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165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方形结构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从一侧至另一侧设置的多个方形结构的模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通过一个铝排串联;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模组的中心共线;每个所述模组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输入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加热体的输出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模组能够为加热体提供电能,加热体能够为模组提供热能。如此,在一些常年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当环境温度介于‑20至+20℃之间时,加热体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对模组的影响,使得电池组能够较好地进行工作。

Power Batt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车用动力源方面,主要有四种技术路线:锂离子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和铝空气电池。其中,铝空气电池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投入实际生产。氢燃料电池需要加注氢气,尚未投入大规模使用。就当前应用趋势来看,锂离子动力电池暂时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然而,在一些常年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锂离子动力电池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在一些常年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锂离子动力电池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方形结构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从一侧至另一侧设置的多个方形结构的模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通过一个铝排串联;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模组的中心共线;每个所述模组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输入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加热体的输出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模组均包括方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腔内设有多个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之间串联或并联;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多个所述方形电芯均抵接;所述加热体用于提供热能给所述方形电芯。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为加热膜或热敏电阻。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方形结构的绝缘板。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箱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组;所述箱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透气阀,能够连通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与外部。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的内部的底部固定有方形结构的导热垫;所述导热垫的顶部与所述电池组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均为方形结构;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扣合处设有方形结构的密封圈。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的内部还设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池组通过铜排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的一侧设有手动维护开关和正极接口,另一侧设有负极接口;所述手动维护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正极接口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极接口与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组为22个,所述铝排为21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系统通过设置电池组,电池组由多个模组经铝排串联构成,能够为多种吨位的卡车提供电能。其中,每个模组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模组能够为加热体提供电能,加热体能够为模组提供热能。如此,在一些常年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当环境温度介于-20至+20℃之间时,加热体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对模组的影响,使得电池组能够较好地进行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一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一具体实施例,动力电池系统包括方形结构的电池组110,电池组110包括从一侧至另一侧设置的多个方形结构的模组111,每两个相邻的模组111通过一个铝排串联。如此,电池组110能够满足多种吨位的卡车用电需求。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模组111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多个模组111的中心共线。模组111的排列和组合较为规范整齐,进而使得电池组110较为方正美观。在此实施例中,每个模组111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的输入端和模组111的输出端电连接,加热体111的输出端和模组111的输入端电连接。模组111能够为加热体提供电能,加热体能够为模组111提供热能。如此,在一些常年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当环境温度介于-20至+20℃之间时,加热体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对模组111的影响,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对电池组110的影响,使得电池组110依旧能够较好地进行工作。而且,当模组111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加热体会停止工作。而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组11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方形结构的绝缘板112,绝缘板112的形状及尺寸与电池组110的相对两侧的形状及尺寸一致,有效提高电池组110的安全性能。具体地,绝缘板112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耐腐蚀性较强,且绝缘性较高。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中,每个模组111均包括方形结构的壳体,壳体的腔内设有多个方形电芯,多个方形电芯之间串联或并联。壳体用于保护方形电芯,有效提高方形电芯的使用寿命。方形电芯相对圆柱电芯或软包电芯,方形电芯的厚度较薄,其内部的热量传导较快,且安全性能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方形电芯的正极材质可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镍钴锰酸锂中的任何一种。其中,加热体设于壳体的内部,且与多个方形电芯均抵接。加热体能够提供热能给方形电芯,从而实现为模组111提供热能的目的。具体地,加热体为加热膜或热敏电阻。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箱体120,用于容纳电池组110。在车辆行驶时,车体可能颠簸,箱体120使得电池组110的工作环境较为稳定。箱体120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箱体121和下箱体122,便于拆卸和组装。上箱体121的上部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长条结构的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上箱体121的机械强度。下箱体122的一侧设有两个以上透气阀1221,能够连通下箱体122的内部与外部,有效提高了箱体120的通风性。进一步地,下箱体122的内部的底部固定有方形结构的导热垫1222,导热垫1222的顶部与电池组110固定连接。所述系统采用自然风冷散热的方式,增设导热垫1222,能够有效提高模组111与下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结构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从一侧至另一侧设置的多个方形结构的模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通过一个铝排串联;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模组的中心共线;每个所述模组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输入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加热体的输出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结构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从一侧至另一侧设置的多个方形结构的模组;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通过一个铝排串联;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模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模组的中心共线;每个所述模组的内部均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输入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加热体的输出端和所述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组均包括方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腔内设有多个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之间串联或并联;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多个所述方形电芯均抵接;所述加热体用于提供热能给所述方形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为加热膜或热敏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方形结构的绝缘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箱体,用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师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