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28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插入到墙中的孔或腔内的墙上插头(10),包括:具有一内腔(14)的一细长主体(12),该内腔在主体的第一端(18)具有一开口;位于主体的第一端的转动装置(16),该转动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当把细长主体放置在孔或腔内时,允许细长主体被转动,开口(20)偏离于主体的纵轴线,内腔相对于主体的纵轴线是倾斜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插入到固体墙中的孔或凹口内的墙上插头。在把螺钉插入到砖石中所钻的孔内之前,通常要把墙上插头插入到孔内。一旦把螺钉插入到孔中所安装的墙上插头内,墙上插头就会膨胀,从而与孔的内表面相接合。墙上插头与孔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接合可防止墙上插头从孔内脱出,从而能把螺钉牢固地固定在孔内。重要的是,把螺钉插入到墙上插头内,使得墙上插头在它周边沿各个方向膨胀,从而确保围绕墙上插头的整个周边与孔的内表面相接合。在迄今已知的墙上插头中所设置的内腔是沿着墙上插头的纵轴线同轴延伸。当在墙中钻孔时通常会产生的问题是,在钻进期间,钻具的移动会导致所钻的孔的位置具有偏差。尤其当要求墙中的两个或多个孔与要被固定到墙上的物品中的固定位置孔相对准时,就会更成问题,从而经常需要在与偏差孔相隔开的位置上钻一些新的孔。在WO00/43682中公开了一种墙上插头,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一位于中央的腔,第二部分具有一轴向偏离的腔。第二部分至少可以部分地被接收在第一部分中,并且相对于第一部分可调节转动,以便相对于第一部分的内腔来调节第二部分中的内腔的转动位置。于是,如果墙中所钻的孔偏离了它的预期位置,那么,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转动就能使螺钉正确地定位,从而无需重新钻孔。把墙上插头制造成两个部分会使得把墙上插头插入到孔内变得很复杂,而且需要在这两个部分之间设置一个可靠的界面。这通常利用一些塞缝片(splines)或其它机械装置,从而当把螺钉插入到墙上插头内时,例如,可防止这两个部分发生相对转动。在把螺钉插入期间,任何的相对转动都会使螺纹作用无效,因此也就使得这种墙上插头起不到作用。设置塞缝片或其它机械装置,会使得这种墙上插头要大于相应的一部分的墙上插头。这又意味着使用者必须利用更大钻头来钻更大的孔,而更大的钻头是不常见的。此外,把墙上插头制造成两部分,使得墙上插头在两部分相会合的位置能发生膨胀。这就意味着一旦把螺钉插入到墙上插头内,就不能使墙上插头沿其整个长度发生膨胀。这又使得墙上插头的外面与插有墙上插头的孔的内表面之间发生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入到墙中的孔或腔(bore)内的墙上插头,这种墙上插头包括一细长主体,该细长主体具有一内腔,该内腔在主体的第一端具有一开口;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位于主体的第一端,转动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当把细长主体放置在所述孔或腔内时,允许细长主体转动,所述开口偏离于主体的纵轴线,所述内腔相对于主体的纵轴线倾斜。所设置的倾斜内腔允许一螺钉以一角度插入到墙上插头内。从而即使物品中的固定位置孔与墙中的孔不对齐,也能使得螺钉通过所述固定位置孔插入且牢固地固定在墙中的孔内。在主体内设置了一倾斜的内腔,而不是设置轴向偏移的内腔,这样有利于墙上插头围绕其周边沿各个方向径向扩张。这就有助于确保墙上插头围绕其整个周边与孔的侧面相接合。设置了倾斜的内腔,也意味着墙上插头的整个直径尺寸可以小于具有轴向偏移的内腔的墙上插头的直径尺寸。这是因为环绕着内腔的墙上插头主体的厚度沿着墙上插头的长度逐渐均匀。任何因墙上插头主体的厚度所导致的虚弱的部位只位于朝向墙上插头的头部处。这与具有轴向偏移内腔的墙上插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具有轴向偏移内腔的墙上插头中,沿墙上插头的整个长度上,环绕着内腔的墙上插头主体的一侧比另一侧薄。这就意味着,任何因墙上插头主体的厚度所导致的虚弱部位位于沿墙上插头的整个长度上。这样,这种墙上插头的直径尺寸通常被制造得相对较大,以便增加墙上插头主体的“较薄部分”的深度,并使墙上插头更牢固。设置倾斜的内腔,还能使得这种墙上插头与具有轴向偏移内腔的墙上插头相比,在对孔的定位过程中能校正更大程度的定位误差。这是因为倾斜的内腔意味着,插入到内腔中的螺钉相对于插入了该墙上插头的墙的表面来说是倾斜的。这种倾斜意味着,偏心率沿着螺钉的长度增大,从而固定到墙上的固定深度越深,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墙上插头就能补偿更大的固定孔的偏心率。转动装置有利于把墙上插头定位在一孔内,从而使得倾斜内腔的开口与要被固定到墙上的物品中的一固定位置孔相对齐。权利要求2-9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特征。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的例子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上插头。附图说明图1和图2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墙上插头;图3表示图1和图2中的墙上插头的剖面图。在图1和图2中表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墙上插头10。墙上插头10包括一细长的主体12,该细长的主体12具有一内腔14(见图13)。内腔14相对于主体12的纵轴线A是倾斜的,并且终止于一开口20中,所述开口20被设置在主体12的一第一端18。内腔14相对于纵轴线A的倾角为α。在主体12的第一端18设置有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优选地是呈一径向延伸片16的形式。主体部分12优选地呈截锥形,它的直径从第一端18逐渐缩小,并且终止于一弧形表面24中的一第二端22处。主体12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细长槽26,该第一细长槽26穿过该主体的侧壁,优选地是设置有两对相对置的这样的第一细长槽26,这两对第一细长槽26在主体12的部分长度上从弧形表面24延伸,以便形成一可膨胀套筒。优选地是对内腔14的倾角α进行选择,使得环绕着开口20的主体12的厚度处于一优选范围内,并且使得内腔14沿着主体12的纵轴线在第一细长槽26或每条第一细长槽26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这又意味着墙上插头10越大,倾角α越大,内腔14的偏心率就会越大。主体12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细长槽28,优选地是包括两对相对置的这样的第二细长槽28,所述第二细长槽28从主体12的第一端18在内腔14的一部分长度上延伸。朝着主体12的第二端22设置有多个倒刺30。倒刺30围绕主体12的圆周在等间隔的位置沿着第一细长槽26或每条第一细长槽26延伸。每条倒刺限定出一面向主体12的第一端的台肩32。朝着主体12的第一端18设置有多个三角形肋条34。这些肋条34围绕主体12的圆周在等间隔的位置沿着第二细长槽28或每条第二细长槽28延伸。至少一条优选地是两条纵向延伸的加强元件36与肋条34相交,以便在使用过程中抵抗肋条34的歪斜。优选地是,在主体的第一端18,主体12包括一连续突缘或突出部38,该连续突缘或突出部38从主体的外表面沿径向突出,并且用作一阻挡部,以便防止主体12沿轴向插入到墙中所钻的孔内。优选地是,突片16与突缘38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该突片16通过突缘38的外边缘延伸。在使用时,在把墙上插头10插入到一孔内期间,突片16提供用于转动墙上插头10的装置。如图所示,突片16的厚度类似于突缘38的厚度,并且相当薄。这使得突片16能平平地抵靠着墙的表面,并且还能使突片16弯曲离开墙,以便使用者能抓住该突片16来转动主体12。如图12所示,优选地是内腔14的开口20呈截锥形,并且凹入细长主体12的第一端18内。内腔14从凹入开口20的底部延伸。沟槽40和41(见图2)优选地是通过主体的凹入开口20和第一端18沿径向延伸。沟槽40优选地与第二细长槽28相连通。沟槽40,41在其间形成翼部42,这些翼部42可弹性变形。在使用时,将墙上插头10部分地插入到墙中的一孔或凹口内,并且利用突片16来使墙上插头10在孔内转动,以便使偏离的开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插入到墙中的孔或腔内的墙上插头,包括:一具有一内腔的细长主体,该内腔在主体的第一端具有一开口;位于主体的第一端的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当把细长主体放置在所述孔或腔内时,允许细长主体被转动,所述开口偏离于主体的纵轴线,所述内腔相对于主体的纵轴线是倾斜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蒙J斯基林斯保罗S赫普沃思
申请(专利权)人:特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