的内孔和导向轴套内孔中的导向轴,穿装在导向轴套上的导向滑轮,以及位于导向轴端头的通用挡板。本技术中所述起重滑轮组包括对称安装在两片纵梁的端头下底位置处的两个起重轴座,位于两个起重轴座之间、且与起重轴座共轴线布置的起重轴套,穿装于起重轴座的内孔和起重轴套内孔中的起重轴,穿装在起重轴套上的若干个起重滑轮,以及位于起重轴端头的挡板Ⅱ。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本技术对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提高使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自重、降低焊接难度、节约成本,使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实现了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更具体讲,本技术舍弃了结构复杂、受力不利、制造风险大的单片状三角架结构中的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省去了传统拉索轴,将传统拉索轴座和传统导向轴座统一为两用轴座,将挡板Ⅰ和挡板Ⅲ统一为两用挡板,并将两用轴座安装在原来传统导向轴座的安装位置处,将悬架拉索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分别卡装在对应侧的两用轴座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轴的两端。这样,通过拉索连板、两用轴座和导向轴将两根悬架拉索与整个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结合在一体。当悬架拉索受拉时,拉力通过拉索连板、两用轴座和导向轴而作用到大刚度的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上,受力和传力都比较均衡,在使用过程中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不易变形、使用安全、消除了安全隐患;由于减少了支撑杆Ⅰ、支撑杆Ⅱ、传统拉索轴等零部件,所以减轻了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头部结构的自重,同时省去了传统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结合处高强度受拉焊缝的的焊接,降低焊接难度、减少焊接工作量、简化了制造工艺,使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实现了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对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头部结构受力更合理、提高使用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自重、降低焊接难度、节约成本,使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实现了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中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纵梁,2、导向滑轮组,2-1、两用轴座,2’、传统导向滑轮组件,2-1’、传统导向轴座,2-2、导向轴,2-3、导向轴套,2-4、导向滑轮,2-5、两用挡板,2-5’、挡板Ⅰ,3、起重滑轮组,3-1、起重轴座,3-2、起重轴,3-3、起重轴套,3-4、起重滑轮,3-5、挡板Ⅱ,4-1’、传统拉索轴座,4-2’、挡板Ⅲ,4-3’、传统拉索轴,5、悬架拉索,5-1、拉索连板,5-1’、传统拉索连接板,6、起升钢丝绳,7’、支撑杆Ⅰ,8’、支撑杆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它包括位于桁架式臂架头部的两片纵梁1,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顶点之间的导向滑轮组2,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下底位置之间的起重滑轮组3,以及与桁架式臂架头部相连接的两根悬架拉索5,两个所述悬架拉索5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5-1分别卡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对应侧的两用轴座2-1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的导向轴2-2的两端(参见图1~图4,本技术舍弃了传统头部结构中结构复杂、受力不利、制造风险大的支撑杆Ⅰ7’和支撑杆Ⅱ8’,省去了传统拉索轴4-3’,将传统拉索轴座4-1’和传统导向轴座2-1’统一为两用轴座2-1,将两用轴座2-1安装在原来传统导向轴座2-1’的安装位置处,而将悬架拉索5直接安装在两用轴座2-1和导向轴2-2上。优化之后的本技术,通过拉索连板5-1、两用轴座2-1和导向轴2-2将两根悬架拉索5与整个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结合在一体。当悬架拉索5受拉时,拉力通过拉索连板5-1、两用轴座2-1和导向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它包括位于桁架式臂架头部的两片纵梁(1),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顶点之间的导向滑轮组(2),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下底位置之间的起重滑轮组(3),以及与桁架式臂架头部相连接的两根悬架拉索(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架拉索(5)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5‑1)分别卡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对应侧的两用轴座(2‑1)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的导向轴(2‑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它包括位于桁架式臂架头部的两片纵梁(1),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顶点之间的导向滑轮组(2),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头下底位置之间的起重滑轮组(3),以及与桁架式臂架头部相连接的两根悬架拉索(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架拉索(5)通过端接头部分设置的两片拉索连板(5-1)分别卡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对应侧的两用轴座(2-1)两侧、并且分别穿装在导向滑轮组(2)中的导向轴(2-2)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索连板(5-1)和两用轴座(2-1)上均开设有与导向轴(2-2)相匹配的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头部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轮组(2)包括对称安装在两片纵梁(1)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康赵伟星宋广胡斌李慎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