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属于斗轴加工
技术介绍
斗轴是挖掘机的一种重要配件,在斗轴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斗轴的一端进行钻孔处理,传统的钻孔处理是操作人员将斗轴装夹固定住,通过控制台钻来钻孔,完成一次钻孔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台钻、斗轴、托板、支撑座、夹持装置、底盘、转盘、皮带、皮带轮、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台钻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托板设置在台钻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工作台的右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弧状凹口,所述底盘设置在弧状凹口上,所述转盘设置在底盘的内部,且转盘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套筒部、锁紧扳手、垫圈,所述垫圈有多个,所述垫圈设置在转盘的底部,多个所述垫圈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所述套筒部的前端穿过垫圈和转盘,所述套筒部的前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半圆柱形,所述支撑部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台钻(4)、斗轴(11)、托板(2)、支撑座(12)、夹持装置、底盘(6)、转盘(7)、皮带(20)、皮带轮(19)、电机(9),其特征是:所述台钻(4)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托板(2)设置在台钻(4)上,所述支撑座(12)设置在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支撑座(12)的上端设置有弧状凹口,所述底盘(6)设置在弧状凹口上,所述转盘(7)设置在底盘(6)的内部,且转盘(7)与底盘(6)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套筒部(8)、锁紧扳手(17)、垫圈(18),所述垫圈(18)有多个,所述垫圈(18)设置在转盘(7)的底部,多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斗轴钻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台钻(4)、斗轴(11)、托板(2)、支撑座(12)、夹持装置、底盘(6)、转盘(7)、皮带(20)、皮带轮(19)、电机(9),其特征是:所述台钻(4)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托板(2)设置在台钻(4)上,所述支撑座(12)设置在工作台(1)的右侧,所述支撑座(12)的上端设置有弧状凹口,所述底盘(6)设置在弧状凹口上,所述转盘(7)设置在底盘(6)的内部,且转盘(7)与底盘(6)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套筒部(8)、锁紧扳手(17)、垫圈(18),所述垫圈(18)有多个,所述垫圈(18)设置在转盘(7)的底部,多个所述垫圈(18)沿着转盘(7)的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所述套筒部(8)的前端穿过垫圈(18)和转盘(7),所述套筒部(8)的前端设置有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为半圆柱形,所述支撑部(10)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套筒部(8)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锁紧扳手(17)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斗轴(11)设置在套筒部(8)的内部,所述转盘(7)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侧边设置有若干通槽(21),若干所述通槽(21)等距分布,且若干通槽(21)分别位于相邻所述垫圈(18)之间,所述电机(9)设置在转盘(7)上,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皮带(20)与皮带轮(19)连接,所述皮带轮(19)位于转盘(7)的底部,所述皮带轮(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金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