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钻孔灌注桩桩头混凝土面标高定位技术方面普遍采用的成熟方法,是测绳+测锤的方法来估测混凝土面标高,并在设计标高基础上超灌0.5m~1m的混凝土,来保证桩顶处混凝土质量。现有的方案为1、测绳+测锤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超灌1m以上的现象,造成混凝土资源的浪费,增加桩头处理的难度,还带来了掩埋处理多余混凝土弃块的污染问题。2、JTG-1B型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的方法(1)1JTG-1B型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仪组成仪器由孔下测量探管、地面控制仪、不间断电源、声光报警器和电缆绞车组成。(2)2JTG-1B型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仪的工作方式探头信号有探头电路采集后通过电缆串行传输到地面控制单元,地面控制单元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判别。在探管送到孔中测量位置后,控制单元由测量键控制开始接收数据,作为判别用的标准值,以便对随后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判别。接受探头的变送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四排四位数码显示模块,分别显示压力、温度;用报警器提示测点温度、压力的异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现场试验测定水下混凝土、浮碴比重;(2)制作定位专用测锤,测锤的比重小于密实水下混凝土比重,大于浮碴的比重,能够落于混凝土顶面的原理定位混凝土面;(3)混凝土面标高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现场试验测定水下混凝土、浮碴比重;(2)制作定位专用测锤,测锤的比重小于密实水下混凝土比重,大于浮碴的比重,能够落于混凝土顶面的原理定位混凝土面;(3)混凝土面标高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钻孔桩灌注过程中随机抽取3车水下灌注混凝土,每车测试两次平行试验,测试时采用5L的容重筒,混凝土密实采用人工捣实,再分别称重,通过kN/m3计算水下混凝土比重;将6次试验测得的比重进行算术平均,所得值作为本试验参考的水下混凝土比重标准值;在钻孔桩灌注完毕后,使用取渣桶将桩顶处浮碴捞出,每根桩测试3次,浮碴比重测定参照水下混凝土,并按照kN/m3进行计算;将3次试验测得的比重进行算术平均,所得值作为本试验参考的浮碴比重标准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壁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刚,杨刚,杨晓利,楚现柱,李红刚,孙胜贤,张俊杰,李光山,任彦顺,周刚,邓小英,高志鑫,王洋,余清镇,张衡,朱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