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94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地下工程防灾领域。所述外挂式防火板包括防火板层、板间连接件、安装挂架、建筑顶棚、空气保温隔断层、所述防火板层包括岩棉板层、纤维板层、防火橡胶板层,防火板层通过安装挂架与建筑顶棚连接,安装挂架下部嵌入防火板层内,安装挂架与防火板层依次分段连接固定。该防火板挂架主体将外挂式防火板内侧的空气保温隔断层切断形成小的隔断层分腔,阻止火灾时受热空气产生对流现象,有效的减少火灾对地下工程结构顶棚的损伤。

External hanging fire-proof board of roof of large-sp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防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城市地下空间建筑正在建设,在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越来越多被应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火灾在世界各地也频繁发生,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火灾除了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害外,也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而由于城市地下空间建筑本身有限的逃生条件以及消防队员进入火灾城市地下空间建筑时进行救援的困难等特殊情况,都要求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应采取更系统化的安全措施。近几年地下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众多的地铁、地下综合体相继建成,而地下结构的防火问题却一直是地下结构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普遍采用防火涂料,然而防火涂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有限,根本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及其安装方法,该防火板将三层防火层结合,并通过安装挂架固定与建筑顶棚上,挂架主体将外挂式防火板内侧的空气保温隔断层切断形成小的隔断层分腔,阻止火灾时受热空气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式防火板包括防火板层(1)、板间连接件(2)、安装挂架(3)、建筑顶棚(5)、空气保温隔断层(6),所述防火板层(1)包括岩棉板层(1‑1)、纤维板层(1‑3)、防火橡胶板层(1‑4),防火板层之间经板间连接件(2)连接固定,防火板层(1)通过安装挂架(3)与建筑顶棚(5)连接,安装挂架(3)上部与建筑顶棚(5)经螺栓连接,安装挂架(3)下部制有卡板,所述防火板层(1)上沿两侧预制有与卡板形状相对应的板边连接槽(1‑2),卡板卡入防火板层(1)上沿的板边连接槽(1‑2)内,所述防火板层(1)与建筑顶棚(5)之间为空气保温隔断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式防火板包括防火板层(1)、板间连接件(2)、安装挂架(3)、建筑顶棚(5)、空气保温隔断层(6),所述防火板层(1)包括岩棉板层(1-1)、纤维板层(1-3)、防火橡胶板层(1-4),防火板层之间经板间连接件(2)连接固定,防火板层(1)通过安装挂架(3)与建筑顶棚(5)连接,安装挂架(3)上部与建筑顶棚(5)经螺栓连接,安装挂架(3)下部制有卡板,所述防火板层(1)上沿两侧预制有与卡板形状相对应的板边连接槽(1-2),卡板卡入防火板层(1)上沿的板边连接槽(1-2)内,所述防火板层(1)与建筑顶棚(5)之间为空气保温隔断层(6),安装挂架(3)下部与防火板层(1)依次分段卡接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挂架(3)包括安装螺栓(3-1)、固定板(3-2)、挂架主体(3-3)、管线支架(3-4)、连接螺栓(3-5)、支架连接孔(3-6)、内卡板(3-7)、外卡板(3-8)、连接槽(3-9),所述挂架主体(3-3)顶部制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板(3-2),其上开设有螺孔,挂架主体(3-3)下部制有内卡板(3-7)、外卡板(3-8),内卡板(3-7)与外卡板(3-8)之间成工字形,二者之间形成连接槽(3-9),所述固定板(3-2)、挂架主体(3-3)、内卡板(3-7)、外卡板(3-8)一体成型;所述挂架主体(3-3)上开设有支架连接孔(3-6),管线支架(3-4)与挂架主体(3-3)通过支架连接孔(3-6)经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顶棚外挂式防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板层(1)为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岩棉板层(1-1)、纤维板层(1-3)、防火橡胶板层(1-4),岩棉板层(1-1)布置在最上侧与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朱鑫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