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用于城市综合管廊雨水收集调蓄并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技术介绍
近几年各地频发“逢雨必涝”、市内“看海”的状况。但与此同时,全国有1100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排水标准偏低和雨水利用系统的缺乏,让这些城市紧缺的资源成为了灾害发生的诱因。因此,综合管廊与海绵和防洪排涝应在规划阶段一并考虑,水系规划考虑利用雨水舱调蓄雨水再作为河道补充水,既能活化水体,防止黑臭水体,又能调蓄并回用雨水,节省水资源,并且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综合管廊中的调蓄空间可取代传统规划中的泵站。城市管网规划中应结合雨水和污水规划,在集中的易涝点扩充综合管廊断面,上层修建雨水舱和初期雨水处理舱,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也可在综合管廊起始段结合河道形湿地,净化、调蓄初雨,也能为城市带来景观效果。因此,雨水入廊受到广大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逐渐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话题热点。但雨水入廊面临一些难题:雨水从综合管廊顶部入廊后,由于综合管廊具有一定的高度,雨水管等重力流管线,与其它管线相比,埋深较深,因此存在显著的雨水跌落,若与下游未实施综合管廊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综合管廊包括雨水舱(6),雨水舱(6)设置一个前置消能沉淀池(3),雨水通过各种收集方式,进入雨水管(1),雨水管(1)中的雨水通过重力流作用进入带挡水裙板(4)的消能沉淀池(3)中;所述的消能沉淀池(3)中还嵌套初期雨水池(2),该初期雨水池(2)设置在消能沉淀池(3)内雨水进水管(12)的入水口处;所述的初期雨水池(2)和消能沉淀池(3)内设有排泥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综合管廊包括雨水舱(6),雨水舱(6)设置一个前置消能沉淀池(3),雨水通过各种收集方式,进入雨水管(1),雨水管(1)中的雨水通过重力流作用进入带挡水裙板(4)的消能沉淀池(3)中;所述的消能沉淀池(3)中还嵌套初期雨水池(2),该初期雨水池(2)设置在消能沉淀池(3)内雨水进水管(12)的入水口处;所述的初期雨水池(2)和消能沉淀池(3)内设有排泥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裙板(4)为若干个,并在消能沉淀池(3)内纵向交错排列,用于降低水流的动能并沉淀雨水中携带的沉淀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入廊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2)内设有流速测定仪(14),进水管(12)入水口设有进水管挡板(15),进水管挡板(15)根据流速测定仪(14)检测到雨水是否流入,调整进水管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凯,吕彦,徐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