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最早于1965年问世,当时是以GaAs(砷化镓)材料作为基材的红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但其发光效率(光通量)每瓦仅约0.1流明。随着LED封装技术及发光效率的提升,体积小、耗电量低、寿命长及操作反应迅速的LED也跟着问世。而由于节能减碳的需求及环保意识的抬头,世界各国也开始逐步地以LED取代传统的钨丝灯泡或汞灯。目前LED已广泛地应用于号志灯、广告灯、汽机车光源、室外或家用照明装置、显示器或电脑周边装置等电子产品的背光光源。于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背光模块多为使用侧入光式的导光板结构,其通常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然而,由于每个发光二极管光线发射的角度有限,当发光二极管将光线投射入导光板时,容易于两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形成暗带,而导致导光板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产生。为解决导光板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如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73518号中提出一种具有镂空的弧形槽的导光片,其可通过弧形槽提升导光片中次亮区的亮度。然而,弧形槽的设置仍然无法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包括:一垂直入光面;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导光凹槽,介于该垂直入光面与该反射结构之间,且该导光凹槽中具有一非球面结构;以及一光源,用以提供一光线至该入光面;其中,该反射结构包括相连的一折射面及一反射壁,该折射面用以折射并传递该光线至该反射壁,该反射壁用以反射该光线,使该光线的行进方向大致平行于该出光面,且该折射面为一自由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包括:一垂直入光面;一反射结构;以及一导光凹槽,介于该垂直入光面与该反射结构之间,且该导光凹槽中具有一非球面结构;以及一光源,用以提供一光线至该入光面;其中,该反射结构包括相连的一折射面及一反射壁,该折射面用以折射并传递该光线至该反射壁,该反射壁用以反射该光线,使该光线的行进方向大致平行于该出光面,且该折射面为一自由曲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折射面满足以下条件:其中,α为该折射面的任一点的切线与铅锤线的夹角,i为该光线出射角的补角,n为该折射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天煜,江英德,张胜帆,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